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殷魟权的头像

殷魟权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9/24
分享

猎渔大似海

作者:殷魟权

 

历史悠久的松花江。

松花江两岸,尤其是松花江北岸拥有大片天然湿地,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早在辽、金、元时代,女真水达达就生活在松花江两岸,女真是在松花江沿岸地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民族。

女真水达达以狩猎捕鱼为生,地产貂鼠、水獭、黑狐、海豹、鹰雕(海东青),“有俊禽日海东青,由海外飞来,至奴儿干,土人罗之,以为土贡”。水达达(鞑靼)一词首见于南宋彭大雅1232至1233年的北使记录《黑鞑事略》,在列举蒙古“残虐诸国”、“已争而未竟者”时,提到蒙古“西南曰斛速益律子”,小注为“水鞑靼也”。“斛速益律子”应为“斛速益律干”,是著述错误,意为“水百姓”。

当年的女真水达达在今松花江大多是以“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的牧猎生活,多以捕鱼为食。元朝设置水达达路管辖;到明中叶,南面的女真部落已基本上变成熟女真,水达达尚处在生女真阶段。明《开原新志》记述:“其脑温江(嫩江)上自海西,下至黑龙江,谓之生女真。略事耕种。聚会为礼,人持烧酒一鱼胞,席地歌饮。少有忿争,则弯弓相射。历经千余年,逐渐形成了渔猎文化。

地处松花江北的肇东,历史悠久,境内的八里古城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地球有人的时候,肇东境内就有人生活居住。在肇东境内的八里古城发掘的黑曜石石斧证实,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此后斗转星移,日月穿梭,这里汇集了汉、满、蒙等多个民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居住在松花江边的满族渔民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冬捕猎鱼的传统和神秘的文化习俗。

涝洲镇,鱼肥水美。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从前十年九涝,一年不涝,巴拉狗都娶媳妇。现在的涝洲镇老百姓富裕。

涝洲其实还真不是因涝得名。据说,在清末民初,涝洲只有江边的几户人家,不是屯子,也没名,有一老者在松花江边打渔为生,受人尊敬。有一文化人就称老人住的地方为老者屯,那时乡村人没啥文化,口口相传,加上这里总涨水,十年九涝,老者屯就变成了涝洲屯,就是现在的涝洲镇。

古老神秘的猎鱼文化。

涝洲镇安乐村有一处大水塘,3000多亩水面,水面大,一眼望不到边,内地人都向往海,所以人称大似海。大似海在松花江北,环境优美,自然生的鱼忒多,年产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20万公斤。国家也看好这地方了,2005年被国家确立为国家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区。大似海的鱼那叫味道鲜美,大自然的原滋原味。无污染,无公害,忒有营养,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没比的。

在大似海旁边的潘家洼子屯,有一个广为传颂的故事。那是清朝末年,有一潘姓家族因躲避战乱跑到那里,关东平原,人少地多,土地肥沃,潘家人一看,乐坏了,好地方,高兴。就留了下来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常下雨,内涝成灾,眼看绿油油的庄稼淹没脖,潘家人痛心。潘家有个叫潘二娃子的提议,挖沟筑坝,排水保田。向南引沟松花江,向北引沟大似海,工程巨大。平民百姓,愚公移山。潘家人在二娃子的带领下用七年时间终于修通了南至松花江,北至大似海的供排水系统,全部农田,旱可灌溉,涝可排水,涝洼地变成了好良田。后人为纪念潘家二娃子,用潘二娃子的谐音和地理特点,将屯子叫做潘家洼子。

在大似海的周边居住着满、汉、蒙等多个民族,每年冬季,住在这里的满族渔民都要按着传统的习俗举行猎鱼仪式,开始下网冬捕。

岁月绵延,时光纵横。不改的是传统民风民俗。

冬季最冷在腊月,常言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每年的猎鱼冬捕从1月份开始至春节前收网。

冬网猎渔期间,渔民们每早6点起炕,吃早饭。冰天雪地的松花江畔,东方的一抹光亮与地上的白雪交相辉映,天地一片寂静,只有早起准备冬捕猎鱼的渔民家里亮着灯。晨曦中,袅袅炊烟升起,天地一片祥和。

2014年1月7日凌晨,夜幕渐渐拉开,一群头戴狗皮帽子,身上穿着厚羊毛棉袄的渔民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低温,踏着晨光,走向大似海。

