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中洲》的头像

《海中洲》

内刊会员

散文
201907/24
分享

凝视一个盐商的历史背影(散文)

凝视一个盐商的历史背影(散文)

石志藏

江苏扬州古城,凭两淮之利,长江水系和淮河、运河之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历史上成为晋、徽、陕等盐商的云集之地,也成为历朝两淮盐交易的管理和集运中心,史称盐都。

如今的扬州,盐都的称谓已经隐入史册,盐都的痕迹已然灰飞烟灭。只有个园成为扬州城内仅存的当年风云盐商的一个缩影,一个活的“标本”。

个园位于盐阜路。阜者,多也。地名,常常也是历史的印证和写照。个园的主人是一个名叫黄至筠的浙人后裔,黄至筠以两淮盐总、盐运使的身份而名载史册。

去个园前,我在反复琢磨这个“个”字,简单而又显得单薄的“个”字,竟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园林的名字。为什么叫个园?它又包涵了园主人怎样的寓意?

当我随着人群,踏入个园的那一刻起,我的内心已起了涟漪,如此这般的名园,岂一个“个”字了得。

在个园踯躅,修篁弄影、假山奇观、楼轩雅韵、亭廊诗情、庭院古风……在我的眼前如历史烟云般一一晃过。

转身进入的是豪宅府第中的汉学堂。汉学堂是黄家大宅门的主厅,伫立在庄重而又华丽的堂前,一个想法迅即出现在我的脑海。在这里,精美考究的黄盐总的府第应该是主角,而个园最多是个“附属”。然而,在扬州,乃至在海内外,历经数百年的扬州盐商宅第似乎被人遗忘,而个园却喧宾夺主一般,名闻遐迩,这无心插柳的事情恐怕是黄盐总当初自己也没有想到的。

出了汉学堂,我辗转到了火巷。火巷是从前大户人家的防火弄,火巷狭长的空间,给人以逼仄感,仰望窄窄的天空,正好有白云徐徐流淌,袅袅依依,如诉如说……我想,历史上的黄盐总虽然日理万机,想必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致,此地此景,不知他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在个园走动,我始终感觉到岁月深处的咸味伴随着我的左右。

在个园走动,它的一事一物始终维系着盐都百年不变的商魂,黄府和个园是建立在盐基础上的活着的“历史标本”。

在个园走动,拐弯抹角间,我仿佛总能看到了一个长衫飘逸盐商的历史背影,显得镇定、自如,挥不掉,抹不去……

如此,让我们随着个园主人的背影,把思绪拉回到明清时期的扬州。

明清时期的扬州,朝廷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设在那里,从而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扬州“以盐兴市”到达顶峰。清人黄均宰《金壶浪墨》上说:“扬州繁华以盐盛,两淮额引一千六百九万有奇,归商人数十家承办……由是侈靡奢华,视金钱如粪土,服用之僭,池台之精,不可胜纪……”。

黄至筠,经营两淮盐业的总商,是当时盐业界手眼通天,了不得的人物。

纵观黄至筠的成功,除了其本人机灵的天赋和经商奇才外,还在于他利用了十分难得的关系和机遇,来发展自己。

黄至筠祖籍浙江,因为他的父亲在河北赵州做官,他也只能出生在赵州。十几岁时,黄至筠因父亲去世,遭遇家庭变故,家产荡然无存。幼年的黄至筠体会了做官父亲离开人间,造成的种种巨大落差,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黄父一好心朋友见刚成年的黄至筠是一棵有出息的“好苗子”,不加栽培,埋没人才可惜了。于是就写了一封信,让他进京拜见当时的两淮盐政官。几经周折,黄至筠见到了两淮盐政官。两淮盐政官是当时管辖扬州盐业的最高行政首长,他见黄至筠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谈吐和举手投足之间,又感胸有文墨,心藏谋略,略显城府,是个可用之材。考察一番后,遂委派他到扬州任两淮盐总。

一封信成为一座桥。黄至筠找关系奏效,高人给桥过河,进入一方新天地。

利用两淮盐政大人提供的平台,具有天生经商、管理、协调才能的黄至筠,短时间内进入角色,把两淮盐业经营得风生水起。经营过程中,黄至筠自己也开始融入了社会,实现了人生的原始积累,有了做大做强的本钱。

