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饶武深圳作家的头像

饶武深圳作家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1
分享

重上匡山拾枞树菇

在我老家山野之珍无可去数;在舌尖上的味蕾也叫味觉神经元永远不会忘记有种野生的山菌,因其味道鲜美得无可比拟,所以被称之为“枞树菇儿”。想要吃到枞树菇儿就如俗话所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是同一样的道理;想要吃到新鲜的枞树菇还必得赶上季节。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季节山中有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约只有二十几天才能见到它。一是清明节后至谷雨节之间;再就是重阳节前后。

在我的老家前前后后都是山,四周全是绿油油的丛林。小山上、大山上栽种的多是松树类,有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五针松、偃松等。到了清明,连续的春雨下了过透,万物在漫长的冬季中苏醒了。地面是湿的,土壤也是松软的。

林可儿如讲故事一样对我说清明过后匡山上枞树菇儿全都从土面枯草皮中冒出来了。是吗?记得当年她对我说《我家住在匡山上》,特邀请我去匡山她的家已过去快十年了。想起来这日子过得飞快,有好多事、好像就在昨天。我再次邀请你去匡山我的老家采摘枞树菇儿如何?她脸上的笑靥依然。好啊!我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匡山在清明节后仿佛如从睡梦中苏醒了一样,远望匡山上淡淡的云雾犹如一条纱巾缠绕在少女的脖子上。走进茂密的丛林里,淡淡的薄雾缠绕在树枝上,湿漉漉的松树针上直往下滴着雨珠。斑驳破碎成块片状的松树皮也是湿漉漉的,淡雾变成暖雨汇成珠子顺着松树皮往下滴到松树脚下的土壤里。

枞树菇儿就生长在松树下面。我眼前的松树下面是一片生机昂然,阴生植物铁线蕨、鹿角蕨、兰花、绿萝、青苔再不是从梦中醒来,而是疯狂的生长。和松树伴生的植物品种可就多了,香樟、枫树、青冈栗、毛竹、野山竹、茯苓、葛根、蔷薇等等。

蔷薇开着洁白花朵把山野来装扮,既不妖娆也不骄纵,她那白色的花朵显得淡淡的与纵横交错的植物生活在一起。但是,它们都在快速的伸展身姿,绝对不会错过属于自己生根发芽的大好的机会。青苔绕着松树根铺上绿毡,旁边的野荠菜长出了一柱花心,有几只金丝虫飞来。一雄一雌上下相叠爬在花心中干起了采花授粉的勾当。

这次上匡山不只是林可儿和我,有熊佳、吴玲、柳萍、陈强、翟钟等,差不多成了一个小团队。匡山景色无限美,然而,我们无心去观山看景,我们只在于山野之中四处寻找枞树菇儿。想必大山的山中野生蘑菇如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也许到处都是。实际上想要找到它们并非容易,还必得用心去寻找才行。我一直是这么认为大山应属于整个人类,并非属于某某一个个体的,山野蘑菇出世了,住在附近的村民再忙也会抽出一些闲时间上山来采摘一些回家。一是食用,二是拿到市面上卖钱。

枞树菇中文名松树菌又名松毛菌、铆钉菇、松针菇,分类定位伞菌目、铆钉菇科,是孢子类菌丝微生物。枞树菇的生长条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枞树(松树)下面才能生长这种菌类。菇体多为黄褐色、少量蓝绿、铜紫色;棕红或墨绿色为上品。因其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从目前来看人类还没有办法将其培植。也有人找到了相同性的土壤,试验结果光有潮湿土壤不行,还必需拥有松树根腐烂后所形成的独有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化合物质才行。生长适应温度在1520,湿度在89

穿过密密麻麻的杂草与荊棘丛生的丛林;踏过去年金秋落叶今已化作成泥土的山涧;跃过流水哗啦啦的小溪;翻过山峦叠翠的大山。小鸟从林中穿过,并发出啁啾的鸣叫声。真的是到处莺歌燕舞与四处潺潺流水声悦耳。杜鹃花和映山红开得满山到处都是、红得似一团团火焰。杜鹃花与映山红的区别,杜鹃花先开花后生叶,映山红先生叶后开花。

我们一边寻找枞树菇儿,一边唱着歌儿。我们在大山中碰到了其他人,他们不只是采摘枞树菇儿,他们还会采挖山中野竹笋子。一般来说生活在大山里人会在清明节后到谷雨节之间上山采摘,山林中除了有野生青竹笋外,还伴生着多种菌类。他们认识多种可以食用的菌类,所以他们多是收获满满。我们只知道吃这一种野生菌类枞树菇儿。我也知道山中有很多种可食用的菌类,如地皮耳等。

