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饶武深圳作家的头像

饶武深圳作家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30
分享

织布机


1

那是个炎热的初秋,因办事去了一朋友家办企业,一座现代化的纺织工厂。我却被眼前的全自动化的纺织机械设备所震撼。空间宽大的钢梁结构厂房里并列得井然有序的是一排排纺织机器在不停的运转着。这些机器把棉纱(化学纤维棉)呑进去,吐出来的是漂亮的白坯布。想必这么多台的纺织机器在同时运转时的噪声一定很大,一定是人与人对着面讲话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然而不是,机器噪声略微到可以不计。

若大的厂房里没见到忙碌不停、来来往往于车间快速行走的纺织女工。更不见像传统纺织机一台机器一名纺织女工的那种场景。偶尔见到一两名纺织女工在纺织机前轻松的来回走动,好像是在视察。更不见像电影中的画面与传说中的纺织女工口罩一直戴在脸上,再就是纺织车间里尘纱纷扬的场景。

我禁不住地发出自问和感叹:现代化!什么叫现代化?什么才是现代化的纺织工业?今天我终于算是见到了。据进一步了解,一名熟手纺织工人可以操作二十台织布机,每台机器二十四小时织布约880米,二十台就可以织布17000米。工人三班倒制,每班工作八个小时。也就是说一班工人可织布5500米左右。

我想到了利润,假如纺织一米布用一角钱人民币作为工人的工资,17000米布也就是1700元人民币了。一个大车间有600百台织布机只需要三十名熟手操作工人。也就是说这么大的一个车间600台织布机一天可纺白坯布500000多米。假如一米布中间有一元人民币利润的话,一天就有五十万人民币进账了。

这么大的生产量,全国像这样的纺织工厂到底有多少家?这些纺好了的白坯布放在市场上值不值钱?想必应该很值钱。算一算身上穿的一套衣服就知道了。然而我真的不敢相信一卷250米长、15米宽的白坯布只需人民币六百元。也就是说一米白布坯卖给织衣厂家才二元多一点。我简直不相信这家纺织厂的老板朋友所言。这些漂亮的布做出任何一件衣服都得值上百元,名牌几百致上千元。也就是说一件衣服布料的成本也就在四五元左右,等于一罐听装的啤酒的价格。听朋友介绍说白涤纶、的确良布一米才一元二角左右,口袋布一米五六角钱。再好的毛料布一米也就在十到二十来元。我想到超市里的蔬菜,在菜农的菜地里一斤蔬菜大约在两三角钱上下,然而摆在超市就变成好几块钱了。

现代化的工业纺织已经如此先进了你不信吗?纺织成本如此低廉你不信吗?当下农民种的水稻一斤可以换得一元二角四分人民币,也就是说一斤稻子就可以换得一米的确良白坯布。一斤肥猪肉就可以换一米细羊毛布坯,一斤白菜可以换好几米口袋布坯。原来现代化的超级工厂生产出了大批量的超级产量的布匹也就只那个价。

白的确良,你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太深刻了。你曾经是多么的珍贵、多么的气派、多么的华丽……这使我联想起了小时候要凭布票穿衣服的那个年代。布票、粮票、肉票、肥皂票、火柴票、煤油票等等,什么都要凭票。特别是化纤制品的衣服不但凭手里按人头发的布票,而且价格非常昂贵,得花半个月工资才可以购买一件白的确良衬衣。而且市面上的布匹颜色不多,也只能购买品种和颜色单调的那些布匹。市面上流通的布票小到寸与分,这与粮票小到两与钱一样。一市尺棉纱布需要三角八分钱外加一市尺布票,想做一件棉纱布褂子需人民币两元三角左右。这个两元三角钱对于农民来说需要干上好几天。

穿衣难,想穿一件新衣比登天还难。每当见到他人穿在身上化学纤维纺织物白色的确良衬衣时心中有多么的羡慕,羡慕人家有钱才穿得起。那时在脑子里已形成一种概念,穿的确良的人必是有钱人,他们不是工人就是国家干部。

