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会用火后,特别是火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推选”了一位神来管理火——灶君。灶君,充当了灶房的“统领”,不仅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还被认定能够决定家庭的祸福,成为中国民间信仰中普遍崇拜的神祇之一。
我是无神论者,可在人间社会也要食人间烟火,人云亦云也好、随声附和也好、旁观者也好,几十年的人生哪怕与灶君无缘也有机会打打“交道”。
谁家都有厨房即灶房,一定会注重灶头的位置,不敢违背不宜对正大门、紧挨洗菜盆、贴近睡房、背后悬空、被横梁压顶、尖角对冲“六不宜”的规矩。除此之外,厨房里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儿,就是确定灶君神位的摆放位置。
灶君神位的摆放,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规矩多礼法繁,现代社会有所“进步”,其位置摆放也“与时俱进”,同厨房装修配套,就连供奉的神像也“简化”了,可以用一张红纸作代表。不管怎么说,灶君神的位置是“坐”得最舒服、能够“眼观六路、耳闻八方”的“黄金宝地”。不然的话,它怎么去管理家庭灶火呢?又怎么来决定家庭的祸福呢?
依我的观察,灶君神在民间信仰中既然受到“五体投地”的崇拜,可从不清楚它是怎么“履行职责”的,甚至怀疑它有没有“履行职责”或“乱作为”?
记得小的时候,我最爱偷吃用木钩挂在厨房上、黑黝黝小竹篮里油灌内、已经结成雪白霜且带有凹凸点的猪肉油,那口感比今天孩儿们吃的电筒雪糕味道强得多,当咀嚼到油渣时,“啧啧”的香味混着结霜肉油的“沙沙”滑腻在喉咙里慢慢浸洇,这种享受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偷肉油吃?在今天孩子们的脑瓜里肯定没有这一词组。要知道,小时候我这一代很多人经常是饥不果腹,能有杂粮果腹已经是很“美满”的生活了,没有油腥味的肚子怎么不“贪婪”肉油这一珍品?
“眼观六路、耳闻八方”的灶君,却对我的“偷吃猫”行为“视而不见”,真是多谢它的“怜悯”。倘若,它出来揭发我,家里人肯定不会放过这只“家猫”。我能有今天这样的体质,也不得不多谢灶君的“关怀”。
灶君的“视而不见”,不仅对我身体方面的“关怀”,而且为我琴棋爱好的启蒙开了“后门”。在那个特殊年代,小学还没毕业的我,与哥哥随着被清理的母亲回到乡下。在这个家里没有厨房,只能把厅屋旁原来做猪栏用的巷子、也不理会灶君是否开心而改成厨房,用几块泥砖垒成两个小灶头。在那些“满天红”的日子里,我白天参加劳作争工分,晚上就窝在灶前煮猪糠取暖。无畏“红色洋流”的邻居“六叔”,每晚都到我的厨房“作客”,他为我讲了很多乡里的怪诞故事,教会了我弹琴、拉二胡、吹口琴和作象棋。特别是还偷偷教我学会了不少“禁歌”。可能是家里没有设灶君神位或灶君赌气不管,我这些“逆流”行为居然躲开了“红色”的耳目,为我之后的读书、工作增添了不少色彩:读中学的时候,我用口琴或笛子为班里的文艺节目伴奏,中国象棋比赛为班里取得名次;高中毕业那年,我在大队召开的几千人大会上为社员们教革命歌曲;工作后用二胡为单位的文艺节目伴奏,演出照片还被省里的杂志采用......
如果说灶君神的“怜悯”、开“后门”,对我的成长有帮助,但是它这种“视而不见”、“赌气不管”的做法却害得我家破人亡,你说我是愤怒还是点赞它?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粮食紧缺,为了填饱肚子,我将弃之为垃圾的木薯根再磨细与木薯粉兑钩成食物煎煮了吃,令和成年人一样劳作、与“红袖章”周旋、比我长三年的哥哥用这些兑钩食物果腹至胃穿孔大出血而走了。这一晚,也成了不晓得“人世”、劳累大睡的我与哥哥同床共寝,度过这阴阳离别、铭心刻骨的最后一宿。这悲剧,在刚刚母亲为抗争两个儿子恢复“国家粮”自杀的事儿上“雪上加霜”,让一家三口返乡人中的我成了“死剩种”,不得不弃乡投奔他人。
灶君神呀,你在这时候是干什么?还是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会受到如此的严厉惩罚?
不过,哪怕你对灶君神是崇拜还是轻视、愤怒或是点赞,可还是不敢“真刀实枪”地“恭而不敬”,唯恐得罪这位“坐”得最舒服、能够“眼观六路、耳闻八方”的灶君神。
早年,我在乡下托人建房子还未装修的时候,被人发现二楼卫生间“压着”厨房,说这是对灶君神的不尊重。这种事儿哪怕你是无神论者,也不能不当作一回事,我只好及时调整二楼卫生间,心里才得以“安慰”。民间崇拜的神祇,虽说是抽象的东西,可当“落实”到具体事项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听“大众言”,哪敢有得罪之心?
改革开放几十年,国家的发展如日中天,人们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进口公司”——厨房也踏入现代化。就说灶头,在城镇甚至农村,柴灶变成了煤灶、煤气灶、燃气灶,人们不再烧木柴、木糠、草蒴、树叶或煤块了。在城镇,如今又用上管道燃气,加之配套冰箱、抽油烟机、消毒柜和用上电器亨煮,彻底改变厨房那种黑黝黝、“乌烟瘴气”的环境。
厨房的现代化,灶君神的职责定然减轻了许许多多。遐想,它一定在翘起二郎脚“叹世界”了。推度,灶君神也会“礼尚往来”,感谢人类的“帮忙”,我家曾经受到的这种“乱作为”严厉惩罚现象不会再出现吧?!
“病从口入”,担负着“进口”任务的厨房不得不说它任重道远,在“三高(血压、血糖、血脂)”多发的当今社会,我倒是期望灶君肩负起“职责”,祈祷人类的福祉生活。
我不理会灶君是否同意这一主张,退休后自任“进口公司经理”,采取措施“整治”,不仅食物烹饪上少盐少油少糖,还逐渐改善主食的习惯,减少大米用量或混煮小米,多食玉米薯类杂粮,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家“进口公司”这些年的变化,虽则没听到灶君的“赞扬”之词,猜测,它也一定为我家人的身体健康而开心!
“祭灶祈福福庇家,香烟飘荡祷灶爷。蜜饯糖果放灶前,安居乐业报平安。”这是白居易《祭灶》诗里描写祭灶时对平安幸福的祷告。这首诗所描述的场景显然不适合当今社会,可其平安幸福祈求还是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