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翰的头像

郭翰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4/17
分享

诗歌的现场感与心灵唤醒

看到好诗歌就喜欢诵读、欣赏,就像看到好诗人的诗歌,就喜欢写点文字感受一样,这似乎就是这些年的一种“通病”和习惯。十来年对文字的敏感,注定了一颗不安分的心,就喜欢“说点什么”?之后,也不会在乎他人怎么想,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大概黔西北诗人、作词家周明宽也有这种个性。所以,每每遇到,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他和我一样,性格“内敛而面浅”。所以,一般不知道周明宽的人,基本也都不知道他的诗歌。事实上,在黔西北诗歌的群落里,诗人周明宽的诗歌,是很有个性的一个“方阵”,而且功底也比较“深”。诗人周明宽是毕节黔西人,家族世代为医,有较深的传统文化底蕴,必然对于他的诗歌,就有很多耳濡目染的潜在影响。

 有些时候,离开

 不仅仅只是自然轮回

 是悟透了人生真谛

 每一片叶

 都有着不同的脉络

 每一片叶的归宿

 都相差无几

 天空清朗

 落叶告别秋天回归大地

 像一个人不知所谓的出走

 最终总会回到故乡

 ——周明宽《落叶,与秋风无关》

  每次,和诗人明宽小聚,我们都会聊到很多关于诗歌的话题,这倒不是因为我们是诗歌的“狂热者”,而是因为我们都有这样一种“德性”,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然后适意的发挥、想象,最终走到更加了解和熟悉的“框子”里,就有更多的理由聚在一起,没有藏着掖着,更不去曲意逢迎,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些元素,所以对于诗人周明宽的性格十分的了解。在熟悉的圈子里,他是一个“小孩”,可他很少在陌生的环境中“出人头地”。或许这也是直到现在,毕节的诗歌圈子里,有人知道他的“才情”,但都只是默默关注着他,而没有用另外一种方式谈及,关于他的诗歌“格调”。

许多年前,我独自一人

背着梦想离开故土

把自己定格在家乡的另一个方向

我给自己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

叫河东人。其实只是为了

与家乡始终隔河相望

每次回到家乡

便是回到水西河

回到水西河

就是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

我常常躺在寂静的河床

就像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

我俯下身子

掬一捧水西河的水

甘甜中满是乡愁的味道——周明宽《水西河》

 应该说,《水西河》这首诗,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关于诗人周明宽的诗歌风格,简单的“冷”,深刻的“热”,他的诗歌现场感特别强烈,而且有一气呵成,情感炽烈与理性思索的特点,很容易触碰到人心灵关于内心思考的那个层面。这是一个诗人最好的品质,没有过多的委婉和矫揉造作,更没有特意去挖掘与深思熟虑的锻造。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用眼睛看到,用心想到,就用文字去表达到。此所谓用心灵写诗,用爱写诗,就是一个诗人最真实的“封面”。没有更多,更深的堆砌文字,简洁而明快中,就会看到诗人最真实的一面,那就是内心中领悟和境界。

 诗歌的诞生,经历了数千年,而今每个人都有诗和远方的向往。可很多人,总是没有一种更好的表达,“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而唯有文字,让更多的人向往,这就是诗歌的魅力,能够最真实的在诗人的心中,滋生出一种强大的精神“欲望”,通过用诗这种独特的表达,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的再现给自己,表达出一种艺术性的美感。不也是故乡、离愁、梦想者们希望到达的一种生命“峰巅”。然后真正的回看,其实每个人,不也就是都活在自己内心中的那一部分,才是最真实的表达么?

如水的凉夜,人似船

于寂静处发酵一场心事

在彳亍中摸索前行,很多时候

我宁愿做一名内心真实而强大的浪子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欢笑和泪水同样值得拥有

困苦常滞留于温馨,许多事情

都可以找到做与不做的理由

有人说,即便不做千年留心的良朋师友

亦可做大千世界里的匆匆过客

我却认为,过客太多,未必就是相遇

相遇太多,未必都是过客——周明宽《无眠,便与往事干杯》

  读周明宽的诗歌,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那种跟着人性特质起伏的思维逻辑,不用绕开大是大非的“客套”。用属于心灵的语言说话,就是最好的一种表达。这也是心学中的一种超越,然后不断的修炼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的一种人生养性,成为在生活中的一种唯美存在。或者说,在黔西北的特殊地域之中,就有那么多大山、河流、小溪、风光值得抒怀。当和他们熟悉,就是一种享受一样,自然这些如周明宽诗人一样的情怀,就会风起云涌,最终产生出了更多的才情。