市面上有的确良、涤棉、涤纶、涤卡、尼龙、二合一、三合一、一块巴等等化学纤维纺织物。每当看到白的确良衬衣穿在他人身上,他人精气神活显,又显得多么刮挺。男孩子穿在身上不但潇洒,而且神气十足。女孩子穿在身上显得更加漂亮了。

我多么想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然而口袋里翻不出分文,市场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需要人民币十元二角一分,三尺五寸布票。在当年的十元二角一分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普工半个月工资,普通人可以生活两个月。只能看有钱人穿白的确良在我面前晃悠显摆。我没钱穿化纤布怎么办法?我穿我的土大布;我穿我的容易起皱的棉纱布,在那年代就算是能穿得上土大布和棉丝布也不容易。

2

我想起了我母亲叫外婆,我叫老外婆的外婆。我没有见过老外婆。只道有一年清明节母亲带我上老外婆坟前祭奠。母亲告诉我这里就是你老外婆的坟墓。

老外婆家是开织布作坊。老外婆生了九个儿子一个女儿,九个儿子……老外婆的女儿就是我的外婆。我母亲说她小时候常住在老外婆家,老外婆非常疼爱我母亲。老外婆家里只要有什么好吃的,必会留到我母亲来了才吃。也就是说我母亲打小就在老外婆身边长大。老外公夏氏,老外婆什么姓氏我还没搞清楚。外公姜氏、外婆夏氏。母亲是姜氏子女。我奶奶廖氏。所以我血液里有廖氏、姜氏、夏氏的基因。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的“舅爷”,我叫“舅爹”(地方方言爷与爹的关系颠倒)。我老外婆惟一的可以传宗接代的儿子是从夏氏大家族中过继而来的。老外婆亲生的九个儿子有八个死于战乱,只因误食了敌人投下的有毒食物。大难不死侥幸活下来的小儿子成了哑巴。哑巴“舅爹”个头小、样子又丑谁会嫁他。但他会干活,会织布纺线。哑巴“舅爹”对于老外婆一家人来说我这个哑巴“舅爹”也就成为了一个只会干活的木头机器。

听母亲说老外婆几夜之间失去了那么多儿子,天天以泪洗面。老外婆伤心每到半夜想儿子时就会哭啊、哭啊,差一点哭瞎了眼睛。我外婆当年吃得少,当时没死,留下后遗症,四十岁双目失眠。我记事时起,我见到我外婆是个瞎子。

老外婆家有三台织布机,从早到晚机杼吁吁声加哐啷织布梭声不断。老外婆家离我故居并不远,只须翻过两道小山丘一道山梁就是。大约一里路。

三岁那年母亲带我去“舅爹”细夏家院。“舅爹”家是三间青瓦土砖墙房子靠村南,南山坡上有棵大樟树得两个大人才能合抱,大樟树枝繁叶茂,离大樟树不远处是一片毛竹林和杂木丛生的荊莿林。荊莿林中和大樟树上生活着很多叫不出名的小鸟。

从北数到南整个村才三户人家,两户姓夏,一户姓陈。村门前有口小池塘,池塘里种了莲藕,正好逢上荷花盛开,荷叶和荷花的香味扑鼻而来。池塘边上有几棵古树,其中有一棵榨叶树,再就是枫树。树上最多的鸟是八哥,再就是小麻雀。这里八哥会学舌,“飞了,飞了,捉了,捉了。”再一句是,“焕梅,焕梅。”焕梅是细夏家院一人名,只因他母亲每天喊他的名字,嗓音很大就被八哥学会了。焕梅母亲听到八哥学舌就很生气,回家拿根竹篙子来打八哥。村里人笑八哥飞了。八哥也就跟着学叫飞了。你想飞了,我要把你捉了。调皮的八哥也就跟着搅汁叫捉了。

