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
新麦登场要尝新,这是村子沿袭多年的传统。“哧溜”“哧溜”,吃着新麦磨面擀成的面条,收获的喜悦满满地蓄积在陈群乐老汉脸上。
小满过后,地里的麦子一天黄过一天,吃过早饭,老汉背着双手,信步来到自家麦地,像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一样,掐一把麦穗,放在褶皱掌心,虔诚揉搓一番,嘴巴凑近轻轻一吹,麦芒随风离去,留在掌心里的是一颗颗饱满圆润麦粒,再放进嘴里嚼嚼------“今年麦子丰收在望”,陈群乐老汉暗自对自己说。年近六旬的陈群乐老汉种了一辈子地,儿子和媳妇早年就走出村子进城经商。虽然儿子媳妇三番五次要老汉随自己进城生活,可与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他,说自己侍候土地惯了。年年如此,岁岁如是。
最近一次到地头,让遇事不慌的陈群乐老汉这次真的有些慌了。眼看着自家的五六亩小麦一天一个模样,麦收成熟在即,在上海经商的儿子媳妇,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无法返乡帮着收割。
麦收本来时间就紧,自家又缺人手,还有天气似乎也不怎么帮忙,阴沉沉的,让人老是觉得要下雨。种种不利,急火攻心,陈群乐老汉一下子牙齿痛了起来,连着臂膀都难受。
就在这天夜里,老汉接到村书记电话,一通电话让老汉吃上了定心丸,“嗖地”下了床。
当天夜里,联合收割机开进了老汉家麦地里,多个探照灯随之亮起,麦收开始了。看到那“庞然大物”开进自家麦地,说来也怪,兴奋的老汉牙齿也不再痛了。到晚上11点多,老汉家的麦子收割完毕。
到此还没有完,村里又将老汉家新麦送进烘干厂烘干。看到大伙忙得满头大汗,陈群乐老汉的眼眶红了,给远在上海的儿子媳妇打了一个电话:“家里的麦子收完啦,真得感谢村里的服务队!”
得知家里麦子颗粒归仓,老汉的儿子特别联系上村书记以表谢意,村书记在电话里说,看着那些因疫情不能返乡的同乡、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缺乏劳动力的特殊家庭,我们不站出来,谁站出来?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就得讲物质利益,讲竞争。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市场经济也讲奉献,也讲合作。“各赚各的钱,各种各的田”决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三夏”完了有“三秋”,今年完了还有来年,我们要把这项活动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