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永雄的头像

李永雄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810/28
分享

敞开小铁城之门

南朗镇南塘村素有小铁城的美誉,漫步在南塘村的小路上,古村、城墙、碉楼等民国风情尽收眼底,祠堂、庙宇、楹联等人文气息在淡淡稻香下愈显浓郁。然而,村中空置的房屋、山腰荒废的贵族学校、四周杂草丛生的围墙,不禁让我略感惋惜,究竟以何种方式敞开小铁城之门,才能让这民风浓厚、文韵飘溢的古村更迅速地走进大众的视野呢?

在中山,南朗镇正打造“特色小镇”的文化休闲度假专业镇,以孙中山故居为核心的旅游集聚区,辐射至周边沿海、沿山生态旅游产业带。比如南朗的崖口村,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美丽的海景田园风光,最近几年在旅游产业收获了口碑、刺激了经济。而南塘村,旅游产业亟待开发,如果能有的放矢地开发与宣传,南塘村可在南朗如今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中分一杯羹。

南塘村,因建村时南面有一口大池塘而得名。位于中山市南朗镇东北部,前临丰阜湖,背靠烟管山,左揽石船山,右倚丹头山。全村总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四面山川毓秀,风景宜人。据相关文字记载,南塘村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南塘村就有延绵约三公里的青砖围墙,由南面横过东北面,把整个村庄围拢起来,顶上插满玻璃碎片的围墙约3米高,分设东南西北四个闸门,(由于西闸门通道在半山腰,行走不便,后来堵塞了),东门是个大铁门,岁地处村中心,晚上九点后就会上锁;北闸门是麻石、砖瓦、杉木建成的,门中上下有锁孔,秋夏两季晚上九点前,春冬两季晚上七点前,闸门紧锁,并有专职的更夫看守,村中干农活晚归的人们、或是外村人过往,需要叫上更夫开门方可通行。而南门构造与北门类似,由于地处偏僻,没有设更馆(即现在的保安室),故晚上七点后也是上锁。出门晚归的人,都得绕路到北闸门,或者到后来加建的小南闸门。村里还有两门铸铁炮,分别驻于南小闸门与北闸门旁边的炮馆内,保护了南塘村通往外界的主道。如今,围墙在村北仍留着三四百米的一段,虽历时百年,墙面触感依然光滑。

光有围墙是不足以保卫家乡的,还必须有一定的武装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利琛兵舰”舰长的简寿眉倡仪南塘村成立自卫队,购置4支德国克鲁伯厂制造的驳壳枪,在那个时候,那已经是国内颇为罕见的最新武器了。其后,出任涌口门塔山剿匪分队长的简治仙君又购美国造驳壳枪十支。从此,南塘自卫队实力更架雄厚,声威大振。村里还拥有子母炮6门,炮长2米多,由于该炮一人可托起,是当时防卫最好的流动炮。因此,固若金汤的防御让南塘村有着“小铁城”的美誉。

初访南塘村,让我十分好奇,为何村里大部分人物都姓简呢?后来得知,南塘村最早为南宋年间简氏古峰公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村里80%的村民均姓简。简氏人才辈出,从简氏大宗祠内一诗可见一斑:“明朝洪武两知县,清代乾同双举人,民初‘三简’匡国父,当今‘三简’世称奇。”小小一个村庄明朝就出了两个知县,清代出了两个举人。当代,南塘既有著名侨领、铁路建设功臣,也有文坛艺人、国际名医、数学家、画家,同时衍生出大量的奇人逸事,比如“简墨巧对何阁老”、“三简追随孙中山革命”、“新三简传佳话”等。

其中“三简追随孙中山革命”的事迹,最为村中人引以为豪。所谓“三简”,就是简让之、简崇光、简永照三人的合称。简让之为了全力支持孙中山革命,变卖香港京华百货商店,毁家纾难;简崇光是美国兴中会元老,在美洲东奔西走筹款;简永照是檀香山富甲一方的侨商,与孙中山的哥哥孙眉结为拜把兄弟,是兴中会的元老。“三简”不遗余力的共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为复兴中华作出伟大的贡献,深得孙中山的信任,辛亥革命成功后,简让之获委任为大元帅府筹饷委员兼厘局总办,继而再任广州铁路局局长;简崇光则任命为海陆军府委员,其后还历任陈村、佛山航政分局局长。简永照则在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回国任总统府会计员和参议。因此,南塘村这个保卫严密的小铁城,在三简的大力推动下,践行着保家卫国的伟大使命。

我在南塘村的采风,有幸得到退休老村长简观享的随同,其虽年近八旬,但脚步依然十分矫健,陪着我穿街过巷,有问必答,俨如南塘村一本的“活字典”。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南塘村的祠堂庙宇文化、以及坐落在半山腰却荒废多时的贵族学校。

