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建华的头像

刘建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9/05
分享

灵岩山诗传 ——兼读王国平《灵岩山传》的诗性之思

灵岩山诗传

——兼读王国平《灵岩山传》的诗性之思

四川刘建华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阿来说:“世间万物中,山川大地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有记忆的、有故事的。只要我们愿意在一条河前或在一座山下,安静下来,认真倾听,就会听见岁月流逝、建筑毁建、春暖花开的声音。倾听和问询一座山,不妨从王国平笔下的灵岩山开始。”

——题记

序章:时之灵,都江堰和灵岩山的前世今生

1

时间有灵。

亿万年的时光,策马奔腾,一路壮歌风卷云烟而来。

天玄地黄,宇宙洪荒,盘古开天辟地,混沌终被撕开,迷蒙早已弥散在遥远的石头和岁月的峡谷中,钻木取火照亮森林和断崖的额头,远古的笑声和鸟鸣逐步清晰,越飘越近……

时间的羽毛开出芬芳的花朵,岁月之蜜蜂欢乐地忙碌。

2

时间,天地之母。

时间的佛光洞亮了我们远古的眼睛。

在时光的肩膀上,望见了山,看见了河。

山和河,都是天父地母的儿女。

3

时光如一条白龙,腾翼在岷山的空宇。

岷山雪,历经万苦千难和积寒的锻锤,身躯和心志在煎熬中涅槃起飞和丰满。亿万年岁月的洁白,至崇至高的纯洁如雪莲俏然绽放在苍山的眉宇间,在此蓄纳,在此淬炼,在此沉淀,在此梦想。

4

岷江承载万千重托,路漫漫兮,豪迈启程。

都江堰——岷江的驿站,就像姐姐抑或母亲——在中华雄壮的肩峰灌润着亘古的文明。

九条河九姊妹九龙出峡谷,挥挥手就此别过,不带走一丝玉垒浮云。

遥望长江兮,浩浩荡荡东流去。

回首天府兮,肥肥沃沃润蜀地。

5

万物源道,万物有灵。

天地恩赐,山河有福。

灵岩山,天地原生,人间仙境。

1432米,自量当无量,寻常乃无常。灵气连接天门,云雨并不虚无,头颅昂然高贵、森然有节。

天地赐予自己的合适身高:须看得见自己,认得清自己。

而生命的厚度、深度和长度不由身形决定。

6

时间有灵,天地有命。让生命汲纳万物的能量,唯文脉尚可让时间留香!

第一章遥望:地之灵,灵岩寺和春的种子冒出书芽

7

时针,分针和秒针总有丰满的时刻。

唐朝,在洪钟大吕的中国历史进行曲面前,无疑是最辉煌的一个乐章,而“开元盛世”就是雄伟乐章里的最强音符。

唐朝,是一位巨人,雍容大度,纵横捭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望着伟大的时代镶嵌在日月相映照的辉煌和灿烂里,李白举杯纵情饮唱。

唐朝,“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长袖飘飘,意气风发,放声高歌。

文化,盛世长歌中最华美的浪花。

8

唐朝的上空,祥云满天,佛光普照。

禅宗如雨后春笋,儒佛道汇合,祆教、景教、摩尼教……在开元盛世如一股和煦吉祥之风。

此时,灵岩山身披祥光。

天竺高僧阿耆多豪迈而来,带着滚滚风尘和禅心。

灵岩寺,在阿耆多的肉体与精神熔炼的统一中诞生,香火绵延在蜀地的风景和万物的吐纳中。

此刻,竹林寺,灵岩寺,东岳庙和青城第五洞天在川西的原野上沐浴盛世春光,而更加真实更加自信!

时间的灵光照耀着灵岩寺!