“舅爹”家的屋门前有一片很宽的空地,空地上拉满了白纱线。我觉得很好玩就跳上去踩着玩。母亲快步冲上去把我从线纱上拉了下来,用力磕了我一个“栗子包”,痛得我差点哭了。母亲还向那些大人赔不是。哑巴“舅爹”走过来把我抱在怀里问我痛不痛。我听到那些大人说他是个细伢子。他是调皮了!你打他干嘛!这些纱线也没有被踩坏。

这件事我牢牢的记住了,这些白纱线是不能踩踏的。隔不了多久母亲又带我去“舅爹”家。走在半路上母亲告诉我怎么称呼人,那个不会说话那天抱你的是“细舅爹”,那个头上戴帽的岁数大的是“大舅爹”。记得叫。啊!我知道了。

母亲那天拎着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堆满了纺好的锥型团纱。我老远就看见了“大舅爹”家的门口地上又是那些白纱线缠得如天门阵一样。我发誓再也不会跳上去踩踏。我生怕碰上它,提前就做好了跑步的准备。我开始跑步了,我本想避开这些白纱线,可是跑得太快了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速度就直接冲了上去。我冲上前去也没停,从北头冲到南头结束。我从白纱阵中冲了下来,适才发现那些大人都在大眼小眼的看着我。母亲也没训我。大人说这个孩子就是调皮。调皮的孩子好,调皮的孩子有出息。听大人这么说母亲只好笑了。我母亲暗暗地说回来再收拾。

母亲拿线纱到“大舅爹”家织布,或者用线纱换织好的大布坯。我见过老外婆家三台木头织布机,只觉得一屋子里横架竖架的全是一些木头架子。再就是横七竖八的白线拉得满屋子里到处都是蜘蛛网。三台织布机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一里路远也听得见。老外婆家里织布行业已经由我的哑巴“细舅爹”和老外婆从夏氐大家族过继过来的“大舅爹”他们的了。实际上哑巴“细舅爹”就是在帮“大舅爹”打长工。三台织布机由大舅妈和大舅妈的大女儿夏容、再就是哑巴“细舅爹”三人操作。

三岁大的我还理不清“大舅爹”与“细舅爹”的个中关系,但明白母亲的母亲是我外婆,母亲母亲的母亲是我老外婆还弄不懂。从母亲的话意中我懂了,自从老外婆去世后,我母亲的母亲的娘家人,也就显得与我家不那么亲了。欠他们家织布钱一分也不可少,有一年到了年关我家没钱,是个下雪天他们家来人逼着要。只有哑巴“细舅爹”见到我时总是笑眯眯的样子还抱起我。

3

木架织布机算是半机械了,速度上比起拉线经纬方式织布要快十倍。拉线经纬织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存在(多用于表演)。人工织布是一门巧活,手眼脚三体并用才能把布织好。纺织纤维多是用棉纱,但棉纱很容易断。穿行于织布机里的织布梭很容易断线。织一尺布光是接断线纱头就不少于几十次。一个熟手织工从早到晚也只能织六尺六寸土大布,而且布的宽度只有二尺四寸。

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多是母亲亲手纺出来的纱线拿去织成的土大布,布面纹好不好看、平整不平整、光滑不光滑就看纺出来的纱线粗细是不是一样,这就叫纱线纺得匀称。母亲一边纺线一边为我讲织女星的故事。天上织女星手巧心灵,能把云朵制成五彩衣服。织女星一天能织十几匹布。在当年用手工纺织布匹的年代、一天纺织十几匹布那是个什么概念。像织女一样的手艺只有想象,根本就是童话与幻想。

织布作坊里多供奉织女星。普天下有多少人?母亲说世间上是黑了头的人。人人都要穿衣服。这得要多少布?纺多少棉纱?是啊!织土大布用的棉纱线需要人来一寸一尺的纺,一尺土大布需要上万米棉纱线,能做一件衣服需要七尺土大布这得纺多少米纱线?