有钱后的黄至筠逐渐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扬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著名的“扬州八怪”就是代表。没有文化底蕴的人,是断然不会被扬州风雅的上流社会所接纳,因此黄至筠不断包装自己,敢于下真功夫,在书画艺术也到了一定层次,“外乡人”逐渐融入了当地的上流。同时,他对几个儿子的教育培养也煞费苦心,化重金请名师,严教子,不懈怠,后来,四个儿子均有出息和建树。

黄至筠接管明代的寿芝园后,稍加整修,易名个园。个园一度成为扬州政、商、文化界人士的“俱乐部”。

几年后,机会之门,又一次向黄至筠洞开。

嘉庆初年,朝廷因应付各地危机军费开支大增,全国又水灾严重,国库拮据。为解燃眉之急,朝廷公开卖官,号召富人捐钱,然后赏给荣誉官衔。黄至筠是明眼人,他顺势而为,前后捐资数十万两白银,朝廷因此赐他“盐运使”的荣誉官衔。同时,朝廷为嘉奖他捐款的爱国之举,叫他进京祝寿,赏他到圆明园听戏,赐给他仆人。而他的长子、次子,都因捐资而被赐给“郎中”的官衔,福荫子孙。

一时间,黄至筠在扬州人气指数迅速攀升,商界、盐界唯黄盐总马首是瞻,扬州城内人人争说黄盐总。黄至筠,这个外乡来的人,终于在扬州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至此,黄至筠实现了从生意人“盐商”,到准官员“盐运使”的华丽转身,也成为他人生事业的顶峰,历史舞台上的黄至筠身份上有了质的提升。

后来,黄至筠又以其与朝廷的特殊关系,了解到即将“盐政改制”,说白了,也就是取消“盐引”,黄至筠以其商人的特别“嗅觉”,在事业“成败”之机,抓住机遇赚了最后一笔“盐引”钱。

事情是这样的。

道光皇帝继位以后,盐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道光十二年朝廷裁撤两淮巡盐御史一职,改由两江总督兼任。新任两江总督兼两淮巡盐御史首先在淮北推行票盐法,避免了大盐商世袭食盐贸易,垄断盐利的局面。

虽然黄至筠在支撑着两淮盐商的残局,但朝廷政策使然的败局已成定数,煊赫一时的两淮盐商败落已成必然。然而,老谋深算的黄至筠,为躲避灾难,使出浑身解数,作了最后一搏。道光十二年,当“盐改”尚未获得皇帝认可的时候,商业嗅觉灵敏的黄至筠,通过四处打探,首先得到“盐改”的可靠信息。他设局特地派人往各地收购盐引,并放风说,盐引很快要暴涨。各色盐商闻风而动,纷纷跟着黄至筠购买盐引。几天之后,“盐改”实施,盐引价格一落千丈,而此时黄盐总数十万盐引已暗度陈仓,几近废纸的盐引,在黄总商手里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虽然,最后一搏黄至筠有嫁祸于人之嫌,但自己却躲过一劫,还发了一笔横财,显现了其保自身的“奸商”的本质。黄至筠以其在“盐政改制”前赚了最后一笔银子,实现了其营盐近四十多年的“落日的辉煌”。

据史书载,黄至筠其实是个个性复杂的人。他是商人,却有儒风;他显得大智若愚,却很有谋略;他深得商家拥护,却又专断独行;大难临头,却又独善其身。最后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硬道理”,一个人连自已都保不了,何以立世?

以至于“盐引风潮”过后,黄至筠仍“不负众望,照常坐着轿子出入两淮盐运使衙门,出谋献策,当机立断,将扬州盐界的局面又维持了一段时间”。

生活中的黄至筠,也是个个性丰满的人物。

黄至筠,性喜竹,个园中光竹的品种就达60种之多,举凡龟甲竹、斑竹、金镶玉竹、玉镶金竹、慈孝竹、佛肚竹、方竹、辣韭竹、高节竹、紫竹、黄皮刚竹、小琴丝竹、毛花竹、金明竹等。他连自己的名字,起得也与竹有关。筠,竹皮,竹子也。主人爱竹,无非是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寓心于物,表达“本固”、“虚心”、“体直而节贞”之意。而个园中的石,更是值得一说。黄山石、太湖石、宣石、乌峰石……扬州本地不产名石,“物以稀为贵”,而作为盐商则有从各地运石之利。盐运往各地,回来是空船,载石而归也合情理。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文化的内涵,有儒家文化精髓;而石,则代表着硬气,代表着坚毅和果敢。这同样也是园主人个性的写照。