9

灵岩寺,在长河的风雨中沉浮,斑驳,打磨,抛光……

崖壁上的阳光,大海里的花朵,紧紧拥抱;鸟的鸣叫长满花白的胡须,爬满岩石的胸膛。

晚钟点燃缕缕炊烟。

在上千年灵岩寺的门前,在雪地里劈柴,升起炉火,给缸挑满水,揣上三十颗炒白果,独自下山,去柏条河寻找那盏渔火,月光就像多余的奶水泼在河床漂泊的木头上,像长满的菌子……

直到现在,香味还沉浸在河床的卵石里。

10

灵岩山,不计较岁月的荣辱和兴衰的更替。

1945年,春天的中国,虽然沧桑,但充满坚毅和力量;长江、黄河的呐喊一浪高过一浪,沧桑的祖国大地的春花扑满战火烟尘,战旗猎猎,枪林弹雨……

岷江春的讯息绽放在朵朵浪花上,蜀地的春天愈加着急。

被烟火侵蚀的大地,需要救赎,需要太阳温暖,需要春风吹拂,需要河流灌溉。

而祖国需要安宁和强大!

11

春风乍起,灵岩山仿若醒来。

古刹惊梦,梵音空灵,幽穆缥缈。

春寒料峭摇曳着蜀水巴山,一个叫李源澄的先生,一颗滚烫滚烫的心,怀揣中国文化薪火之苗,风尘仆仆而来,长衫任凭烽烟撩起,一路春光浩荡,春潮激越……

您选择了灵岩山,灵岩山选择了您。

源澄,一颗潆绕晶亮水珠的名字,一颗凝聚善仁灵气的名字,一颗注定与千秋古堰绕不开的名字。

岷江风,扶着春的翅膀,逡巡着灵岩山和都江堰。

12

蜀地春暖花开。

灵岩山风和日丽。

一块匾,一块木质的匾,“无量”天尊,“四字”拨千斤。

一块木质的匾汲进古堰浩气,春天的阳光和灵岩寺的梵音。

源澄和无量先生,让一块木质的匾,把灵岩山举上了云端,足足举高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尺。

灵岩山,必须昂起新的头颅。

13

春夜喜雨,万物催生。

灵岩书院——在源澄先生省吃俭用生活里,在慷慨解囊的温暖里、在大德高僧的守望里,在十里相送的春风里——

播种,生根,发芽,抽叶,开花,授粉,结果。

灵岩山,一排排简朴殷实的课桌长进教室,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儿童少年长进书院,一串串清脆晶亮的书声长满山坡……

一串书声,紧挨着一串书声;一串书声,牵着一串书声;一串书声,点燃一串串书声,一串串书声,挂满灵岩山的山林和天空,挂满灵岩山的春夏秋冬……

“艰苦卓绝,始终不退”!

14

灵岩山,总是宅心仁厚,热情好客,它把山上所有的珍藏,绿叶青枝,云雾烟尘,山泉小径,沙石瓦砾,古刹圣灯,佛像莲座,野果山花,石磨豆花……全都摆上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最神妙的莫过于众鸟齐鸣,晶莹脆亮的音符自由穿梭、上下翻飞、疏落有致、婉转缥缈、抑扬顿挫,和着天籁的曲曲美美,在大秦名堰的涛声里跳跃出绝美的神律舞蹈……

深入灵岩山,仿若进入自然原生的吕律仙宫。

此刻,琅琅书声,朗朗笑声,铃铃歌声,袅袅经声,万音同贺。

灵岩山,向大师们鞠躬。

大师们,向灵岩山献礼。

15

灵岩山,万物灵长。

思想的泉水和火的种子渗进灵岩山的肌体,输进血液和养料,璀璨的言辞绽放枝头,小径深邃,草木欣然,萤火吐芒,古刹庄重。

自然的身体,自由而奔放。

“自由读书,自由讲学,和谐包容”。此等教育追求,“天下为公、担当道义”。

灵岩山,知真寻理,向文而来。

16

地有灵,让人的灵魂在天地间绽放最璀璨的生命之光!

第二章仰望:天之灵,日晕和彩虹续燃书声的香焰

17

时针与秒针的对视,世间便多一份机缘。

“一到灵岩便有情。”第一次登上灵岩书院的门阶,古香从历史的册页里飘出,山籁从叶片溪涧鸟鸣中纷纷呼之欲来……

雨后的阳光,格外认真呵护着满山的翠绿和葱郁。

远远的国平站在书院外,牵着山风的亲切和仁厚挥手致意。

仿佛一股道骨仙风娓娓而来……

18

雨后灵岩,林新叶翠,山风诚迎。

寻常的小草,青青的枫叶,洗亮的鸟鸣,米粒的苔藓,青涩的野菜,煽情的溪流……

迈进书院,生怕惊动大师的往事和灵魂,一个脑袋苍白的后生岂敢冒犯灵山古刹。

好在此来,我拎着满心的虔诚和恭敬!

