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仙正的头像

李仙正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23
分享

渔村深处

大海。岛屿,渔村。

踏进渔村,带着不忘小时候妈妈讲的话,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就是我故乡。无论走遍天涯海角,还是飘流四方;无论海风吹,还是海浪涌,总是我生活的地方。大海,承载着比陆地面积更广阔的特别文化,那便是深厚的故乡情怀,难以割舍的眷恋。



周末,海岛之行开启了。我们相约三五好友,结伴同行,像风一样登上了海岛——鸡山岛,犹如登上了一艘永不沉没的轮船。假如把海岛渔村,设定为固定的参照物,那么,轮船就是动态的载体,人随船动,游览观光。

上岛行走,渐渐地发现,固定的参照物角色转换,吸引着人的目光,感染着人的灵魂。可人反倒不是动态的轮船,而是一道流动的风景。再透过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慢慢地就会靠近参照物,触摸生活碎片。

品读渔村,要的是到海边拾贝一样的收获,收拾那些非同寻常、鲜为人知、妙不可言的隐约感觉。涵盖着人文古韵、生活哲思、文化底蕴、渔村情怀、满怀憧憬的感觉,特别是那种与心灵动的感觉,印象深刻。



那天,我们从栈台码头动身出发,到达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渔人码头,大约有3公里的航程,就是一个叫鸡山的乡。说白了,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海岛,极具代表性的渔村。

这个渔村,宛如一只刚健的大公鸡,屹立在东海前哨,古代为海防前哨,至今残存军事营寨,相对享有“浙江鼓浪屿”之美誉。据《玉环县志》记载:渔村位于漩门湾当门要冲,海上过往船舶均要经过此处。明代时渔村被称为“鸡脐山”,清雍正间又称其“鸡冠山”,或“长屿”“蛇山”“虎叉山”。整个渔村,形状狭长,冈峦起伏,有鸡南、鸡北、小火车等山岙,最高海拔为88.8米,面积1.57平方公里,聚居着六七千人,实行乡一级行政建制管辖。

原来,渔村建在小岛上。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海之滨的玉环境内,在茫茫的大海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四面临海的渔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貌,有理由都构成秀美的风光元素,把小岛修饰成一只打鸣的公鸡。于是,“鸡”的化身,“鸡”的神话,“鸡”的传说,越传越神,颇为神奇,流传甚广,都在渔村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并融合了“鸡”的文化,魅力无穷。不仅仅滋养出渔民的人居生活,更滋养出丰厚的海岛文化。相传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遨游东海曾经过这里,使这里的一座座岛屿和岩礁倍添几分灵气,其中有座形似鸡冠的岛屿,人们称之为鸡冠山,也就是今日的鸡山岛。

鸡山的神秘也好,渔村的平淡也罢,究竟有什么渊源与由来?据说,在清乾隆年间,有一艘渔船途经这里,漏夜锚抛山边。五更时分,听见山上公鸡啼鸣,船主带伙计上山,看见此山荒芜人烟。奇怪,怎么会有公鸡打鸣呢?可他走后,还是时常想起这座山,三年后即带着家眷,迁居此处讨海耕种,将此山取名“鸡鸣山”。后来,随着迁居鸡鸣山的移民越来越多,又将“鸡鸣山”改称为“鸡冠山”了,可谓啼鸣的公鸡鸡冠发红,恰恰暗合了人烟兴旺、吉祥喜庆、幸福和谐,由此成就了今天的渔村。

路在脚下延伸,一步一步深入渔村深处。



来到鸡山岛脚下,我不由自主地抬头仰视,从近到远,从远到近;又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再从右到左,从左到右,一下子看了好几个来回。宛如欣赏海岛人家的巨幅画卷,有山、有房、有人家,优美的风光,奇特的景致,衬托着一个鲜活的渔村。静静地,映入眼帘的是:近处有,一排排倚山地势而建的民居,层层叠叠的临海建筑;远处有,斑斑点点的图案,密密麻麻的画面,格调独特,错落有致,尽显浓郁的渔村风味。

渔村是有生命力的。那种韵味,从古传来,透着神奇的旋律,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并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感受着真实的场景,令人赏心目悦。于是,我们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态,找了一条直通山上的小道,拾级上去。犹如走过路过都不要错过,把那些所见的、所闻的、所思的,一切尽收眼底,装进心里,融入血液,回归自然,凸显出生命、生存、生活的空间。

