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洪鸿的头像

洪鸿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10/10
分享

沧海桑田话巨变


在新中国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已逾天命之年的我,和伟大的祖国一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不平凡的岁月。人的生命虽然不能永恒,但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轨迹却难以磨灭,抚今追昔,在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同时,也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感到无限欣慰和自豪。如今,我虽然身居京城,可每次回到故乡,故乡那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总是给我带来内心的喜悦。

 

小城之变

我出生在皖西南大别山区太湖县老城的天灯街。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小县城最繁华的地段也仅是一条由东向西凸凹不平的青石板街道,所有的房屋简陋而破旧,没有一间房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解放前的老县城很小,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吃过晚饭散步从东门走到西门,再从南门逛到北门,四个城门都逛一圈也不到一小时。夸张点说,东门有人咳嗽一声,西门都有人能听到,70年前的老城就这么大。

70年前的县城,没有汽车,更没有摩托车,偶尔看到有一辆颠簸而行叮铛作响的自行车,便会吸引全城人惊奇的眼球。70年前的小城,没有电灯照明,没有一幢楼房,也没有超市商场,只有几家出售针头线脑柴米油盐的小小杂货铺。社会意识形态封闭落后,基础设施一片空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滞后。

70年前的101日,当五星红旗挂满了小城的大街小巷后,古老的小城终于从历史的睡梦中醒来,开始了她充满生机的新一天。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虽然斗转星移岁月依旧,小城却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一天一个样,让小城的每一位居民都惊喜不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县城,虽然比70年前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但依然有些人不能解决温饱,如果家有“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在当时就算得上是富裕户了,到了九十年代,如果要配置“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那也要花去全家多年的积蓄。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故乡的小县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一座现代化的新县城在老城的东边悄然崛起。新县城的面貌也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别说是“三大件”了,就是小轿车也成了大部分人家的交通工具,手机、电脑更是人手一部。

70年前那座灰暗晦色的小城,已经成为人们记忆深处尘封的历史。今天的小城和70年前相比,面积扩大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县城过去的鸟路鼠道,已被高速公路、通县通乡水泥路和村村通机耕路所代替,新扩建的105国道横贯东西,新开发的花亭湖旅游风景区,新建的长河二桥和人民广场、五千年文博园及体育馆吸引了各方游客,还有高速铁路、高铁站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过去从县城到北京需要两天一夜的时间,而现在六七个小时即可到达,一旦高铁通车,时间还会缩短,真可谓天堑变通途。

如今新县城所在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整洁明亮,环境优雅。居住在宁静优美的一处处住宅小区里的居民,生活得幸福而又安逸。每当夜幕降临,四处闪烁着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将整个县城衬托成一个不夜城,忙碌了一天的居民们身着时尚新潮的服饰纷纷到公园里散步,去大大小小的市民广场玩耍、煅炼,快乐的歌声传遍全城每一个角落,幸福的笑容挂在每一个人的眉梢……

这就是我故乡的小城,一个正在快速发展正值盛年到处焕发着青春气息的新县城,她魅力惊人热情似火,她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展示着自己迷人的风韵。

70年弹指一挥间,小城的发展变化书写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她和神州大地上数千座大小城市同脉搏共命运,见证了新中国7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70年过去了,小城的历史已经不再,小城的今天无比美好,小城的明天更加灿烂。

 

灯光之变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还没有电灯这个概念,每当黑夜来临,我们只能借助煤油灯的亮光来看事物。

别小看这煤油灯,这可是那时的人家夜晚最大的光亮。就是煤油灯,大人们也舍不得把它们的灯头儿拨大些,只是在我们写作业的时候,才稍微把它调大,等我们的作业一写完,就会被立即调小,要知道,这灯光的大小,可是与燃烧煤油量的大小有关。我还清晰地记得,煤油灯的灯头一被调小,屋子里瞬间就会暗下许多。那时每次写完作业,我们的脸上和鼻子周围,都会被熏得黑黑的,这煤油灯不仅光亮不怎么好,而且还很脏,但就是这样,大人们也舍不得多点上一会儿,那时的乡下人家,吃完晚饭,如果没什么活干,就会早早地上床睡觉,睡不睡得着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一上床就能把那煤油灯吹熄了,可以多省些煤油!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村子里终于通了电,于是,这电灯就成了家里最主要的照明工具,这时电灯的开关是一个拉线盒,有一根细长的线垂下来,只要握住线头,轻轻一拉,这电灯就亮了,再轻轻一拉,这电灯就灭了。那时这电灯一亮,似乎这乡下的夜晚,也跟着亮了起来,不再是黑乎乎的乡村,多了几分万家灯火的气息。

