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清华的头像

刘清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08/20
分享

金错刀•古街怀吟创作环境解析

金错刀•古街怀吟

鸣黛瓦,数朱棂。风怀浮叶入池亭。铺将古巷当年事,吹醒残阳为我听。

星照水,影分灯。云流虚梦梦无凭。晓窗不解花含泪,只送长街踏月声。

接下来我谈一下这阕小令的创作初衷和当时所处的环境。这一阕词是我在居住地附近一个景区“梦里水乡” 游玩时的一个作品。因为用的是物象自述手法比较隐晦所以我要详细一点的交代一下当时的写作环境和过程。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新迁建了一个徽派建筑风格的景点,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还有白色的水粉墙。据园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几条景区古街使用的材料均来自江西一带的古民居的拆迁重建,在这里以房屋原样为标本进行了整体复制,相当于将江西一带的部分古建筑群原样搬到了这里。而我在游览的过程中当时时值傍晚游人稀少,而“古街”正身处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中,它仿佛是一方净土,阻隔了高楼大厦与尘世间的喧嚣。这时忽然一阵风牵引着一片叶子随着夕阳落在了我的脚下,而此时我正伫立在古街池亭的一角迷离的望着远方,这时的天空也慢慢的暗了下来,使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恍惚中看到了自己童年的老村以前的样子。我家那三间青砖老房,还有在紧邻的那栋大户人家,他门前的拴马桩和滑溜的青石板。远处那座用镌刻着先人名字墓碑铺成的小石桥,也在流淌着当年的滚滚红尘和我遗落在这里的青春笑语,这一切都凝固成了一张照片,并融入了我眼前看到的这一副景象中,朦朦胧胧的使我也分不清了真假。其实我的家乡离现在的居住地并不太远,但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模糊了的并不一定真实存在的样子,他与我相隔的不是空间的距离,而是时间的 距离。随着时间年轮的增长和逐渐暗淡了的记忆造成的这种心理距离。当我十几岁时从乡下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市区,正和这些北迁的徽式建筑一样,在被高楼大厦的层层包围下,显得那么局促和突兀。然而一个诗人能看到的当然不只是眼前景物,而是依托景物背后重叠的人生和情感间的互换思考。他们虽然是外物但确实是对我内心产生了另一种折射。这一座座徽式建筑何曾不是一个个远离故乡的姑娘或者是像我一样到陌生城市寻找新生活的后生呢?而他们远在家乡的恋人、亲人、是否还能记起离别时的痛苦和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留下的泪水呢?也可能他们也像我一样还想念着自己和她告别时的朦胧身影?于是我和这条古街就产生了一种共情。但在用文字记叙表达这段共情的时候就自然的流露出了诗词独有的特点几层貌似多余的意境。即有所看到眼前的景物引起感怀和描述,又有以借风的口吻,拟人化了这些背井离乡的江南建筑性别,也同时表达了这些风在与自己寻找故乡记忆时的同一种心境和情怀,他是在翻找遗落在角落里的那些模糊和又重新定格下来的青春记忆。这些风即是江西远道而来寻找自己北迁恋人的乡风,也可能是我们就是这股风,又回到了江南或梦里的故乡,寻找自己的过往和遗落的青涩懵懂时光。这是一阕爱情诗?还是一阕怀乡诗?这是我的故事?还是她的故事?谁能分得清楚呢?我们又何必要把它们分清楚呢?其实我倒觉得这应该是读者自己和他心中那条街的故事。

这阕词我只能做作自己创作初意的解读,因为诗无达诂,个人以为好的作品应该给读者留下想象和二次创作的空间,同时好的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经历做不同的解读,去补充和丰富作品的形象进行二度创作,不同读者的理解和解读不同就造成了诗词意境的不同,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而诗词意境的留白本身就是留给读者做不同解读用的,就像李白(静夜思)中的白月光,他就驻进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同世代读者的思乡之愁。

(鸣黛瓦,数朱棂。)

这阕小令为什么要用风借喻起兴呢?因为风既缥缈无形又能感受到他的真实存在,正好描述这种抓不住的即清晰又模糊的情感。

风吹过古街的房瓦,好像在寻找着什么,慢慢的落下来数着那一根根熟悉又陌生的窗棂和记忆中过去美好的时光。

(风怀浮叶入池亭。)

浮叶这种实像,表示心中过去残存记忆的引导。我怀着过去残存的记忆来到古街池中小亭,寻找着当年流淌在我身边的旧痕。

(铺将古巷当年事,吹醒残阳为我听。)

而洒落的那一地斑驳光影像极了当年离别时街头铺满的愁绪。我奋力的吹醒想入睡的那缕霞光,来听一听我们过去那个并不完整的爱情故事。

(星照水,影分灯)。

河里倒映着散落的星星,古巷明灭昏暗的路灯灯光也被街边的小河分割成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

(云流虚梦梦无凭)。

河水眠云无声的流动着,我早已经分不清这里是自己遗落的一个梦,还是自己是被别人遗落在梦里的人。

(晓窗不解花含泪,只送长街踏月声。)

明天清晨的阳光,应该不知道我相思的泪,凝结成了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你窗前的花上却不能滴到你的心里。而你昨夜目送的游客就是我,离别的脚步声不知道是否还能重新踏入你心中的那片白月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