走在渔村的小道上,蓝天配朵白云在胸膛。不知什么时候起,一条条“袖珍街巷”的繁华景象,独特的渔村街景文化氛围,早已融入浓浓的海岛文化气息之中,正深深地感染着游人,使游客不得不停下匆匆步履,放松心情,陶醉其中,留恋忘返。小道的上下,无规则的民居建筑,层层依次排列。小道的两边,左右遍布了分岔口,通往一条条小小道,显得窄窄的,深深的,幽幽的,兴许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激发游客的好奇心,感觉览胜的欲望油然而生。

倘若拐进去,随便逛一逛,无妨看一看,任意问一问,就会有意外的发现,里面别有一番洞天,富有情趣。有意思的小街小巷,街里巷内,那些经营的门面,三步一摊,五步一店。有海鲜楼、鱼味馆,也有鱼皮馄饨店、烧烤摊等等。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充满强大吸引力的街景,把人引入绝妙的佳境,令人忘怀。并有机会欣赏到各种生猛海鲜,从活体到烹饪,勾起人的美食欲望。品尝过后,又让人回味无穷……

走走歇歇,边走边看。我们缓步慢行,踩踏着既干净又整洁的“羊肠小道”,台阶式平坦的水泥地面,总觉得哪里缺少点什么,哪里有什么不一样?摄影师阿高兄很快发现,随口一说,想起了多年以前来过这里时,台阶路面还是用石头铺的,石头被人踩踏得光滑发亮。尽管路面有些凸凹状,但而今变成现代感强烈的水泥材质,见证不了岁月沉淀的痕迹,追溯不了时光久远的幽深。

当发现乱石块垒砌、坚固厚实、原始风貌的建筑墙体,又被重新装饰了一遍,规划一体,色调统一,与原先的墙体外表相比,看上去的确整洁、干净、美观多了。但现代做派的风格手段,却不见了天然分子元素和自然光泽的滋润,好比被强行扒下一个人的外衣,残忍地剥落了人文古迹或自然的包浆,就少了岁月流逝的沧桑,也就没了时光精心雕琢的古老面孔,让人婉惜让人疼。同行的作家、对人文历史颇有造诣的章先生,见此深表焦虑,十分惊讶,连声叹息,真可惜啊!真可惜啊!!

渔村的印记,是丰满的,也是深刻的,甚至夹杂着些许教训,需要自警与反思。但唯独那些永恒不变的记忆,只要想想,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是鲜活的,也是真实的。



从鸡山岛旅游景区的示意图上得知,标识的景点或主要去处有23处。即:渔人码头、龙王庙、风情街、浪漫风情沙滩、思园、休闲船坞、海上花园……我们并没照搬照抄,按线路图的顺序对号入座,而是遵循“不走回头路,上得了山,下得了海”的基本逻辑,一路追逐着渔村深处,寻觅着海岛人家,探访人文古迹,仿佛进入一座古老的迷宫,令人惊喜令人悦。

走进渔村,就是走进平安渔村的实验场,一个崭新的“天下无贼”典范展示在人们面前。想不到岛上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好像特意安排似的,主动摆出一副相迎宾客的姿态。不错,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互信互敬,正是展示其民风淳朴,民心纯洁,热情好客,传承“关门防盗,敞门迎客”的风俗,感受到渔村人家的礼节内涵与待人气度。这使我联想起小时候,下乡农家敞着大门过日子,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虽是平常的一幕,但令人感慨。尤其是人人自危的生活格调里,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案件多发面前,“天下无贼”谈何容易?可在渔村,发现了某种良好现象,解读了某种积极效应,有理由期待当地警方为之鼓和呼。

走着走着,走走歇歇,我们不知不觉登上山顶。这时,阵阵自然风迎面拂来,根本分不出是海风还是山风,稀释了狂热的空气,感到特别凉爽舒适。屋边一侧,太阳晒不到的阴凉处,坐着一堆老人和妇女,看样子正在纳凉避热,闲话西游,家长里短,谈笑风生。

看见我们的到来,就像遇见久别重逢的来客,笑脸相迎,纷纷起身让坐,还搬来一张长条凳,热情地招呼坐坐。我们一边道谢,一边说明来意,是从黄岩内地来此休闲观光的。很快,我们与他们攀谈开来。你一句我一言,你一问我一答,打开话闸,双方消除了陌生感。犹如主客互动,彼此沟通,传递信息,相互了解。

在山靠山,在海靠海。在岛上,渔民家庭的生活习性,始终没被改变,平时男人出海捕鱼为生,老人和妇女留守在家,这种生活常态一直延续下来,传了一代又一代,家家相似。

带着足够的好奇心,我们接触到那户山顶人家,那是一座钢筋混泥土材料的建筑,并要求到里面看看。征得坐在门口的阿婆应允后,女主人大大方方地带我们进屋,东看看西瞧瞧,冷柜里储藏的食物,防台风的窗户,道地上晒的鱼干。听女主人介绍,几年前家里买了地基,才建起这二间房子。称冰柜里的海产品,长年吃到头,一般以吃荤菜为主,不喜欢食用蔬菜……

