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弓当挽的头像

长弓当挽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8/14
分享

文字的阶段

文字,只是抽象的符号,看到它,还需经过大脑转化成对应的图像,或者同样为抽象的含义,再把这些字所寄寓与包含的含义,连贯起来,形成极具逻辑,极具内涵,由表及里,由外至内,由浅入深,由个体及多元,由某点,面,转换至多个点、面的思维过程。

既然文字需要经过这么多重转换,和变化,对不同的人来说,这种抽象的思维过程,理解力不同,思考力不同,包括境界,观念,感悟,及价值观,思想观的差异,其领悟和接受也会有不同的阶段了。

一位作者说,对文字来说,我还停留在低级阶段,仅仅能表达出心里的意思,像南派三叔写的盗墓笔记那样,看着就想一口气读下去,跟着主人公,随着情节惊、喜、悲、忧,事事就像发生在眼前一样,我还是做不到的。

没错,文字,其基本功能,是在表达心里的诉求,而这表达,正确,准确与否,真实贴切,客观确实,不含糊,不歪曲,不岐义,不错误,这已是颇高的境地了。一个字,一句话,曲解别生,含义隽永。这在古典诗词中不乏其例的。比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让贾岛推敲半天,拿捏不定,以致骑马撞上韩愈,经点拨,才悟透敲字深意。又比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由数改为一,既喻梅之早,也谓稀奇与独特,更值赞颂了。

其实,只有考究和品味文字趣味者,对文字喜爱者,才会像品茗一般,如此咀嚼和欣赏文字,才会追求文字之贴切,把玩文字之意趣,妙味,才会代入其意境,吟咏其曲调,体悟其禅意。

而一般的人,若对文字不知其古之渊源,不解其幽远深邃之古趣,不明文字之象形雅趣,或一知半解,或形似声类,或钻之不透,学之不深,或潦草涂鸦,天马行空,都会步入文字的初级阶段,他们有时表达不清,语意含混,有时语序混乱,逻辑错综,有时别字丛生,错字连篇,这当然算作未启蒙,与文盲相似了。

小学时,对文字,只是停留在拼音,和字形的模糊,摇摆变换中,就算读浅显的图画,也需从拼音起程,有时,全文拼音念罢,文字已落在后面,从脑海中丢失近半了,这若同如牙牙学步之孩童,跌跌撞撞中,脏了衣服,伤了手脚,磕了头皮,鼻涕纵横,早忘掉学步了,只有举步若轻,心中无步时,才开始上道,开始看到文字,轻松读其音,随意明其义的境界与阶段。

文字,为日常交流的语言,说写读,从牙牙学语,到垂垂老矣,都需表达,表述的母语,因而谁都要学着会说,会听,能懂,能写,这是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至于文字的更高层次,那是在准确之后,需要更精湛的文字功力,则是更贴切,更传神,更感人,更诱人的语言魅力了。

它不再是某个字,某句话,某段文字,而是有着宏大架构,丰富内涵,广博知识,深厚思想的文学,不单单是某篇,诱人细读,手不释卷,或者掩面窃笑,悲悯怜人,或者常阅常新,百读不厌,它可能长知识,悟哲思,增见解,明识见,也可能观人生,知兴替,洞心扉,察世象,还可能探未知,穷奥秘,剖事物,窥宇宙。

以文字为眼,以文字作桥,以文字铺路,把所有的未知,已知,历史,天文,地理,生命,科学,未来,中外,不同人,不同物种,不同可见的,未知的,遥远的,宏大的,微观的,都在文字里精细地准确地摹绘着,诠释着。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画卷,一部部典藉,一尊尊巨匠,一篇篇哲学,一册册史诗,在文字里鲜活,跳跃,不论时日久远,不管岁月消蚀,仍演绎着,歌咏着,焕发着,灵动的气息,和亘古不灭的神韵。

因而,不论文字在何种阶段,它都从单一的通用的工具,语言,和手段,变化成恢宏的巨制,博大的历史,浩瀚的宇宙,它是图画的精确注脚,是影像的生动描述,是思的神,是灵的髓,是神的精,是魂的根。

其实,文字,就算有不同的阶段,也不在文字本身,而是认识和领悟的人学习和接受的阶段。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