飞檐料峭,伸出几许向往和憧憬;

灰墙碧瓦,铮亮几许风雨和云烟。

今天的灵岩山,不止是端庄与优雅。正壮阔地展示着夏季万物生发的豪迈,迸发出着青春的蓬勃力量!

19

往事如烟,现实可鉴。

院已旧,故人去,音形犹在,讲台前铿锵话语,爽朗逸矣,反反复复,心的幕布上清晰可亲!

往昔的书院,而今的书院,都不会记住历史的幻觉。

20

时间是岁月的眼睛,看见或看不见的总在心里。

曾几何时,灵岩山寺禅悟着“空”,灵岩书院,思悟着“空”……

时代的烟尘,沉沉覆盖了灵岩的双眼,无数次揩拭,将重新上路。

数十年的思念和渴盼,深深埋在灵岩山的心里。

等待,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灵岩山,学会了等待。

21

七月流火,这个明朗的下午,我们聆听灵岩书院的书声漫过山岭,如何穿越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座山开始幽深的隧道。

一群读书人,默默诵念一个名字:灵岩山。

灵岩山的“灵”——

灵岩山的“岩”——

灵岩山的“山”——

22

苍天有灵!

读书会的幕布起开的一瞬间,天的舞台,七彩斑斓,天光让所有语言文字苍白和失色。

日晕与彩虹!

彩虹与日晕!

日晕与彩虹!

神奇的天鸟,此刻高戴金色的双王冠,大地成为金色的海洋,灵岩山起身迎接辉煌时刻的驾临,放开所有的树木,花朵,以及每一块石头、小径和佛像……

让水缸里的莲平步升上天际,祥云和彩虹降临水缸。

华贵的终究是华贵的,万物有别,华丽登场,光环照耀,屹然炫目,煌煌大美……

此刻,灵岩山和都江堰无言表达上苍的恩典。

苍天有灵!

始料能及的是开心和祥和,始料不及的是无比兴奋和荣幸!

冰晶润泽太阳的眼睛,泉水深入谷底,彩虹照亮小径。

苍天有灵!

万物有爱!

23

此刻,太阳之阳,太阳之眼,光之光,心之心,灵之灵,佛之佛……

存在与虚无,记忆与忘却,过去与现在,都在进行时。

此刻,心灵的佛光与吉祥的云彩一样袅袅娜娜,真实可亲!声形享用!

光环与彩虹,总是一闪而过。

存在和虚无,只在一瞬。

光环,多一个少一个;彩虹来或不来,悲喜只在瞬间。

人生,悲喜自在,何须悲喜!

24

太阳与日环,彩虹与灵岩山,灵岩山与阅读者,都是今天的嘉宾。

国平与周东的对语,淌过历史的茶壶;

吕丹用婉转清脆的语音演绎《灵岩山传》,那是另一道彩虹;

晓霞与记者,

文君与田园,何民与罗鸿,

还有可爱的小妏妏,以及你们、她们和我们……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阅读者。

让我们默默祷念一个名字:灵岩山。

让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灵岩书院。

25

国平打开70多年前梦的匣子,将春光、鸟鸣、书声、山风、蝉音和佛光一一放出……

我们呼吸着梦的呼吸,倾听着由远及近的亲切和大师们的心跳,昔日的书香与现实的书香在时光的花蕾氤氲缭绕;文化的马匹依然俊美,马鞍已经配好,鼓角乘着古堰的涛声昂鸣;佛像的垢尘又一次接受天地吉光祥虹的沐浴,青浚的鸟鸣对语着寺宇禅音……

而今,我们疲惫的身形,再次回归诗意的栖息地。

灵岩山,不再寂寞。

柏条河的渔火已经上岸,云朵,浪花,书声,红叶再次铺开新路。

灵岩山,蝉语笑语禅语茶语书语恣意如歌。

26

风水已经转向,时代已经作好选择。

风景已经饱含福光和仁厚,庶民精神䦆烁,天地人合奏一阙圆舞曲,音乐的光芒锦绣镏彩。

低头,我看见小阅读者妏妏的眼睛,忽灵灵印在书院的窗棂上,望着梦幻的天空……

今天的光环不会是上天随随便便的施予,而选择万物生机蓬勃之季节,不能不说是灵岩书院又一次善良仁智的唤醒和文化文脉的兴起——

因为阅读,永远是心灵的明灯,万万不可忘却的灵魂旅行!

