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杰的头像

李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27
分享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荡……”每当耳边响起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熟悉旋律的时候,心中就会不由想起了家乡那片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以及田野在发展变迁中所发生的那些历历在目往事。

家乡的田野盛产大米,是一片平整的田坝,是远近闻名的“米粮川”,四周青山环绕使得田野犹如一个盆地一样安然其中。家乡的田野是经过土地革命斗争才从地主手里拿出来分给群众的,解放后经过第六次土地改革家乡的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才分到了农户手里。

听家乡的老人们说,在那个叫人民公社的时代里,各村生产队都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的宗旨得到空前发展。当时有媒体专门针对如何办好公共食堂发表文章,提出饭菜要多样化,粗细搭配,有干有稀,菜要多种,有菜有汤,尽量免费供应酱油、醋、葱、蒜、辣椒等调味品。要注意改善伙食,争取每月吃两三次肉,每逢节日会餐。食堂要讲究卫生,要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对年老社员、儿童、病员、孕产妇应在饮食上适当照顾,要利用旧有房屋改建饭厅或尽可能地新建简易饭厅。公共食堂为广大农民勾勒出了梦想家园的美景,吃饭不限量,吃菜不重样。在人们的概念里,只有“放开肚皮吃饭”,才能“鼓足干劲生产”。而大家却在参加集体劳动的时候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于是出现了“吃饭一窝蜂,干活磨洋工”的景象,这样的状况实行不久,家乡的食堂已经寅吃卯粮了。

后来家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大家明白“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道理,于是铆足干劲一心抓生产,有的人家不但白天在田地里干活,甚至晚上都加班加点地在田地里忙碌着。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是传统的,加上水稻、玉米等种子还是传统的常规种子,种出来的庄稼产量不高,大家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虽然比起人民公社时的收入要多得多,但是很多人家依旧出现了“苦一年只够吃半年”的情况。那时候由于大米的价格比玉米贵,卖一斤大米可以买两斤多苞谷,大家从田里收回来的大米都舍不得吃,而是拿去市场上卖了买回更多的苞谷回来供一家人艰苦度日,使得家乡种水稻的父老乡亲却常年吃着苞谷面。

家乡的田野中间,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它滋润着整个田野丰收的希望,大家用小河里的水浇灌农田确保水稻生长。但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不多,遇到干旱的年份,小河断流没有水打田栽秧,家乡的田野上就会出现大人用桶挑水小孩子用盆抬水来打田栽秧的动人情景。整个小河的河床上到处是人们挖的深坑,让原先留在河床土层里的水流到坑里,然后再人工运到田里去。那情景会让人深刻领会到“滴水贵如油”的真正含义,也让人看到人们为了生存所激发出来的战天斗地的精神。

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乡的耕作技术也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牛耕已经被旋耕机所取代,之前的传统育秧变成了现在的“两段育秧”,而且还学会了有利于水稻通风透气促进生长的拉绳插秧技术,加上使用了杂交水稻品种,田里的水稻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农网改造后家乡还沿着小河架起了电线,需要水的时候拿着水泵搭上电线就可以将小河里的水抽到田里,对农作物进行浇灌,确保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一切变化最终使得父老乡亲们过上了家有余粮的日子,很多人家都会把吃不完的大米运到街上去卖,然后买回一家人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我老家田坝里生产出来的大米很多都是销往临近的云南去的,因为老家田坝的米品质好,云南人在岔江的乡场上买米的时候都会选着要买田坝的米,从而使得老家的大米能俏销市场、远销省外。

老家的田野上的田里除了种植水稻以外,还种植人参果、早熟辣椒、早熟玉米、早熟蔬菜等经济作物,一步步让父老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现在老家田里种一季水稻可以供一家人吃五年都吃不完,于是不愁吃的父老乡亲们开始迎合市场,在市场的指导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上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以赚钱为主。老家田野上种植出来的早熟辣椒、早熟玉米、早熟蔬菜等经济作物远销云南昆明、贵阳、安顺、盘州等,一到老家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外地的客商就会开展货车沿着田野里修建的机耕道到田野里进行收购。

尤其是今年,老家的田野上建起了大棚,大量的土地拿来流转给几个老板种西瓜。父老乡亲们除了能领到土地流转的钱外,还可以在家门口的西瓜种植基地里打工挣钱,既能满足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孩子的愿望,又能实现打工挣钱的目标。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既方便了对老人的赡养与孝敬,又方便了对孩子成长的教育,从而改变了以外大家外出打工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家里的老人孩子的不利局面。

在夕阳的照射下回眸家乡,凝视那片伴随着新中国土地改革一路走来的田野,它是那么地宁静和迷人,那么地美丽和充满希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