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1/21
分享

陇南的春节文化

明清时期编纂的《幼学故事琼林》卷一《岁时篇》中说:“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意思是,古时秦国人在年末时,以狩猎的兽类祭祀先祖称为腊,所以至今把农历每年最后一个月称为腊月。秦始皇的名字是赢政,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所以至今把正月的“正”读为“征”。在陇南,腊月是春节文化活动的准备阶段,正月是春节文化活动的展示阶段,集中体现了陇南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

我们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秦国的发祥地,也是秦陇文化的发祥地和主要地域之一。因而,民间的许多风俗习惯、民俗活动,都带有秦陇文化的明显特征,譬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的西和乞巧节、武都高山戏等,其表演内容、表现形式,无不彰显了秦陇文化的悠久传承。尤其是在岁时腊月、正月里,民间虽不成文却约定俗成的许多规程讲究,都无不贯穿于重大的或细小的民事活动之中,成为陇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陇南不仅是秦人、秦国的发祥地,还是氐、羌、藏等少数民族长期居住的地方,汉族居民大规模迁徙到这里,是明清以后。因而,陇南一区八县的民间风俗不尽相同。依据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方言语音等,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片区:礼县、西和县、宕昌县片区;成县、徽县、两当县片区;武都区、康县、文县片区。其中,礼县、西和县、宕昌县,属于秦陇文化夹带氐羌少数民族文化片区;成县、徽县、两当县属于秦陇文化片区;武都区、康县、文县属于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融合,夹带氐羌少数民族文化片区。

陇南的主体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秦陇文化特征,部分呈现出一些巴蜀文化和氐羌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无疑都会体现在陇南的民间风俗里。由于区域文化的不同,加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地理环境,全市一区八县的年节风俗也就不尽相同,以下所介绍的只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的甚至是区域性的,只是一个大概,无法做到全面。

与全国各地一样,陇南的春节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叫作“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鸡叫头遍,祭天地,祭祖先,子时放鞭炮。清晨天还不大亮,晚辈给老辈磕头拜年,磕头完毕,敬酒三盅,寓意为福禄寿。老人喝了敬酒,给小孩压岁钱。有的地方,邻里互送饭菜,互祝新年快乐。老人小孩全都着新衣,进美食。第一顿饭,有吃长面的,有吃饺子的,寓意不一,习俗各异。还有荡秋千的,或在麦场上,或在庭院里。忌说不吉利的话,忌使用针剪,忌扫地。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拜友,女婿带着媳妇孩子,去给丈人丈母娘拜年,路途近的一般不留宿。直到正月十六,过年才算完毕。

在正月里最红火的要数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陇南武都高山戏表演了。高山戏是一种融祭祀、社火和舞台表演于一体的民间文化艺术,流行于武都区的鱼龙镇、隆兴乡、安化镇、金厂乡一带,俗称“唱秧歌”“吆嗬嗨”“演故事”,起源时间至今尚无定论。

武都高山戏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色鲜明的地方小戏,其发源地位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大山深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高寒阴湿,信息闭塞,是高山戏流行地区最主要的地域特征。这里是典型的农耕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这里的乡亲们千百年来的生活常态。正是这种单调而又艰难的生存环境孕育和催生了高山戏,并使其传承至今依然保存着原始风貌,成了盛开在大山深处的一朵艺术奇葩,成了人们研究戏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高山戏的开演时间一般在正月十二左右的傍晚时分,俗称“出灯”,具体日子由“灯头”请本村的阴阳先生事先掐算而定。“出灯”时的“过关”神秘而又庄严,所谓“过关”就是全村的男女老少跪在路上,让舞狮和“把式”在头上跳过去,以驱除病魔和晦气,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康体健、吉祥平安。平日里那些身有疾患的人参加“过关”时最为积极;“过关”一结束,接着就是“蔓庄”。排成一队的演员们在“灯头”的带领下围绕村庄走一圈,即叫作“蔓庄”__这有点像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划圈保护唐僧的样子,有“划地为城,永保平安”之意,其作用犹如将村庄用藤蔓缠绕起来一样,外面的妖魔鬼怪便进不来了。