通了电,有了电灯,乡下人还是会想方设法节省,那时使用的灯泡,几乎全是15瓦的,虽然比煤油灯要亮很多,但和现在的灯光比起来,简直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也有大瓦数的灯泡,比如60瓦的还有100瓦的,只是大家都舍不得用,就是为了节省那几块钱的电费。

就这样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电网的改造,使得电压增高,而且供电也变得更加可靠了,像以前总是停电的现象也很少发生了。于是,儿时记忆里的煤油灯,被放在屋子的角落里,上面落满了尘埃。就连那些蜡烛,也多数时候被放在抽屉里,静静地躺着。

经年累月,不只是电压高了供电正常了,就连那灯的样式也渐渐多了起来,除了老式的灯泡以外,还有日光灯,有各种各样的台灯,同时家里还添置了家用电器,尤其是电视机,也飞进了一户户乡下人家,那时一到夜晚,这电视剧的声音,就会在村子的大街小巷里飘荡,一向安静的乡村,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这灯光之变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什么吸顶灯、防污灯、彩灯、装饰灯和多功能落地灯,还有保护孩子视力的灯……总之,叫得上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在楼道里和一些公众场所,安装的则是声控灯,只要有人发出声响,这灯就会立即亮起来,而人声消失,这灯就会瞬间熄灭,这样不但能为夜行的人们照亮道路楼梯,不仅能节省电力资源,还能更加环保。

这灯光的变迁,掐指算来,也就是几十年的事情,而这几十年,这灯还有这灯光照射下的日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有些变化,是我们当年连想都不敢想的。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让人不得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和感慨。

 

乘凉之变

小时候在乡下,每到夏天,乘凉的最好方式就是在门口塘坝上,坐在竹床上听奶奶讲过去受苦受难的故事。那时最醒目的,就是奶奶的手上总离不开一只芭蕉扇,它是炎炎夏日里唯一不可缺少的乘凉工具。

古老的芭蕉扇,走过了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它曾经存在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也曾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从出生到故去。然而当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古老的芭蕉扇,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新中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一个不用手摇插上电就能自动来风的电风扇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许多老百姓当时怎么也没想到的。

电风扇在小县城的普及始于七、八十年代,而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虽然能够生产极少量的电风扇,但由于电力的缺乏,作为稀罕物的电风扇只能成为大城市里极少数人使用的侈奢品,很多普通老百姓听都没听说过电风扇这种乘凉工具,更没想到在新中国成立几十年后,自己也用起了电风扇。

八十年代初期,电风扇和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大件一样,成了每一对新婚夫妇结婚时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记得我家购置第一台电风扇是在1986年,那时我们全家从乡下刚刚回到县城,在安置新居时,父母买了一台吊扇装在客厅里。这徐徐吹来凉风的电风扇,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憧憬,带来了希望,更带来了新气象。

从那时起,电风扇就彻底取代了芭蕉扇。随着时光流逝,工业化飞速发展,又一个让人更为舒适的乘凉电器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就是空调,夏天它可以制冷让人倍感凉爽,冬天它能够制热让人在寒冬腊月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记得第一次听说空调时,我们都以为那东西离我们很遥远,只有在天堂里才能享受。岂料仅仅几年时光,空调便进入了普通百姓家。

记得我家第一次安装空调时,是极其酷热的一个夏天。空调安装好后,我那年逾古稀的奶奶舒舒服服地坐在空调房里,忍不住感慨万千:“这东西好,真凉快!坐在家里就能乘凉,这日子过得也太幸福了。还是新社会好,新社会好啊!”我知道,这是奶奶发自内心的感慨,她一半生活在旧社会,一半生活在新中国,两相对比,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从芭蕉扇、电风扇再到空调,这是中国每一个家庭70年来物质生活从简陋到丰富多彩的发展历史,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飞跃发展的一个侧面体现。国强家才富,如今走进每一户普通人家,都能看到应有尽有的各种家用电器,从电风扇到空调,从普通彩电到智能高清三D电视,从洗衣机到冰箱,从热水器到抽油烟机,甚至现在还有智能除尘器、洗碗机……

看到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我似乎看见了伟大祖国更加美好而光明的未来,也似乎看见了自己更加美好幸福的日子。我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热爱伟大的祖国,惟愿她永远繁荣昌盛,永远富强安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