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胜的头像

阿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30
分享

井坝,我的老家

老家在贵州一处山势低洼处,四面环山,中间贯以条河流蜿蜒西去。早上太阳从东面的山头跃起,照亮了这条河流,然后这太阳也随着河流西去,黄昏时红光灿灿地沉下西面的山头。翻过东面的山头是通向遵义的公路,翻过西面的山头就是通向茅台酒厂的公路。东一条公路,西一条公路,老家就这样夹在中间。

从东头的公路切下来一条小马路,蜿蜿蜒蜒坑坑洼洼十几里后就突然断了。再往西而去是几十里长的小路,小路顺着西去的小河弯曲,一路林荫,一路鸟鸣,一路小河的欢唱。行走中偶尔会在树林丛中看见一两户人家,炊烟袅袅,鸡鸣狗吠。这样走四个小时左右就是一座集市,称为云安市。云安市座落在高耸入云的叫做分水岭的大山山麓,翻过分水岭就是鲁班镇,鲁班镇搭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茅台。

如果要去遵义就沿小马路向东走,多是上坡路,步行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在公路边等车。这公路向西半个小时就是老家所在地的集镇长岗。老家属于长岗管辖,原先叫长岗区,老家叫井坝乡。后来撤区并乡,长岗就叫了长岗镇,老家就叫了井坝村。

全村三千多人口,盛产煤矿。因为煤矿,老家的人好像从来没有叫过苦,打小我就看见大小货车在老家运煤。老家的人,几代人几乎都在和煤矿打交道,钻到地底下挖煤。路上遇到的男子都像非洲人,一个黑人两片红嘴唇在吃饭,喝水时那水就随着染黑了。挖煤的人都喜欢抽旱烟,叭叭地抽着解乏。上一辈有人挖煤死在矿洞里了,瓦斯爆炸挖煤的人说是起阴火,我想那火光就是幽幽暗暗,仿佛地狱之神来夺人性命。上上一辈有人挖煤死在煤洞里了,每一代人都有死在煤洞里的。可是人们还在不断地往煤洞里钻,那是人们的经济来源,那挖出来的仿佛不是一坨坨的煤,而是一坨坨的钱。

于是,在周围的村庄还在点煤油灯的时代老家就通了电,在周围村庄还在苦思如何通电的时代老家就有了黑白电视机,老家有自己的水电站。我清楚地记得那水电站建于1958年,电站建在一个山坡脚,坡上是一百多米的大铁管,还有条一两里长的水渠。我常常惊讶这些大铁管是如何安装上去的,还有水电站里那些庞大的机器是如何运到坡脚的。在水电站机器的轰鸣下我就特自豪,看着操作那些机器的人我也很羡慕。但是每当走到电站周围,就感觉脚下麻麻的,仿佛到处都有电。大家经常说井坝的小伙子不愁找不到媳妇,周围村庄的人也说要嫁就嫁到井坝。井坝有煤,有电,有水稻,不像周围的村庄还在点煤油灯,还在烧木柴,还在天天吃老苞谷米,井坝人都把苞谷米拿来喂猪喂鸡。

但是井坝人没有自己的集,所以井坝人每逢3、6、9都要出去赶集。向西到云安市赶集太远,近一点的就只有长岗了。所以每家要购买什么都要去长岗,去长岗可不容易啊,要翻过北面的很陡的山坡。那山坡近乎笔直,山坡上弯弯曲曲好几条山路,山坡以沙土为多,远看去灿黄一片,从坡脚到坡顶都被人们种上了玉米或别的农作物。夏天时攀爬在坡路上却很凉爽,在山坡上走着走着还会忽然遇到一眼泉水。翻过山坡就是稍微平整的石板路,晴天还好走,若是遇到雨天,这石板路就滑溜溜的很难走,走得满脚满裤脚的黄泥不说,稍不留神还会滑到。十里八乡的人们都在相同的日子里去赶集,路上就是成群结队的人,到处是欢笑到处是吵闹。快到长岗时还会有一道小山坳,叫做田湾。那小山坳转弯处有一口泉井,井水清凉甘甜。井边的人家放了一个瓷碗在井沿,赶集的人们走到那里都要去喝口水。翻上小山坳,就看见长岗集市的楼房了,听见集市上路过的汽车喇叭声了,还有熙熙攘攘的人声。回头看去,来时的石板路弯了一个大弯呈S形消失在远处的山间和玉米从中。到了集镇上,多是摊贩,卖布匹的,衣服的,小鸡的,小猪的,耗子药的……人们从上街转到下街,下街转到上街。男人们遇到了都会到酒馆喝几碗烧酒,女人们则到面馆操手馆吃碗面吃碗操手,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叫卖小吃的——“冰棒,冰棒,糯米冰棒。冰棒,冰棒,糯米冰棒”,还有卖大米粑粑的,包子的……

这就是26年前我老家的样子,二十几年弹指一挥,但26年前的老家依然那么鲜活地存在我的记忆里!

如今回到老家,层叠的山岭还是如同一幅优美画卷,依次在人眼前展开。山川依旧,山路依旧,山风依旧,那条从东面切下去的泥泞小马路,已经变成柏油马路。平坦的山路蜿蜒着向山脚行驶,马路两边不时出现盖着赭红色琉璃瓦的小洋楼,小洋楼都是时尚的大铁门,是宽敞明亮的铝合金门窗。村庄四面的山坡氤氲着雾气,仙境一样。北边通往长岗集镇的山路已经被荆棘丛遮掩,取而代之的也是一条柏油马路。向西而去的那条沿河小路也不见了踪影,也变成了柏油马路。人们出行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徒步翻山越岭。原先向西到云安市赶集步行四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二十多分钟。遵义到赤水的高速路开通之后,原先到遵义到茅台要一路颠簸四五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四十几分钟。散落在半山坡大山上那些以前点煤油灯的人家,已经通上了电,政府也将柏油马路修到了这些人家的门口。条条小马路宛若舞女抖出去的衣袂,欢快地飘飞着。山顶上也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一到节假日,游人如织。

那条蜿蜒西去的小河依然不知疲惫地淙淙流淌,只是因为政府关停了所有小煤窑,没有了小煤窑排放出来的污水而变得清澈见底。往西而去汇进了那条能酿茅台酒“美酒河”。

如今逢3、6、9井坝也有了自己的集,到了赶集的日子,井坝的小街道也跟长岗集镇一样熙熙攘攘。四面八方的小商贩赶过来摆摊,十里八乡的人都骑着摩托开着小车来购物,把井坝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住在街道上那位快九十岁的老志愿军战士就出来站在家门口指挥着交通,人们就顺着老战士的指挥有秩序地行走着,路过老战士身边都朝老战士笑着打招呼。天上红灿灿的太阳也跟着笑。

曾经闭塞落后的井坝,如今成了最美乡村。到了夏天,火炉城重庆人都跑来井坝租房子避暑。因为红军四渡赤水时曾经途径老家,政府还要将老家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流连在老家优美的风景时感受如今安宁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