饮食文化在黄至筠身上,则变成了传奇。清朝,扬州盐商对生活颇为讲究,对美味的追逐常常达到极至。黄至筠也是如此。史料上记载黄盐总每天的早餐是:燕窝,参汤,外加鸡蛋两只。而其子黄小园秉性好客,交友甚广,家中常备十几种点心和十几种粥,在早晨招待留宿家中的客人。

在扬州,听说过两则关于黄至筠奢华生活的小故事。

一则说的是“一两纹银一只蛋”的故事。有一天,黄至筠得闲,随手翻阅帐薄,看到“卵二枚”下面注着“每枚纹银一两”。这在当时属天价蛋,他以为是厨子从中做手脚得好处,但厨子却十分镇静,说:“我每天送来的鸡蛋,不是市面上的鸡蛋能比的,每个一两银子的价钱,还是比较合理的,主人要是不相信,就重新找一个人来吧,请你好好品尝比较一下。”说完就辞职不干了。黄至筠重选了一个人来代替他,鸡蛋的价格是下来了,可是味道却大不如从前。一连换了好几个厨子,都是这样。最后,他只得又请回原来的厨子,于是味如当初。黄至筠疑惑地问厨子何故?厨子说:“我的家里养了上百只母鸡,每天都用人参、白术、红枣等研磨成粉末,加入饲料中的,所以才有这样的美味的,你差个人到我家里看看,就知道了。”黄至筠派人去看,果然如他所说。一分价钱一分货。黄盐总从此不提换厨子的事了。

另一则说的是“担挑肉炖黄山笋”。黄至筠爱竹成性,更喜欢吃竹笋煨肉。而且最爱吃黄山笋,还要趁着刚挖“黄泥拱笋”做好吃。但黄山离扬州路途少说也有七、八百里远,如何能够吃到新鲜出土的鲜笋子呢?这在常人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可对富可敌国的大盐商来说,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根据黄盐总的心思,早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了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在黄山采到竹笋后立刻洗净切好,和肉一起放到锅里焖上。然后让脚夫挑着火炉接力向扬州赶,昼夜兼程最快也要好几天,等人到了扬州,满堂飘香的竹笋和肉也煨熟了。

当然,民间故事多添油加醋,虽不足信,但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黄至筠对极致生活的追求。

至此,历史深处一个盐商的背影清晰可见。

综上种种,揭示了黄至筠成功后,做人处事始终是“简单、低调”的。

到这里,我的脑子突然有了新想法:即黄至筠的“简单、低调”,是否有前车之鉴?我的脑子里迅速出现了沈万三的名字。

扬州与苏州相近,苏州的沈万三,这位祖籍同为浙江的黄至筠上辈人,为明初巨商。沈万三后来私产积累到富可敌国,但他不是考虑民生,救济劳苦大众,而是春风得意,欲望膨胀,越俎代庖地做了本应朝廷做的事,如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不仅比朝廷修建的质量好速度也快,这就招致嫉妒。事毕,他又自我感觉良好,想大出风头出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劳军队。这在朱皇帝看来,已经触及他的底线,扫了皇上和朝廷的颜面,暴戾的朱皇帝遂大怒:“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沈万三因此被抄了家,还差点丢了性命,人财两空的他终被发配边疆,客死他乡。对发生在大江两边记忆犹新的事,聪明机敏的黄至筠不可谓不知。他以史为鉴,“简单、低调”成为他的人生座右铭,沈万三是深刻的活教材,以至于他花巨资改造个园享受生活,不惜投入重金聘名师培育后代,在环境优雅子孙满堂中尽享天伦之乐,乃得善终。

黄至筠,历史深处一个盐商的背影似乎更为清晰。

再联想到个园名称的真实寓意,似乎也可昭然了。

个园之名虽源于月光下竹叶像“个”字,但一枝竹叶像个字,二枝竹叶就是个个了,三枝竹叶则成众了。而黄盐总避繁就简,避多挑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肯定有他的用意。这就是做人要“简单、低调”。哪怕其实不简单,也以“简单”昭示,此乃谋略,或自我保护。为官为商乃至为民,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道理。

一个盐商的背影,在诡谲的历史烟云里,显得悠长而又耐人寻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