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民
中国诗歌史上,诗人雅号多多,诗仙、诗圣自不必说了,还有田园诗人、边塞诗人、苦吟诗人等等。而在唐末,又出了个“一瓢诗人”。这个一瓢诗人姓唐名求,西蜀青城味江人士,唐末著名隐士,又称“唐隐居”、“唐山人”。
唐乾符年间某日,西蜀青城县衙的官员们一觉醒来,发现县令唐求不见了,案头留下短诗一首:“趋名逐利身,终日走风尘。还到水边宅,却为山下人。”众人正欲寻找,县衙师爷说,不用找了,唐县令早已厌倦官场,久生去意,此刻恐怕早已回到他在味江的家中,去做他的山下人了。所以后世也有称唐求为唐山人的。
唐求为什么放着他的官不做,要辞官归隐呢。原来在公元874年,唐僖宗继位,改国号乾符。僖宗继位后,耽于游戏,不理朝政,一应朝政皆由宦官田令孜处理,且任免官员,皆由田令孜决定而不必奏报皇帝。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令唐求十分失望,因而心生去意,绝意仕途,退隐山林,去做他的逍遥翁。
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是天下名山,是道教祖师张道陵结庐传道的地方,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多有名人高士在此隐居。唐求择此地隐居,一来这里是他的家乡,其家位于味江翠微山下俗名“灯盏窝”的山村,这里山清水秀,林木苍苍,是隐居绝佳去处。二来唐求崇尚道教,兼及儒释,而青城后山寺庙宫观林立,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高士在此隐居,除了道教祖师张道陵,还有如道学家范长生、杜光庭等,正是他问道访友的理想之地。
都江堰青城后山有一条名叫味江的河流,源自青城山间,山谷幽深,水流湍急,两岸树木葱笼,岩石嶙峋。江水依山势奔流向南,流经都江堰泰安、两河,至唐求家乡街子出山口流向川西平原。这条不大的河流为什么叫味江呢?传说古蜀王征西蕃时,味江的老百姓献给蜀王一壶美酒,蜀王要犒劳三军,一壶洒怎么够呢,蜀王想了个办法,将美酒倒入江中,舀江水与三军将士共饮之。饮时发现江水酒香醇厚,味美甘洌。后这条河流就被当地人叫作味江。《蜀州图经》有记载:“昔蜀王征西番,野人献壶浆。王使倒入江中,三军饮江水尽醉,故名。”
味江上不仅有酒,还有诗。这是唐求一生的最爱。
这天唐求携书僮行至味江边,一边观山望景,一边构思诗句,总觉得没有佳句,偶有所得,也不甚满意,一边写,一边扔,末了一无所获。临回时在味江河中洗笔,但见江水清澈见底,笔入水中,墨影飘然而动,不觉脱口吟诵:“恰似有龙深处卧,被人惊起黑云生。”先生好诗。书僮忙取出纸砚,让唐求写下。接下来一时感觉无佳句,唐求又欲扔掉。书僮说,先生不必如此心急,带回家中再慢慢琢磨,或有佳句。唐求觉得书僮说得有道理,遂将这半截诗句带回。
唐求喜酒,每每出行,身上总带着一个酒葫芦,手杵一根青藤杖,或访友,或问道,酒酣之际,兴之所至,常有佳句脱口而出,随手写下,稍加滋润,即成佳作。可惜唐求终日与酒为伴,常常是不醉不归,所写诗作,大都是随写随扔,很少保留。一日与友人聚,示新作一首:“掩门江上住,尽日更无为。古木坐禅处,残星鸣磬时。水浇冰滴滴,珠数落累累。自有闲行伴,青藤杖一枝。”(《赠著上人》《全唐诗》卷724_6)友人惊呼,好诗。唐求于醉醺中随手一扔,被友人拾起说,如此好诗,当传于后世,唐求说,今天下混浊,岂有人识唐山人乎?说罢便将诗作团成纸团,丢入空了的酒葫芦中。”
自此,唐求但有诗作,便写下团着纸团塞入随身携带的葫芦中。
青城山上产葫芦,嫩时可作菜食,老时去瓤风干可作盛酒盛油的器具。而唐诗人却把它作为藏诗的工具,真是别出心裁。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割据四川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王建前蜀国初建时期,雄心勃勃,励精图治,广揽人才,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图扩张疆土。王建听说青城山味江有个叫唐求的文人,诗词文章名震川西,便派了一位官员前往青城味江,意欲召唐求为参谋,入朝为官。没想到唐求竟然一口回绝。来人回成都向王建秉报,说唐求这个人恃才傲物,不堪重用。没想到王建听了反而更加想得到这个人才。王建知道但凡有才的文人都有点傲气,若是强求,未必能遂所愿,便请一位和唐求相熟的官员到青城味江游说,许以高官厚禄,香车宝马。唐求得知消息,干脆脚板底下抹清油,溜之乎也。留诗一首曰:“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砌觉披秋草,床尺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王建欲聘唐求不得,长叹一声说,唐隐居,真君子也。
唐求一生纵情山水,却并无远游,以青城味江为轴心,远近不过二三百里,但有深山古寺,名道宫观,必访之。
蜀中高道范长生,号称“蜀中八仙”之一,著有《道德经注》《周易注》等著作,在道教中地位极高,青城山建有长生宫专门祭祀。唐求对范长生极其仰慕,多次拜谒长生宫,一心想做像范长生那样的高道隐士,在《题青城山范贤观》一诗中写道:“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捻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
唐求一生以范长生为榜样,终身隐居青城味江,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求虽然诗名甚高,但所写之诗从不轻易示人,每有佳作,写在纸上,便捻成团,放入随身携带的葫芦中。青城山味江一带的人都知道,唐山人出门身上两件宝,即两个葫芦,一个装酒,一个装诗。世人谓之,唐山人不仅人隐居山中,连诗也隐居,真正是个“唐隐居”。所以唐求又被人称作“唐隐居”。
一个初秋的傍晚,病中的唐求来到味江边上,望着这条伴着自己走过一生的河流,但见日暮中翠微山月影西斜,心中不免有些暗自神伤,写下一诗:“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仿佛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唐求将装有自己诗稿的葫芦取下,对家人说,我要走了,生前我没有将这些诗公诸于世,现把这葫芦放入味江中,让它随我而去,倘若它不沉没,那就是它的命了。
所幸有味江渔人在江中发现了唐求的这个大葫芦,惊呼,这不是唐山人的诗瓢吗!遂打捞起来。惜乎葫芦已进水,诗稿多已损坏。后人经整理,得诗三十五首半,编入《全唐诗》(卷724),自成一卷。
在《全唐诗》收录的诗和诗人中,唐求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的诗是从一个葫芦中打捞起来的,后世人称“一瓢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