自在清风来,书香飘远处。

27

历史河流的欢聚,总在大浪淘沙的时刻。

沧桑的岩石上写满山间岁月的真实!

小草,翠林,红叶,野果,

石级,飞檐,青瓦,雀鸟,

崖壁,古琴,记忆,山泉,

天籁,野径,小溪,青苔,

书籍,案几,藤椅,毫笔,

佛像,摩岩,圣灯,观音,

书香,先贤,大师,文化的圣祖……

有名的没名的,已来的没来的,宁静的喧闹的

有恩的无恩的,消失的复活的,鄙陋的高雅的

罪恶的慈善的,有灵的魂散的,愚昧的文聪的

……

我们一起相约一起相聚我们一起双手合十。

我们一起“温故”一起“知新”我们一起携着文化文脉文明之手前行。

我们一起打开河流的思想一起聆听历史的涛声一起推开新的航船……

28

此刻,我们心灵的湖波只可微澜;

放下世间微尘和杂念,青风高远;

我们一起诵读,万顷沃野秦水汤汤,蜀地荣光!

我们一起诵读,百舸争流书声琅琅,文运浩荡!

我们一起诵读,锦绣中华长歌漫漫,国运恒昌!

29

天有灵,“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三章凝望:山之灵,圣灯照耀和书声点亮漫山红叶

30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好山必有好人,好人必敬好山。

31

山,乃天地之大德所孕育。

土地,供养生命的万物之母。其品格:仁慈,宽厚,淳朴,博爱,自信,虔诚而真实。

山之形,表之于芳草碧连天,葱郁而秀之木。其内在,各有各的不同,但凡不缺少文之魂化之魄。

山之林,山之草,山之石,山之鸟,山之院,山之人,山之正史或野史,山不自作证明。

山高不言声。其荣辱和功过、真实和虚伪皆为岁月的光盘刻录。山,是那光盘的收藏者。

空山有道,尘浊自脱。

灵岩山,照耀着“道法自然”法则不灭的光焰。

32

“灵岩山上看什么?”

“柏条河。”

“柏条河边听什么?”

“佛光与晨曦。”

“柏条河边看什么?”

“灵岩山上祥云婀娜。”

33

抬头看山,低头看水。

沿着柏条河的涛声一直向上——飞——飞——在玉垒山的背面,就能听见灵岩山均匀的呼吸和心跳,甚至在月光悄然而来的时刻,会隐约看见一排排经文打坐悟禅的身影。

山风禅悟着古刹的佛像,袍衫庄重,尽情尽性随缘表达着觉意。

透过厢房的窗口,看见水印长滩外的构树林,那三只鸟雀依偎在巢里恬然入梦。

34

古刹一岁岁破旧,窗檐简朴,沧桑铭刻,书香缕缕如绢帛隐织于悠悠山林。

古刹屋檐那串不老的鸟鸣,是玄鸟三千年前的叮嘱,鸟鸣不再是鸟鸣。

古刹的飞檐像鸟,默默心怀天空,心的翅翼轻触便可立足,那里可以远眺,可以看见大禹伟岸的身躯穿击黑龙,那高高举起的铁锹依然闪耀着青铜的光芒,以及大秦冲天的青烟烽火,李冰们举着火把查勘堤坝火光印灼脸庞……

古刹,黑暗中的经文。

35

“谁在翻阅经卷?”

“古鸟。”

“谁在灵岩山上飘香?”

“岩石。”

“谁惹动了都江堰河流的咏唱?”

“梵音和圣灯。”

36

往事虽已飘邈,圣灯依旧熠亮。

圣灯,曦曦明艳,穿越千年江滔,激荡混沌剑神,峡谷深处的马匹一次次嘶鸣,叫醒亿千草木,泥沙,烟尘,野石,山兽,林果,种粒。

古刹一次次昏迷,苏醒,洗炼,污谤,锻炼,翅膀一次次稚弱而坚韧,思想里深藏的光华在圣灯里,一次次突破封冻与禁锢,在奔驰中茁壮,在泯灭中涅槃,在暗淡中拔兮,思想的光华终将羽翼丰满!

