搜索
富国顺的头像

富国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31
分享

必须的

文学作品里的语言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而以电视剧、小品、相声台词为最。不知道诸君想没想过,近些年来哪句台词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使用频率最多?若你选,你选哪句?我是一个急性子,说出我心里的答案吧。——必须的。

我原以为这“必须的”出自著名演员笑星范伟,可其实不是,是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中人物——刘大脑袋的一句台词。

这刘大脑袋(刘流饰)也绝非等闲之辈,不仅是《乡村爱情》里面的主要人物——刘大脑袋形象演的好,——戗毛戗刺的头发、一只眼大一只眼小、走路一掂脚一栽楞,在王大拿和王木生目前总是唯唯诺诺,说什么都是“必须的”的样子,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还主演、参演过许多的电视剧、小品和相声,更为重要的是早年就是著名的相声演员,曾荣获中国相声界的“十大笑星”。

提到长篇电视剧《乡村爱情》自然得说到赵本山。关于赵本山,笔者曾写过专文,现全文引用如下:

前一段,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现在中国影视剧中著名男演员——“老戏骨”的排名,挺合我的口味和欣赏水平。它是这样排的,男演员1李雪健—2李保田—3陈道明—4唐国强—5陈宝国—6李幼斌—7范伟—8张嘉译—9王志文—10张国立。

女演员没排名,若我排可以这样排:奚美娟—吕中—柏青—斯琴高娃—刘莉莉—黄晓娟—张凯丽—王茜华—徐帆—邓婕—姜珊—王姬—陈小艺—殷桃—孙丽等等。在我看来,这些演员,无论男的女的,演技个顶个的都很棒。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演员,像王刚等,他(她)们演的影视剧我都爱看,而像“小鲜肉”一类的年轻演员,我连名字都记不住。

但这里没有大家熟知的赵本山,或许认为他是演小品的,影视剧不是他的主行,或认为他还不够专业,演影视剧还比不了上述这些演员。这都对,但若比在演艺界全国的知名度,赵本山在全中国可是任何人也比不了的。

一个演员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

首先深厚的社会低层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底蕴。大家都知道,赵本山出生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东北农村——辽宁铁岭开原,1957年生人,今年应该是62岁。他16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他几乎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17岁时开始进入当地的文艺团体。苦难的童年是他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深入研究会发现,他日后的所有表演,特别是哪些顺畅,得心应手的表演,都能在其童年和青少年年生活经历中找到痕迹。

其次,是与生俱来的幽默天赋和后天勤奋学习使他的表演才能迅速提升。不得不承认赵本山是有幽默天赋的,他的举手投足、言行表情都透着可笑可乐元素,特别是同时代有基本相似经历的东北那一代群体,看到他的表演就乐得不行,仔细研究会发现,是他的表演契合了大家的心理渴求和愿望。但是,在东北农村,像他那样说话可乐、会开玩笑的人大有人在,有的可能比他还要略胜一筹。这些人中少数的也有的进入了当地的民间文艺团体,大部分就都淹没在普通的芸芸众生之中了。

而赵本山却能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其原因就是他不仅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非常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据披露,每年上春晚的小品,一直到演出之前,他都在不停地琢磨,发现稍有不合适就马上修改,力求精益求精,致使有的搭档都招架不了。还有赵本山的书法作品,虽不如专业书法名家,但在我们一般人看来,已经写得相当不错。如果说幽默有天赋,可没听说过写书法有天赋的。据说电影“三枪拍岸惊奇”篇名出自赵本山之手,那力道,那美感真的没的说。毋庸置疑,必是勤奋练习所致。

第三,时代给他提供了机遇和舞台。赵本山活跃在舞台上,“火”的时候,开始赶上我们国家开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仅彻底改变了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而且彻底改变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人们的生活好了,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而这精神上的需求作为人之常情的怀旧成分很浓,占有很大比例。赵本山的作品内容都是过往大家身边熟知的人和事,形式上也简单明了,轻松快乐。两者对接,共鸣产生。所以赵本山自己都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能“火”到现在这个程度。

现在回过头来看赵本山的作品,无论小品还是影视剧相当不错,可圈可点。连续二十一年的春晚小品,不用说年年第一、被誉为“小品王,就这每篇作品这么些年来都能让人记忆犹新,耳熟能详,这得是多么大的成功啊,什么《相亲》、《我想有个家》、《牛大叔提干》、《钟点工》、《心病》、《火炬手》等等,哪一篇不是情节历历在目。电视剧从《男妇女主任》、《一村之长》——到《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乡村爱情》已演到第十二部,每部少者30多集,多者50——60集,成为中国史上最长电视剧,而回想起来,哪一部的人物不是栩栩如生。

但赵本山也有几部作品我个人不敢恭维,主要是小品《卖拐》、《卖车》和《功夫》。这三部作品,演员表演还是非常卖力,甚至有些声嘶力竭,但由于情节是硬编出来,看起来还是有些不可信,有些勉强,不够舒服。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上数三代皆是农村农民”,乡村(农村)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篇名“乡村爱情”既激起了年轻人对美好情感的憧憬,又牵动了老辈人的怀旧情怀。其实《乡村爱情》的大部分都不是赵本山编剧和导演,也不是主演,但人们还是不能说不是赵本山的。

《乡村爱情》主要围绕着象牙山村村民关于爱情、婚姻、生活与事业的故事进行展开。塑造了一群鲜活的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农村人形象,通过象牙山人的爱情生活、创业故事,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当代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画卷,轻松中带着喜庆与幽默、曲折中满含着希望和力量。

其中的人物——永强、小蒙、谢广坤、永强娘、刘能、刘英娘、赵四、赵四媳妇、玉田、刘英、王老七、小蒙娘、王大拿、杨小燕、王木生、刘一水、小梅、长贵、大脚、老徐、小双书记,等等,等等都早已成为人们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了,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

该剧于2006年9月在央视一套首播第一部,迄今已连播了12年,一年1部,共播出12部605集,成为中国史上最长电视连续剧,曾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

最后话复前言,来说——必须的。不知道是在哪一集,什么背景下,老刘(刘大脑袋)说出的第一句“必须的”,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不管是接受王大拿什么旨意,都要跟上一句“必须的”,也不知道碰上观众的哪一根神经,一时间戏里戏外都是“必须的”。

细想一下,这“必须的”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和使用是有道理的。首先明确这是一句就问话的回复。问话与听话者的关系,无外乎平行的、上下的,而无论是哪一种关系都应积极的回应,这是有素养的体现。

如果回应都是“是是是”、“好好好”、“行行行”,则给人的感觉会是唯唯诺诺,有溜须拍马之嫌,或者只有迎合,并未就其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而只是盲从。

而“必须的”的含义是,既有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还有更进一步的立马采取行动的积极态度,是一定会让对方感到满意的。大家都用这句式,都这么回复,虽然或多或少有些调侃的意味,却也无妨大碍,反而还会使彼此的关系和气氛变的轻松。这大概是“必须的”成为最广泛流传使用的原因吧!

                                                                         2020年5月26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