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铁成的头像

刘铁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811/22
分享

道尊 德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德经》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诗书传家,少年成名,立志圣贤,几经科举,初鸣官场,获罪刘瑾,被贬龙场,福祸相依,得悟“心学”,教徒授课,因缘再起,重返仕途,出则“知行合一”,入则精深“心学”,历经浮沉,官拜南京兵部尚书,获封新建伯,于天泉证道,心学大成,实现儒家“三不朽”,成就一代圣人。

上述,王阳明的一生蕴含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的道理,龙场悟“心”,谓之生道;“心”的资粮,谓之畜德;“心”的实践,谓之形物;证“心”,谓之成势。但“心学”却非王阳明首创,可推溯自孟子,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至王阳明登堂入室,及其弟子们的开枝散叶,可见“道生”与“德畜”同等重要,故“道尊、德贵”。王阳明悟心证心,固然可敬;孟子、程颢、陆九渊及其弟子们的首创、发展和传承,也同样值得称颂,异曲同工,只要找准人生定位,实现人生自我,“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类似,“道生、德畜”是修身,“物形、势成”是“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一静一动,殊途同归;关键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的“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知行合一”之路。

道生之,立鸿鹄志。志,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而“道”是实现具体目标的桥梁,两者缺一不可,如,王阳明年少立志,格物致知,追求“物理”,一物理尽、一物又起,物无尽,而人有时,不能尽知,直至龙场悟“心”,才志与道合,再经实践检验,得偿所愿;立志有“道”、相得益彰,立志无道、南辕北辙,有道无志、泯与众人乎?所以,我们要“励”志有道,像鲁迅一样,历经当兵、从医后,而选择文学创作一样,在就业中择业,择业后立鸿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德畜之,求真学问。求真,是追求事物发展真理所在及客观规律,而“德畜”是在“道”成长过程中的系统化,形成自己理论的过程,如,王阳明的励学之路,历经家学熏染,私塾学习,父亲栽培,“理学”瓶颈,名师点拨,悟心、证心等过程,心学体系得以慢慢形成,求真学问,练出了真本领。目前情况下,我们怎么求真学问,可能也向王阳明一样,受“家国天下”影响,国家之强弱,地域底蕴之厚薄,家风之邪正,自身立志之高低等,综合影响“德畜”,但“道生”与否,全凭学习,系统的学习,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凭此“鱼跃龙门”,家国天下、知行合一。“道生,德畜”,以此修身则宏志,齐家则家正,治国则域富,平天下则国强;国强则无地域之分,域富则家家正,家家正则人人如龙;人人如龙,则“莫之命而常自然”。

物形之,知行合一。要力行,在顺逆境中,检验“道生、德畜”成果,过关斩将,知行合一,如,王阳明的心学传播过程,历经磨难,“心学”的独自摸索,学术的打压,挚友的远离,不公正待遇等,但他迎难而上,在宁王造反、平叛江西匪寇、大礼仪之争和远征广西等事件中,知行合一,实践升华,做了实干家。“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怎么解决,是避开,还是像唐僧取经一样,心怀礼佛之心,运用成佛之法,直面“九九八十一难”,视“幽径”为坦途,变难题为资粮,化妖魔为护法,普度众生,永证菩提。

势成之,“忠民爱国”。知行合一,历经磨难,终得正果,果而利国,果而为民,如,王阳明的一生,一个文人,征战沙场,纵横捭阖;一种学术,影响国家礼仪,登堂入室;一部经典,开宗立派,开枝散叶;一种学说,潜移默化,流芳后世。王阳明的出凡入圣,走出了自己“家国天下”之路,可借鉴,不可复制;但圣自凡出,凡、立志为民,以工作岗位为桥梁,“不为大,能成其大”;凡、求真学问,以一切事实为师,师法自然;凡、知行合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凡、爱岗敬业,“忠民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