南塘村有着丰富的祠堂、庙宇文化,如今的简氏宗祠,是南朗镇为数不多、保存尚算完好的历史文物,祠堂的木板楹联和石柱联都完整地保存着,家风、家训、楹联随处可见,简氏世代自强、团结、爱国、爱乡的精神无不令人感动。老村长向我们介绍,祠堂建于清雍正元年,重建于光绪丙申年,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公清拆为他用,而简氏大宗祠的十多副楹联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被毁散失。改革开放后,老村长根据父辈的回忆,把祠堂的对联复原。现在完成修缮的简氏大宗祠,祠堂门口、祖先神龛、上座顶梁、中座顶梁等都重现了这些珍贵的对联。祠堂、庙宇、凉亭、牌坊……随处可见的绝妙联句成为南塘村文化文明的一大亮点。

紧随老村长的脚步,我们来到简氏祠堂大门最显眼的对联“经传漆壁,秀毓丹山”中所说的丹头山,山中树木林立,各种奇花异草长满山间,我们沿着有70年历史的山间台阶往上走,一座年久失修却有着西式风格的两层高建筑物出现在眼前,再靠近一点,看到建筑最高处写着“南塘学校”(从右往左读)的字眼,据介绍,南塘学校最初叫南塘乡立学校,于1934年间,由旅美华侨简永成前后共三万美元独资捐建的,并由美国乡里人找设计人员设计。就如简氏家训“贫不断书香”那样,该校学子除了自付书费外,所有学费、什费等均由学校支付。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校50年代后期,借用开办其他中学院校,直到80年代初退还给村管理。由于中途搁置了三年,白蚁蛀蚀木梁,属危险上盖。虽然1987年在归侨的募捐下,将整座校园上盖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修缮,并改名为“南塘学校”,然而由于非村经济不景,生源紧缺,很快便荒废了。每次走进校内,耳里仿佛响起朗朗的读书声,昔日学子勤学诵读的场面犹如重现眼前。而如今落寞的景象,却让我深感惋惜。教室内所有铁门、铁窗枝相继被盗,变成光秃秃颓废的混凝土建筑物。环顾学校四周,树木成林,杂草丛生,鸟虫随处可见,校道左侧的通往山顶的小路,既长有救人治病的山药,也有剧毒致命的毒蘑菇。来不及让我细细观察山后的花草树木,天色已近黄昏,逐渐暗淡,身旁校园大门内阴沉沉的,空荡荡的大堂,寂静的教室,偶尔一点风吹落叶的细小声音,让人倍感阴深。因此,南塘学校得到一些电影剧组的青睐,几年前,由知名女星杨幂主演的恐怖片《孤岛惊魂》,就是在这里取景。此刻,我脑里瞬间有这样的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当年南塘能以此作为宣传契机,发展特色旅游文化,通过影视作品及时下80后流行的“密室逃脱”游戏,或许能让学校的生机重现。

漫步在南塘村,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悠然而至。南塘村常住人口六百多人,包括旅居海外、外出打工的有千余人,让这只有一平方公里的小村庄里,许多房屋给空置了。大街小巷中,除了凉亭内闲聊的老人以及零星的游人,村里似乎缺乏一种新时代的活力。其实,以南塘村浓厚的文化底蕴,可让文人墨客回味良久;以南塘村风土人情、奇人逸事,大可让学者们一再探究;以南塘村古风淳朴、山川毓秀的风景,更可吸引一大批游人流连忘返。

走访中,我对南塘村的不同年龄的村民做了随机调查,大部分村民表示对发展旅游业振兴村经济表示支持,但也有一部分村民持反对意见,担心南塘村旅游业一旦大力发展,会影响他们原有的工作和生活,也担心南塘村的历史文化及建筑受到破坏。

因此,南塘村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初期,需要注意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达成社会共识。要让村民知道,发展旅游不是单一产业发展,村里原有的生活与产业共存;发展旅游业不仅是发展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旅游产业文化是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既不能以古老的思路强调原封不动,也不能脱离既有的文化特征乱搭乱建,而要在保持整体风貌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作不断地探索与建设。

南塘村发展旅游业,可充分利用其先天优势,以“民国古村落旅游”作为战略方向进行推广与部署。将历史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群艺术表现自然环境人文活动等亮点汇聚起来,结合“伟人故里、名称中山”的文化定位,从她的历史价值入手、从她的独特建筑风貌入手、从她的古韵氛围入手、从她的深厚文化积累入手,将南塘村打造成独一无二的特色村落,

晚上九点,从南塘村回程的路上,感受喧嚣城市外的一份惬意。田野淡淡的稻香扑鼻,村里零星的灯光随着田间的萤火虫,在青砖围墙上若隐若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铁城“闸门”在特色小镇休闲旅游战略中渐渐敞开,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变,不断创新。“铁城欲醉四方宾客,闲情逸致八面春风”——但愿每一个游客爱上南朗,沉醉南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