“上庙”就是元宵节这天上午,演员们排着队,在“灯头”的带领下去庙里娱神,首先是集体跪拜、上香、焚纸,然后由头把式、二把式、三把式和头旦、二旦、三旦在鼓乐声中跳“凤凰三点头”,舞毕,再次跪拜、上香。“上庙”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走印”。“走印”就是演员们在“灯头”的引领下,在打麦场或平坦的田地里和着鼓乐唱着、舞着走出一个“佛法僧宝”九叠篆字的印章来,寓镇村驱邪、祈福平安之意。

高山戏的演唱过程中有一个村与村之间互访演出的环节,这个环节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方面通过互访演出扩大了村民们的交往范围,增进了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另一方面通过互访演出,在高山戏的发展繁荣上,又起到了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互访活动既使高山戏忠实地保存了原始风貌,又使其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发展。当然,互访演出时,是没有“过关”“蔓庄”“上庙”“走印”这几道程序的。高山戏的内容有着十分积极的教化作用。通过历朝历代的“戏模子”传承下来的剧本多达一二百种,而敬畏神灵、崇拜英雄、忠孝节义、诚实守信、勤劳善良、赞美爱情则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从排练到演出的过程中,乡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感染和教育,这个过程对于一辈子困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对于乡风民俗的形成和家风族风的养成起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高山戏在文脉传承和乡民教化中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也是高山戏生生不息的灵魂所在。

过去,每到正月,陇南的春官们就开始说春了。春官说春来源的最直接原因是皇历的传播。中国从夏朝开始有了天文历法叫夏历,唐朝文宗皇帝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只许官印不准私印,从此历书就叫皇历。皇历也就是春历,过去对农民的耕种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春官在古代是官名,唐光宗时曾改礼部为春官,改礼部尚书为春官尚书。明太祖曾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唐代以后春官成为掌管天文历法,传播春耕信息的官职。

说春唱词大致可分为九种类型,主要包括农时节令类,如《二十四节气》《十二月生产》《说采茶》;吉祥喜庆类,如《上梁大吉》等;婚丧嫁娶类,如《嫁女》《十月怀胎》等;历史典故类,如《抗金英雄岳飞》《梁山一百单八将》《桃园三结义》等;七十二行类,如《说药王》《说鲁班》《说铁匠》等;祝福祝寿类,如《八仙庆寿》《说花甲》等;劝人行善类,如《说二十四孝》《说尊老爱幼》《劝夫妻莫打架》等;时政宣传类,如《自由婚姻好》《计划生育好》等;揭露丑恶类,如《说赌博》《说四大家族》等。

说春实为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一种传统民间说唱习俗,应为传统民间曲艺中的说唱艺术。它经过数千年来的民间流传,对中国传统曲艺表演艺术的起源、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也是没有什么可比拟的。说春歌谣完全来自传统民间口头文学之顺口溜,是极为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包含的内容有传统民间习俗、生产劳动、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有不少内容还包含了世界诸多文化的交流,以及一些生产劳动习俗之由来,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古老的群众文化活动标本。

在我们陇南,民间有一种在正月庙会举行的祭祀神灵的活动,叫作“攒神”。“攒”,这里读作cuán,是聚集的意思。“攒神”既有把众神聚集在一块的意思,也有许多村民聚集在一块,给所要祭祀的神灵捧场,热烈而隆重的举行拜神活动的意思。《武都县志》中,把“攒神”写成“传神”,武都《高山戏》戏文里,则说成是“赞神”。笔者以为,“传”应当是“攒”的谐音字,“赞”应当是古汉语中“攒”的假借字。陇南各地,民间老百姓在说到“攒神”时,其准确发音和字面表述,都是“攒神”,而非其他。“神灵有感,神通广大,救人危难,护佑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攒神”祭祀活动的根本目的。至于它的活动程序,陇南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很复杂,有的稍微简略一些,但都非常热闹,非常隆重。其中,活动在每年每村约定俗成的庙会日期间举行,敬献牺牲,桨老爷,打羊皮鼓这些最主要的事项,都是一样或必不可少的。

