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盛勇的头像

黎盛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18
分享

故乡的芭蕉

一进入六月,经由几场透墒好雨的滋润之后,故乡的芭蕉,就铺势拉海又高高大大的在溪边、沟边、河边、人家门前院坎边绿光闪亮的长成气势了。无论是在晴空下,还是在雨雾里,芭蕉的洒脱,都仿佛如宽裙阔袖的少妇了。那份水灵灵、光鲜丰盈、招展成熟、落落大方的样子,在青山秀水的背景下,虽然不能说是特别的突出,但放在近距离小范围上聚焦,却绝对是不失为风景的。 

        芭蕉是水性,却能随遇而安。它不在乎立身之处土肉的厚薄,仿佛有口水滋润着,就能够蓬蓬勃勃的长起来了。其身高叶阔的展展洋洋叶大花硕的派头,从体魄上估摸,也应该称得上是草本植物中的大姐大了。

         故乡芭蕉这样的品质,让人联想到村里执着勤劳的农家女人。她们只要认准了自己中意的夫婿,不论婆家条件和与不好,都会无怨无悔的嫁过去。生儿育女,起早贪黑,田里地里家里,任劳任怨的担当农活、家务,一生为爱坚守,为幸福留守。她们忙碌的时候,可能顾不上怎么体面,但在不多的闲暇时光里,也还是收拾打扮得得光鲜亮丽的。她们感觉到唯一对不起的,是她们一双粗糙了的手……

        广东民乐中有一曲《雨打芭蕉》。悦耳的丝竹之声,描绘的是芭蕉在雨中斑驳的种种承受,风中的翩翩舒展摇曳。主题或是对其抗争风雨的赞美,或是寄寓着雨中浅淡的离愁别绪。也有被现代音乐家配器改编得情绪欢快的版本。但“雨打芭蕉”的意象,似乎是早被锁定在表达离情别愁的感伤之上了。意象中,或者是倩纱窗前,独听滴答夜雨的思妇。或者是滞留于旅驿馆舍,于雨夜里寂寞对酒独酌的穷途末路的士子。

        我早年就喜欢清人郑燮的《咏芭蕉》诗。这诗是慢镜头白描式写实与象征性意象刻画的结合。赋性于多情的芭蕉,写得生动而有趣:“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这诗,曾让我将芭蕉高看了好几分。

芭蕉的楚楚动人、婆娑摇曳的形象,还是中国画所钟爱的题材。

粤人谓之芭蕉的,是比香蕉小一两号的形状相似的一种水果,味道亦较香蕉略酸。我在番禺见过海潮退后的芭蕉园,植株似乎比我故乡的要低矮。 我们地方处于地理上的南北过渡地带,生长在绝不连片的一些边头边脑地方的丛丛芭蕉,过去皆是家庭主妇在连阴雨天里不得外出割猪菜时候,应急坎来剁碎了喂猪用的。芭蕉叶,也可作蒸菜的屉布,根茎还入得药。芭蕉所结果实小如蚕豆,也不同于广东者,在我们地方,似乎是成熟不了的,亦无人食用。

        今天看来,一年一度一芳华的芭蕉,似乎还有着能够快速的美化乡村环境的功能。叶片不零不落,霜残后亦好被清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或者是该被重视的一个绿化植物。 

        几年前,在我们南部的山区,听到一民歌手唱情歌。其中有首名《芭蕉》,将芭蕉比喻为相互依存的男女合体: “ 哥是芭蕉蔸 ,妹是芭蕉叶。 哥说巴一下, 妹说巴不得。” 这歌的风格是诙谐的,末尾一句词的“巴不得”,我们方言的意是:不让上去。说芭蕉杆有着不能承人之重的虚壮之体,字面上是被拒绝的意思。而这“巴不得”,方言发音将“巴”字念得重时,表达的又是凡事求之不得的意思。这,该是民歌里常有的双关意了。

芭蕉皆为丛生,每丛多的有十好几杆。杆粗或如成人手臂,或粗如柱,杆高过丈。叶长六七尺,宽二尺余。叶新抽出者,棒状,卷成一长长喇叭筒,很好看。夏天,若路人偶遇暴雨避之不及,折取一片叶子顶在头上,是足以遮雨的。芭蕉叶杆中富含蛋白质和长纤维,叶上自有等宽平布的纹路。沿叶脉梗更是屋脊样呈八字形分开状,易于疏排雨水。故颇能承受雨水之重压,亦抗得风暴之强凌。

        草木有本性,枝叶总关情。故乡的芭蕉,能屹立风雨而不折,在于有着发达的紧扣大地的根系和一身韧劲的筋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