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给别人的房子交回来以后,我们抽空去收拾了一下。尽管时间已经过去5年,一旦走进房子,便走进在这里的10年时光。每个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是熟悉的,房间里经历的每件事都是清晰的,原来房子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温度的。
那年从小城调到省城工作,房子成为最大的难题。一方面,省城的房价比小城贵一倍多,自己也在小城刚刚买过房,手头没有多少钱。另一方面,在省城看过20多处房子,均不满意。到底选在哪一处,拿不定主意。后来的过程比较复杂,但这间房子最终成为我们自己的家。
这是来省城后我们拥有的第一套房,当时租住在上水巷与大众巷交汇处搬迁楼二层的1套房子,深处楼寓中间,光线不太好,厨房下水道还泛臭,家人颇多怨言。办完买房手续,我们对新房进行了简单装修,通风一段时间后便很快地搬了进去。从租房到新家,感觉亮堂许多,心情也愉快不少。
那些年我特别忙,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如果晚上9、10点回家,孩子便感觉很正常。如果6、7点钟回家,女儿便说:“哎!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她会感觉到很惊奇。每次回到家,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很快得到缓解,经过一夜或星期天的休整,便以最好的状态重新投入工作。对刚需来说,没有房子的时候,人会像游子一样漂泊。房子不仅可以遮风挡雨,也是一个安置心灵的地方。住在这里的日子是充实的,一家人更是共同奋进的。
当时正值孩子上初中和高中。每天孩子回到家吃过晚餐,便开始做作业或复习功课。当时学业非常辛苦,但孩子的心是静的,初中时她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上高中以后,尽管优秀者如林,但她仍然努力上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满意的大学。这份经历背后,是孩子持续而长久的努力,也是全家人共赴向前的过程。走进房间里,哪处是孩子写字的地方,哪处是孩子休息的地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些年我写过的材料和发表的文章,很多也是在这个房间里做的。深深的夜里,孩子在外间温习功课,我在里间起草材料,父女二人隔窗而坐,各干各的,虽然很辛苦,但也很美好。由于努力上进和业务精通,自己很快成为单位里的骨干,不久也有了新的收获。
后来母亲生病,在老家治疗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便接到省城。从医院出来住在中间的屋子。那时候她已进入人生的最后阶段,身体消瘦,不大饮食。我给她喂饭,给她梳洗,给她收拾一切,这次竟然成为参加工作后与母亲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后来很多人夸我孝顺细致,而我心里只有愧疚。多年在外地工作,陪父母的日子加起来也没有多少。
这房子也成为几家人在省城的驻地;堂弟工作之初和堂妹在省城上学,均常来家中住住;亲戚来之后,也大多安排在家里住,均得到安心的归宿和温暖的照顾。后来细想,如果没有包容,没有理解,没有沟通,即便是最亲的人,相处也是挺难的。房子给我们一个平台,大家和睦相处,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后来孩子考上大学去了南方,妻子在河的北面分到1套小房子,我们便搬到那里去住。比较起来,住在南边有城里人的感觉,这里是城市中心,房子东西朝向,左边有五泉山,右边有东方红广场,中间便是热闹的皋兰路夜市。住在北边更有田园味,处在城市的边缘,离城外更近一些,当然也安静许多。尽管已有5年没住在这里,但从心里讲,这房子依然是我们的家。
在这里安居,在这里成长,擦拭着每一块地板,抚摸着每一个物件,都能触摸到当时的情景。悠悠岁月,转眼在省城已经15年了,自己也逐渐向老人过渡,便更加回忆和依恋在这里度过的时光。今后的日子里,无论住在何处,生活在何地,只愿我们能像在这套房子里一样,认真地学习,努力地工作,愉快地生活,和睦地相处,让日子闪烁出金色的光芒。202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