为了一家人能穿上衣服,母亲只得夜以继日的纺棉纱。在昏暗的煤油下母亲把纺车纺得那个乌遛遛的转,纺出来的棉纱那个线儿遛遛的长。母亲有时候纺纱线纺到后半夜,有几次鸡啼了母亲才上床休息。我家一大旮旯的人、个个要穿衣服。是啊!每一寸纱都得靠母亲一寸一寸的纺出来。母亲当年的那个幻想若有织女星那个本事一天织十匹布这对于当下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叫难事。

我已懂得了母亲为了一家人穿衣的艰辛,最难纺的是用苎麻纺出来的麻线,苎麻衣经久耐穿,一件苎麻衣服可以穿十几年,从老大一直穿到老细。苎麻栽种容易,只要给它一块土壤它就能快速生长。棉花从栽培到出棉需要三个半月,棉花从棉地里一朵朵采摘回来。刚从棉地里采摘回来的棉花叫生棉。生棉得经过扎花机去籽后叫皮棉,想把皮棉纺成棉纱还得有一道工夫少不了。弹花匠将皮棉纤维弹松,便于纺纱。纺纱前将弹松了的棉花搓成尺长的长条。用一根高粱杆套在棉花中间,用木质锅盖搓一下,一条条棉尾巴就做好了。

我联想到了什么?想到古人穿衣有多难啊!棉花是在南宋时才传到中国,明初才得已在全国性大面积播种。在没有种棉花之前老百姓穿的衣服多是用苎麻皮、葛藤皮纤维纺织成纤维线,线粗的织一件衣服有铜钱一样厚。

我记得我母亲用苎麻皮纤维纺成细丝线织成麻布做衣服穿。想想这一件衣服需要多少时间和工艺。先将生苎麻的表皮从麻地里剥回来浸泡在清水里二个小时,再用刮麻刀刮去苎麻表皮留下的苎麻粗纤维,刮除了表皮的苎麻粗纤维放在阳光下晾干成为干麻丝。想把干麻丝纺成纱还得费一般工夫才行。先得用木头棒槌将干麻丝反复槌打,直到把干麻丝打成又软又松的细绒状,然后批成丝纺成纤维线。麻布最耐穿,麻布初穿时扎肉,麻布越穿越软,布面穿荒了还能穿一两年。

最好的衣服是丝绸和缎子,为了穿丝绸古人沿河栽桑树多养桑蚕。桑蚕丝线织出的丝绸衣服穿在身上好看但不耐穿,丝绸也不是平头老百姓穿得起,丝绸金贵多是达官贵人和有钱的主子才穿得起。

现代科技改变了一切,化学合成纤维已解决了人类穿衣难的大问题。合成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聚烯烃弹力丝、玻璃丝等。科学家是受了蚕吐丝的启发,用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高分子浓溶液,再经过纺丝和后期处理而制得的纺织纤维。

随着化学纤维的广泛应用,想穿件新衣服也就容易了。联想到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才使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实现了四个现代化。中国人才用三四十年的时间的奋力拼搏追上了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用了三百年时间的所有成果。

什么叫工业革命?什么才是叫科技?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一点也没错。什么是落后的手工业者?什么是先进的制造?一台机械化的织布机抵得上八百台人工木织布机。一个人操纵的织布机单产量等于一万六千台土布机。也就是说一名现代化的纺织工人的生产量等于手工艺者一万六千多人的生产能力量。而且现代化的织布机织出来的布纹既紧凑又美观,只有现代化的纺织才解决了我们穿衣服难上的这个大问题。

织布机的革命就等于改革开放,只有不断的改革才能确保人类文明在不断的走向更伟大的科技前列,人民的生活才会蒸蒸日上,祖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已亥于深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