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贺志坤的头像

贺志坤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26
分享

理工男从文记

前天老莫在某文学院学习时,中午碰到阿娇在餐厅助工:“老莫,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呀?代表单位来的呀?你原来不是搞理工的吗,什么时候当起作家来了呀?”言语之间满是惊讶。“哎哟,阿娇,好久不见,在这里上班呀。在下既代表单位,也是本市唯一来参加学习的哩。”老莫如实告诉阿娇。

去文学院深造,是许多文学青年多年的梦想。这个全国各地作家研修深造的神圣殿堂,像老莫这等凡夫俗子,今天也来这里学习,难怪别人诧异不已。

记得出发前一天,老莫去单位请假,董事长一脸疑惑:“你一个理工男,去省城文学院学习,这是不是“小沈阳穿花裙——跑偏了”呀?准吧,单位没有接到公函,不准吧,你是去参加研修学习。下次类似活动,必须致函给本单位,再由单位指派你参加,而不得直接通知你本人喽“。

是的,老莫身为一理工男,前几十年潜心攻理,凭一技之长在本行业已有所建树,是本单位资历最深最受人钦佩的工程师;且已儿孙绕膝,衣食无忧,是什么魔力令他操起那搁置经年的笔杆子来了呢?

况且,普天之下这么多文人墨客,许多人终其一生研来究去也不过县作协或市作协成员,老莫一门外汉,一下爬到省级作协,是跑的哪门子关系,开的么子后门呢?这其中到底有多大的水份呢? 这不是董事长不相信他,同事们也没人敢相信哩,甚至连老莫的家属也不会相信他有这本事,突然在文学领域有如此大的造诣哩。老莫呀老莫,你到底哪来的这通天本领?

平时别人的一些探问,经常问得老莫“哑口冻糍粑——无言以对”。

诚然,老莫一乡野草根,武不能卫国,文不能安邦,年轻时虽然在报刊杂志发表过一些习作,但自参加工作以来,投笔从理几十年了。近来是着了什么魔,迷了啥子窍,放着好好的熟门熟路不走,却要跑到那陌生领域去摸爬滚打探索前行呢?而且心血来潮便一发不可收拾,近年竟码百多篇习作陆续刊发在全国各大网站和期刊上,并多次斩获各种奖项,还被省某作协、省某学会吸收为会员。这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好多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有的人根本“看不清门子”!

其实,细思起来,老莫这些成绩的取得,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得力于单位领导的支持与鼓励。领导的鼓励,是前行中最大的动力。每次在老莫取得些微成绩时,单位领导们总是大会小会表彰,这给老莫莫大的精神鼓舞。并自此大开绿灯,只要老莫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可充分利用富余的闲暇练笔。

老莫也不负众望,对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物及本单位所取得的成就总是及时地向各媒体撰稿报道,既扩大了单位的社会影响和美誉度,又逐渐提高了老莫的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兴趣一旦激发,潜能便不可估量。只要感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且容易上瘾。同事们细心观察到:自从老莫迷上写作后,再也没有看到过他与人侃大山,外出搓麻将,灯红酒绿的歌舞厅里也见不到他的身影了。别人玩时,他在查阅资料;别人耍时,他在构思腹稿;深夜,老莫在挑灯夜战中击键码字,黎明,老莫在字斟句酌中迎接朝阳。常常是“为安一个字,捻断十根须。”如痴如醉,乐此不疲。

老莫的执著是出了名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别人眼里,老莫是一榆木疙瘩,他所认定了的事情必然专心致志;“不干则已,干则干好”既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的处事行为准则是。记得某歌词写得非常好:“老天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步步高!”自幼懂得“没伞的孩子要快跑”的老莫明白,像他这等草根,在这非常现实的社会中。只有勤奋努力,真抓实干,才可凭真本事呷饭。

是的,天道酬勤。任何人只要明白了这些道理,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干,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干什么事情,都会干得出彩,干出成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