 黔西北的诗人不少,很多诗人诗歌功底深厚,因为只有文字的记忆最深。或许就是因为这样,过去放牛割草,插秧栽苗,遍地都会感受到诗歌的声音。这不是笔者乱说,走在黔西北的大地上,诗歌的影子从来就没有少过。而且每个朝代的黔西北诗人,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唯一可惜的,很多诗歌情感都流失了,没有得到更多、更好的寄存。包括诗人周明宽这样的诗歌才子,也不多见,但很多人确实不知道,他何许人?来自何方?写诗歌有何用?或许对他来说,就是工作之余,罚酒一杯之后,自樽字酌的一些娱乐而已。可恰恰也因为这样,结识他之后,笔者才想到真正写这篇文字。他并不知道,但在诗歌的道路上,确实需要更多喜爱诗歌的人,站在诗人的角度,在他们工作之后,还能写出隽永而深刻的文字,给出的一种仰慕,为每个人的生活,都能找到一些美感存在的理由而更加的敬仰。

一百公里的距离不远

三百多年的时间太长

历经十数代的经营

在莽莽群山之间

写下辉煌,也写下沧桑

“大梁王”的虎威还在

诗礼传家的气息穿堂而过

一堂高过一堂

长在绣楼深闺的土司千金

没有谁知道她真实模样

至今还让乡民猜想——周明宽《冷雨打湿土司庄园的石阶》

  两汉的《上邪》中,有这样几句诗:“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用在一个诗人的身上,我想应该是再确切不过的了。因为诗人内心中,很多读不懂,读不透的思维。有的人会直接说成“多愁善感”,其实,这是对于诗人最不公平的一种评价。看不透,就不能胡乱猜,不懂诗歌的内涵,其实是一个人一生的遗憾。诗歌是生命的一种最真实表达,它能让一个人的视角、情怀360度的逆转。就是因为诗人内心那种强大的说服自己的能力,往往变成了一种谦逊的特质,所以诗人往往都会过多的透支自己,大概就是因为“乃敢与君绝。”

 在诗人周明宽的诗歌中,都是一些地方独具特色的山水画面,还有很多的“小我”呈现,“大视野”的开拓空间,历史也好,地域也罢,我们都会看到诗人周明宽在诗歌故事里“行走”的那种风采。他的诗歌没有迎合,没有牵强,更没有简单随便。读他的诗歌,就像母亲亲切的叫着孩子的名字,在每一天“牵着”小手游公园一样小心翼翼而又让人温暖,确实值得“重画”一笔。

在赤水河

目光可以高于一切

但思想必须低于尘埃

赤水河的每一缕风

都从远古吹来

赤水河里的每一条鱼

都有口耳相传的故事

就像这滔滔江水日夜流淌

说也说不清,讲也讲不完——周明宽《翻过群山,只为了和你一起沉醉》

 周明宽对文字有一种极强的敏感,也有很深的洞察力。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强的“现场感”,不会有多余而啰嗦的堆积,恰恰渗透着精细的“妙笔”,你不得不佩服,他独具慧眼的观察和跳出“惯性”的思考。他的孤单,他的深沉,正是他的诗歌产生冲击力的开始。因此,他不会更多的追求表象“繁华”,更重要的还是注重内心真情实感的“辐射强度”。特别是他写的歌词中,和诗歌会有一些区别,更会有一种力量,体现着美与时空旋律的一致。

 当然,这只是诗人周明宽文字表达中的一个部分,用一篇文字,其实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一直在政府单位工作,或许他没有更多的时间走入自己的生活中思考。但恰恰是这种忙碌与自我伸展的特殊时期,才是一个诗人有更多诗路前行的机会,也在“走乡串寨”的行程里,找到更多与诗歌为伍的理由。夜深人静,提笔记忆,个性无拘,跨越一切的阻碍,讴歌生命存在的美好,赞颂生活带来的润泽,站在内心中,自然也会产生出爱这个时代,爱自己每天生活的暖暖温度,同样是诗歌带来给自己的一种馈赠。

 我想,诗人周明宽看到,也会同意这种观点,毕竟自己写好一首诗,也希望得到有人共鸣,最少,我算一个。(作者:郭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