到过的渔村,看过的人家,仅仅是渔村深处的一个缩影,但有力地诠释了渔村人家的职业特色、饮食习惯和居住环境。



越过山岗,绕过渔村人家的房前屋后,认准一条环岛下山的水泥小路。在太阳底下一路行走,我们一步一步下坡,通往渔村深处,直奔海边而去。可明明听见涛声,看见大海就在眼前,本想找条捷径,直接往下走,但事与愿违,偏偏钻进一条“死胡洞”,此路不通,走错了路。眼看近在咫尺的大海,忽然又变得渺茫,一下子遥远了许多。所幸路生在嘴边,及时走出迷宫。

“阿公,这里能走出去吗?”章先生便向路边的老人打听。

“这里走不出去的,得从上面的建筑群绕过去,才可以往下面的海边走。”阿公边说边用手指了指上坡的小路,还把我们送到岔路口。

一声道谢过后,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阿公的指路下,豁然开朗,我们重返上坡小道,走一阵横路,再往下走,便可亲近大海,听涛观潮。此时的大海,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反倒显得几分温柔,海面相对平静,海浪轻轻拍打礁石。只可惜,我们没有带走一盏渔火,温暖不了双眼,但听着大海发生柔柔的涛声,仿佛分享着一曲抒情的歌,令人陶醉,心怡神旷。

渔村到处是园乐。怡人的海洋性气候,丰厚的海岛文化底蕴,独特的渔村人家风情,足以令人感怀,振奋人心,放飞心情,消除忧愁,忘却烦恼。多少落寞惆怅,早已随风飘散。我们随意走动,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或者动手做什么,都有意外的惊喜。看到阿健兄走到海滩边“淘宝”,从一大片被海水冲击而来的小石头中,精挑细拣,寻找心中的那粒小石头。我们几个再也闲不住了,连忙赶去互动,寻找属于自己的石头,生怕好石子被阿健兄捡光了。当一粒粉色的石子出现时,接着又发现一粒褐黑色的小石头,我忽然眼睛一亮,弯腰捡到手中,捡到了是一种缘分,掂出了一种收获的厚重。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多了幸福感、成就感、快乐感,与蓝天共舞,与大海同在,与心情同醉。

最美丽的风景,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象画面,而是装在每个人心中的怡然,与心灵最近,与大自然对话,接受灵魂熏陶的那份情趣培育和精神寄托。这次走进渔村,从一个个细节品味中,我们真正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不是付出疲惫的行走,那是美丽的心情。



海岛渔村,也有自身特色的奇观异景,那是海蚀景观,并非浪得虚名。虽然海蚀地貌的形成,只是简单的时间概念,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算不上如诗如画的视觉,也没有如痴如醉的听觉。但大海的神奇,带着大自然博大的胸怀,给予渔村无言的大爱。既生产大量的海洋产品,释放无穷的能量,有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源源不断地供人享用;又创造自然风景,高深莫测,奇特无比……

渔村深处,礁石海蚀。在礁石表面,极像身着一件补丁打补丁的“百纳衣”,千姿百态,千疮百孔,四分五裂,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为人类创造了奇妙的景观。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海蚀地貌,主要是由海浪造成,就是那些看起来好像少女般柔弱的浪花,借着大风大雨,伴随着潮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拍打岸边壮汉般的礁石,水滴石穿,就像美好的爱情修成正果,终将伟大的作品,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至于海蚀奇观,一般游人对此比较陌生。有则导游词是这样介绍的:从当代角度看,海蚀地貌则多了几分棱角,用雕塑的眼光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多多少少的会失去一点神话气息。不看它像什么,而是看它有多美。看它的整体效应和审美价值。看它对高山的呼应,也看它对大海起到的装饰作用。把它当作一首诗来反复推敲,把它当作一幅画来反复琢磨。每块礁石的海蚀奇观,究竟像个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组成了多少美景。从而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把笑意写在脸上,把欢乐融入心中。在礁石上行走,快乐着你的快乐。脚下踏着被海蚀的表皮,我开始沉思,异想开天,思绪飞扬,以为自己身处“天涯海角,海枯石烂”的境地。这时,是谁提议合影留念,我们几个聚集一块,站上海蚀礁石,把美好时光定格瞬间,化作“咔嚓”一声,留下记忆的永恒,共同见证我们的深厚情谊天长地久,像礁石海蚀一样“海枯石烂”。

渔村深处,装点着岛上人家的脸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