匡山上荊棘丛生,杂本成林,只能在有松树的地方寻找。我们寻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像样点的有品相的枞树菇儿。当地村民对我说,想要吃到新鲜的味道鲜美的枞树菇儿就得起早,你不起早他人已经找了一遍,还必得在杂草丛生中仔细寻找才行。是啊!经验告诉我们枞树菇就隐藏在湿漉漉的草丛中,一般看不见。得用棍子把杂草拨开,眼睛要盯着地上看才会找到枞树菇儿。

我找到了一个菇儿了!熊佳右手高高的举起一只比吃饭小碗差不多大小的蘑菇,大声尖叫起来。看她高兴的样子犹如雨后春笋冒尖,只生怕他人看不见。她是怕他人听不到。林可儿见了不但不表扬她,朝她嗤嗤一笑。原来熊佳采到的不是枞树菇儿,是一只肥厚的黄色牛肝菌。可惜在我们当地人把牛肝菌不当作食用菌,多当成一种不可食用的非类菌种。从小生长在大山中的林可儿真不愧为有本事,她找到了不少枞树菇儿。我望着她的笑脸,从中领悟到了真谛,春天的收获。

春天的山野上,其实生长得最猖獗的是山胡葱(小香蒜),山胡葱见缝插针,去年见它只有米粉筛子那么大小的一小片,今年必是和簸箕那么大的一大块了。还有地皮耳,俗名“地塔菇”,地耳皮从枯死的野茅草已腐烂变成土壤的地层中拱爬着身子仿佛在一夜间长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地皮耳,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地皮耳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干旱天它变得像一片鹅毛一样依附在枯草中,刮一阵风就会把它吹起。在雨水充沛之下它由个体变成大集结,很快的復盖了其它生命,连红蚯蚓也休想在其底下生存,只有捕蝇草才能在其夹缝中求得生长。地皮耳也可以当餐食,但对于我们当地人来说太烂贱了,大多见了它不屑一顾,一心只在枞树菇身上。

为什么那么难找到枞树菇儿?原来它的颜色与土壤表层上的野茅草很相似。熊佳终于采到了枞树茹儿,看她高兴得如一位受到老师表扬的小学生。

长得大个头的枞树姑如吃饭小碗那么大,这种个头长得太大的枞树菇叫长过了头。因其菇体的围裙花伞开了,孢子散播了,其鲜味要差了许多。而且枞树菇的菇根上大多数生了食菇蛆虫。山里人说想要检验蘑菇有没有毒性,就看蘑菇根下有没有生虫子。生了蛆虫说明这种蘑菇无毒,可以煮熟食用。

我对大家说记得我小时候在放了学或者星期天的早晨,必会提着竹篮上山,手里拿根竹棍子,竹棍子一个用来防蛇;二个用来拨开草丛,找那种如少女身上穿的颜色青棕好似短围裙包裹着屁股的枞树菇儿。寻找个头只有墨水瓶盖子大小,或者碗底大小,表面干净爽朗的才算为上品。采摘时一定要轻轻的从土壤里提取,再就是轻轻的放在提篮里。每放一层必铺垫上一层绿苔,它脆嫩容易破损,堆放时要格外小心。

看来你什么事都做过。熊佳朝我笑。当然啊!实际上山林里生长了众多的菌种品类。村民多不认得黄牛肝菌、青牛肺菌、竹荪菌、鸡油菌、松茸菌、绿豆菌、饭豆菌、高脚菌、红油伞菌(红菇)、茅草菌(香菇),白伞菌。还有生长在蚂蚁窝边的高脚菌(鸡腿菇)。大多数菇菌类生长周期只有十几个小时,开了伞就不值分文。村里人说是喜吃野生山菌,但惟独只取枞树菇。

我们这一个小团队在匡山上那片片山林中寻找了一个上午,终于采集到了半篮子枞树菇儿。我估计不少于六市斤。这种自己动手采撷的滋味比在水边钓到一条大鱼还要过瘾。我拎着枞树菇儿顺便采了一些山葫葱回来。下山回家吃菇儿啊!好啊!怎么吃?菇儿下面。我认为菇儿炒肉好吃。我认为菇儿炖土鸡更鲜。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吃法,看来意见不统一。但我们个个开怀大笑了。