据《武都县志》记载,解放初期“全县2852个自然村,建有寺庙的约达70%”。改革开放以后,许多村子不仅恢复了旧有的寺庙,还新建了一些。民间的庙会活动,一个村子连着一个村子,一年四季都有。庙会活动虽然不一定都要“攒神”,但“攒神”活动却都在庙会期间举行,这是铁定的,不得随意而为。民间“庙会”亦称“庙市”,是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就已经存在了。在寺庙节日规定的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由于“庙会”这一市集形式,不仅满足了民众对于物资交流、商品贸易的需求,也满足了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求神许愿的精神寄托。因而自古至今,“庙会”在陇南农村尤为盛行。

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春节重大活动,莫过于民间社火了。在我们陇南,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初六到十六,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民间社火就会红红火火地耍起来,极尽热闹和喜庆。陇南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伏羲文化”和“秦陇文化”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这种极为大众化的艺术表演形式,深深地根植于民间丰厚肥沃的土壤之中,最接地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代代传承,历久不衰。

陇南的社火集激情与技艺为一体,既有细腻的情趣表演,又有高超的技巧表演,使人看后回味无穷。就音乐特点而言,陇南社火一般是以动作为主,音乐为副,音乐始终为动作服务。如音乐节奏的快慢,要遵从于动作的需要,不同的动作需奏出不同的节奏,音乐唱段上,曲调上多吸收当地民歌,个别还运用现代的西洋乐,经过多年流传,在当地风格民情的影响下,再经艺人的加工,就成为别具一格的歌调,词的内容大多以吉祥,喜庆为主,加以劝善、行好,边演边唱,使社火气氛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陇南社火在传统杂耍戏逗的基础上,孕育萌生出了展示生产成果、炫耀生活、赞美时代的文化艺术大集会和大比赛,其目的性已不单单是热闹玩耍,既有欢乐,也有教益,更寄予着陇南人美好的生活意愿。结合现代生产中心任务,一些新型社火歌舞说唱节目和生产广告节目涌现了出来,使得陇南社火旧貌换新颜,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民间年节的许多开阔场地。而且,群众把一些音乐、书画、生产等活动也夹在社火队伍之中,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像彩车、彩塑、剪纸、人物造型、发明创造、科学展望、体育健美、民乐、管弦乐队等等,不仅保留着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浓重色彩,与传统节日相映生辉,还冲破传统意识范围,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适应当代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升华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开放,生活幸福,民间社火便很兴盛。也就是说,国运兴,则社火兴;国运弊,则社火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陇南大地上的社火年年红火,高潮迭起,常演常新。时逢盛世,理应如此!

每逢春节前后,陇南乡村便进入了酒席盛办期。在陇南很多地方,民间最盛行的是流水席。流水席的特点不是象一般的宴席那样先上齐所有的凉菜,然后再上齐所有的热菜。流水席的最大特点是,客人随来随吃,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从早到晚不间断,如行云流水一般。据史料记载,流水席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传统酒席。据说是隋唐时代的僧尼为了款待有地位的施主,精心研究出来的素食斋饭,后来被摆阔气的世俗人家照搬到了民间宴席上。流水席每一轮菜肴最多的有24道菜组成,这24道菜分为8冷16热。其中,8个冷菜中分4素4荤,是先上的下酒菜;16个热菜有四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一组,都用大海碗盛装,味道相近,每组都有一道领头大菜,叫“带子上朝”。流水席有荤有素、有冷有热、汤水搭配,都是民间传统菜肴,可口实惠,不搞花架子。

陇南乡村的酒席丰富多彩,更多的是些感动的场面。在陇南农村,只要是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不论农活多忙,路有多远,抑或下雨落雪,只要主家请了,你就得千方百计如约去参加主人举办的酒席。只要村里有人家办酒席,整个村子几乎都行动起来,桌子板凳搬来了,瓢碗盆盘借来了,为了一次乡村酒席,家家户户都是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男人们来了帮着搭棚子,支桌子;女人们来了切菜洗碗,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一片笑语欢声,营造了乡村酒席热烈好客的气氛。到酒席上帮忙的庄户人,以服务客人为先,客人都吃完了,他们才能抽空吃点东西。到了晚上,主人家的地方不够住,远路上的客人通常会被安顿在亲戚家和邻居家住下,乡村人就这样,把一家的事当大家的事来办。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