多日严寒,大似海冰冻三尺。渔民们用马拉爬犁将冬捕用具运进“大似海”,将冬网、绳索、冰镩、扭矛、钩杆、网兜、铁锹等冬捕工具有序地摆放在冰面上,还有装用的塑料箱子。鱼把头邵江泽像一只猎食的老鹰,在冰面上来回徘徊。察看冰层水深,寻找冰面下鱼群集中的鱼窝,选择在冰上打孔的位置,确定冰下行网兜鱼的方向。之后,如同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排兵布网。

选好的打孔点,每隔50米一个,各个相连,每个点上插一面旗作为标志。

鱼把头邵江泽,今年70岁,猎渔经验丰富。“我们打一个月前就开始备网了,主要是把渔网织补结实。补完网,还要把使的家什都看看,像镩杆、扭矛、大绦绳啊,都要拿出来看看好使不好使。”猎渔的大网有96块,也有100块的,组成一个大网,还有一个肚兜。按照冬捕习俗,肚兜修整完后,鱼把头要满怀虔诚和笃信,亲手装填五谷杂粮,寄托肚兜饱获丰收,出“红网”。

渔民们在鱼把头的带领下,在冰面上打孔、穿杆、引线、绞绳、下网。他们根据冰面上相邻的两面红旗之间的距离,每隔7到10米开一个直径30公分的冰眼。每个冰眼都要保证水深一尺上下,过深过浅都要及时调整位置。下网点开的大,一般开凿成长300公分宽50公分的长方形冰槽。

冬网猎渔的第一天,下网前,鱼把头要带领渔民和村民举行祭祀仪式。每年会有很多村民和城里人来看热闹,买活鱼,争购头鱼。

开网头一天,很热闹。大似海冰面上锣鼓喧天,彩旗彩带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锣鼓喧天,敲碎往日宁静。“冰封大似海,品极边渔猎风韵。雪舞松花江,话千古辽金豪情”。祭湖醒网仪式隆重,桌案上摆着的猪头、白酒等供品在三炷香火的萦绕下,使祭祀仪式增加了神秘的色彩。鱼把头邵江泽身穿白茬皮袄、头戴狐狸皮帽口中颂念醒网词,祈愿冬捕平安,出红网,多捕鱼。一群身穿满族服装的青年男女头戴各种面具,跳起萨满舞。渔民们穿着羊皮袄,接令、展令、虔诚拜令。

仪式结束后,鱼把头一声令下,鱼工们开始下网。

这种古老的捕鱼文化习俗和朴素的情感,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亡,从远古走来,向未来走去。

大似海在十三世纪末叫乌珠古尔泊,是蒙古语,意思是黑色的湖泊。大似海所在地是一只来自蒙古草原的郭尔罗斯游牧部落封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就是天然的渔猎湖泊。

大似海早在金、辽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冬季捕鱼的传统文化习俗,那时,人们的思想很原始,也很纯朴,将希望寄托于自然的力量和神灵。

跑线渔工将两根串连杆,从入网口向左右两方插入水中。串连杆尾部拴着30米长的细绳,细绳的尾部连接着拉网绳。渔工用扭矛和走钩控制着串连杆在冰下行走,通过相邻冰眼,逐一接力前行,将网下到水里。透过冰面隐约可见渔网从左右两个方向不断前进,冰下形成一个千米长的大圆弧,待到大网前端汇集到出网口,一张大渔网就此合拢。

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是起网的时刻。鱼把头高喊一声:“准备出网!”只见渔民插上一根与马套相连的绞盘杆,在隆隆作响的绞网机牵引下,随着绞盘转动越来越快,伴随着人们的欢呼声,十几名渔民排着队吆喝着将近千米的大网缓缓拉出冰面,水汽遇冷形成腾腾雾气,一条条银灰色脊背,白色肚皮的大鱼跳跃着拉出水面,见到活蹦乱跳的大鱼,人们都乐得合不拢嘴。

“大鱼上岸了!”看到网中的大鱼,湖面上的人们兴奋地喊起来。鱼把头邵江泽从冬捕的第一网鱼中挑出一条最大的“胖头”作为头鱼,披红挂花,进行现场拍卖。头鱼15.5公斤,是一条鳙鱼,俗称“胖头”。经过激烈的竞拍,一位哈尔滨游客以18888元的价格买到头鱼。

古老的渔猎文化,赋予了人们特殊的思想内涵。人们为了求得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争购冬捕第一网的头鱼,不惜重金。

第一网的出鱼2万多斤,可谓是红网。开网当日共捕捞活鱼10万多斤。

冬季渔猎从元旦后至春节前,大约一个月时间。每年大似海冬网打捞的鱼都是我市、哈市及周边百姓春节餐桌上的佳肴。新春佳节,人们品味的不仅是纯自然的野生鲜鱼,还有浓厚神秘的萨满传统文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