剩下的活不用你们动手了。你们都坐着喝茶好了!其它事的由我来。熊佳说完就和吴玲忙着干活,她俩开始为下厨房做好准备。林可儿烧开水、柳萍泡茶,我和陈强、翟钟几个坐下只管喝茶。

将采摘回家的松树菇儿放入清水里清洗,一个要清洗其表面泥土;二个要前剪除菇儿蒂根上的杂质。下锅时枞树菇儿不能用刀切,这里有讲究,只能用手指扳开菇瓣,菇体中就有一股暗红色的血液流出,这个就是菇鲜。民间谚语说菇鲜好比十八年的女儿红,味道鲜美得动人、喝醉了还不知道。

在我老家对于枞树菇有多种吃法,首选菇儿下面,再次之是用菇儿加入剥了皮的青蚕豆打汤。时令新鲜土豆出世,除掉豆土表皮切成薄片放在一起入锅打汤。吃到这种鲜美的味道简直无法形容。我认为盖尽了所有的海味,呼枞树菇的鲜美乃山珍之首。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清明节后有朋自远方而来、吾不亦乐乎。熊佳常用这两句话当着口头禅。她和吴玲把美味从厨房里一道道的端上桌子。很快桌子上就有了六菜一汤。

我也不客气,坐下来一一品尝。一碟山胡葱炒鸡蛋,哪种山胡葱的青绿色与土鸡蛋煎炒后的金黄色相搭配,入舌前的那种浓郁的蒜香味又比蒜香味更浓;一盆煎得两边金黄色的青背脊野生小鲫鱼、其肚子里全是金色鱼籽、配点红辣椒糊儿作为调味,道其味道来鲜甜带有微辣、咬一口脆而酥香;一碗香蒿炒陈年腊肉,顿时满室子里充满了艾的那种青香味和腊肉的特有香味;长江胖头鱼头炖梅川山药加点豆腐果,砂锅里“咕噜、咕噜”的直冒热气,江鲜与山药的鲜味是最好的组合。

今日主菜上来了。用砂罐盛来的枞树菇儿汤,其里头加入了鲜挖的土豆、蚕豆瓣,舀一勺盛在白瓷碗里,抓起汤匙再舀一口汤放进嘴里细细的品尝,其味道盖尽天下……地皮耳鱼片汤;芥菜心炒玉米粒、酸辣椒炒青竹笋……

在制作这些菜的时候,一般来说不需要太多的什么佐料,最好不用放,用盐适量,花生油少许。什么味精、鸡精、酱油,看来全是多余的。这些菜也应该算是我家乡几个大菜之中的之一二三四五了。主食有紫芥菜煮糯米年糕,或者一碗过冬白炖臭豆渣。一壶老酒斟满一杯,吱吱的喝了一口,此时还有谁记得今昔是何年。朋友称我是个吃货,说我每天只知道找好的吃。请明白我所取之物非而上上之食,非而去精益求精,多是因地制宜、乃就地取材罢了,这些何而不美哉。

这一桌子菜在我家乡很便宜,胖头鱼也就五六元一斤,一个鱼头三斤左右,野生地皮耳生鲜的四元一斤,野生青竹笋用开水泡好了的三元一斤,在长江、水库、湖泊自然生长的大鲤鱼二元五一斤,个头在五六斤重的鳊鱼四元一斤。萝卜三五角钱一斤、白菜一元至一元五一斤。一桌子菜的成本也就在百元以下。当地人工资月收入在二千五至五六千左右。

我如今觉得惟有我家乡的土特产品才真的算得上有了那个地地道道的家乡美味,有时候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把家乡一些好吃的捋一捋,并且一一向他们道来,他们听了个个也就跟着嘴巴馋了。我不少香港朋友羡慕死了我家乡人过的好生活。

家乡的美味有很多,只要说到吃字上,想必个个都会说我不外行。什么湘辣、蜀麻,唯鲁风味独特呀!江淮菜分南北,浙闽菜以甜为主,潮菜清淡、粤菜生猛、客家菜死不离中原娘家的味道。自认为走南闯北的我,什么东海、南海、北海……有了家乡的味道,什么海的海产品和海鲜我也就不羡慕了,也就不觉得稀罕了。

请记住,吃了枞树菇儿可千万别忘了枞树蔸儿。故我吃的枞树菇儿是来自于匡山,所以我忘不了匡山。

 

2019418于家乡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