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防争心,权衡为之设。后世失其平,有星徒尔列。物物尚可欺,铢铢不须别。将淳天下民,安得必毁折。”长年累月,二叔坐在挂有梅尧臣的《咏秤》的堂屋里制作杆秤。
多少年以来,杆秤在国人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据记载杆秤的使用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电子秤、台秤问世之前,杆秤撑起了计量世界的一片天。特别是在早年的农村,称柴禾,称稻谷,称家畜,哪天离得开称重,因此那个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把杆秤,我至今还清晰记得,乡亲们赶集或者出售家里的农产品时,杆秤都是随身带的,为的就是防欺诈。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照着这句古训,经爷爷反复请求,在家乡一带声名远播的“杆秤李”才决定收下实心眼的二叔为徒。正因为制秤这门手艺讲的是良心和精细,对秤匠的人品要求特别高,一个年轻的学徒需要随师学习几年时间方能出师。在杆秤流行的年代,秤匠生意不愁做,有时甚至出现一秤难求的现象。
潜心向学,加之“杆秤李”的口授心传,三年后二叔“熬”成了一名秤匠。二叔牢记师傅的“制秤就是做人”教导,在二叔眼里,制秤不光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更是做人的外化。制秤需要心静,只有静下心来才能通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做成一杆杆合格的秤。二叔常说,制秤人凭的就是良心,如果所做的秤缺斤短两,肯定会让人指指戳戳,到头来肯定是自砸饭碗,自断生路。
制作杆秤工艺复杂,工序繁多。选料、制坯、刨光打磨、套铜套、配砣、打秤钩、确定提绳、定盘星、钉秤花……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与细致,稍有差池则前功尽弃。
制作杆秤,需要的质地紧致的原木,这样才不致开裂,使用寿命长。为了选取好料子,只要一得空,二叔就在山上转悠,看到栗树等可用的料子,随即从腰上取下弯刀,不紧不慢砍下。接着就是去皮,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晾干后用磙刨刨圆,接下来就是套铜套、配砣、装钩、分级、打眼、磨光、校正,一道工序连着一道工序,乱不得。
杆秤运用的是杠杆原理,确定定盘星和配秤砣最为紧要,最见功力。定盘星确定不准确,大秤小砣或小秤大砣,无法准确度量所称之物的重量。确定定盘星,得先根据秤量在秤杆上定好尺寸,测出准星的位置,然后用分度尺划分刻度并打秤花,一般来说,无论大小秤杆,都要打上上百个秤花。制秤界有句名言,叫“四两压千斤”,说的是秤砣,大秤小砣,它所称出的东西重量就变大,反之,小秤大砣,它所称出的东西重量就变小。
有一次,一猪贩子拿着厚重的礼物,乘着黑夜央求二叔为他赶制一把大砣小秤,听明对方来意,二叔一句话没说,只是用手指着墙上的《咏秤》诗,“送到嘴边的肥肉都不吃”,猪贩子嘟囔个不休,终是悻悻而去。
《说文解字》云:秤者,铨也,铨者,衡也。“我心如秤,不能随人低昂”,秤匠二叔就是这么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