黑云恐吓不了圣灯,在千年的佛岩下,祥云接过经文,而山崖边的羊逃过狼的追逐,蝙蝠躲进夜的暗疮,啜饮和抽汲黑暗里的脓血。

圣灯下,焕仙佛心明亮。

圣灯的翅膀,羽毛明亮。

只要圣灯亮着,心中的星星就能点燃岩石!

圣灯,暗夜里的经卷。

37

灵岩山上最高枝头上的那滴露珠,是观音莲上最美最香的千年妙语,是太阳神鸟挥洒的吉祥光焰。光焰之下:

千秋西蜀,芙蓉花开;蜀地田园,稻黍饱满。

凝神细看每一滴露珠,就是一颗颗天地共修的灵润“诗眼”。

38

愚钝的山石不再冥顽,仁厚的意念流淌山坡;

孤寂的山雀茅塞顿开,灵润的歌喉婉转林间。

39

一颗“谦逊”的词藻蕴于山林,叶片与枝头自信挺拔。

到了此山的风,谦恭而低柔,聆听千言万语的教悔,尔后,把思想千锤百炼、百炼千锤之后,自然而然居于山林。

山,不是山。风,不是风。

40

水,知世界无常;山,悟天地恒昌。

灵窦善泉,涓涓法乳,澄碧清雅,自在灵性,清流千年,阿耆多、昌圆、传西、源澄、环瑾……合什敬佛,落叶自去,心眼明澈。

山中之泉,心中之水。

山泉,一生不图名,不求利,只求心之澄清明洁。

做水比做人更难!

唯牢记责任,肩有担当,化水于心,自在纯洁,即行万里,不忘出生,铭记初心!

41

萦绕山林的小径,是天地的归途。

小径,记不清母亲是谁?但,记得来时的路,知道从山里如何走向山外,它告诉山涧的溪流,梦想、诗和远方。

小径,常把不认识的山外人引进山里,讲很多山里的故事,然后再把山外的故事储存在古刹里,或者岩洞里,或者高枝上,让山风谱成歌,随四季古堰传唱,一直沿着长江唱进大海。

小径,在秋天里与满山的红叶以及那些黄灿灿的小金叶片捉迷藏,但从不把小金叶片据为己有,哪怕是一小片。

小径,在雪花光临的时候,开始埋头写诗,那些含蓄深邃的诗,只有高站枝头的腊梅能一一读懂。

42

秋天,满目璀璨,片片金灿,粒粒辉煌,满足而谦虚地低下万千仁智灵光萦绕的头颅。

灵岩山,或雪地,或灵岩寺,或小径,或银杏楠木翠柏之下、或石阶石凳石桌之上,我们品茶坐禅,连同呼呼啦啦的山风和安静空灵的梵音一同汲入血脉。

然后,让雪片和金灿灿的落叶覆盖,再覆盖,覆盖我们的躯体和时光,让我们的思想汩汩渗入腊梅和千年古木的根部,岩石的心脏……

43

夸奖灵岩山的是秋风,她就像母亲,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儿女。小草和蚂蚁各自捡拾意外的收获,装进山中幸福的小屋。

月光忘记了枕头,露水打湿了蟋蟀的睫毛和翅膀。

在黄金一样的小屋,梦着,时间的花瓣微眯着眸子……

古刹里的经卷彻夜禅悟,佛音如仙乐,一直漫弋着石级、香炉和飞檐。

灵岩山的秋天,不仅仅属于灵岩山,也应该属于母亲。在遥远的村头,或者嘉陵江的岸边,她依稀看见,灵岩山上金色一样的红叶纷飞的千年树下,屹立着目光炯炯,正凝望远眺村头的儿子……

44

“灵岩寺里有什么?”

“柏条河里的渔火。”

“水印长滩外看什么?”

“灵岩山上红叶朵朵。”

45

金灿人生,就在一秋。

灵岩山就像金子一样安静下来,但所有的语言让飞鸟归隐,羽毛变色。

灵岩山的秋天,是时间吐出的金丝,书香和佛光缔结的金兰。

这个季节,谁也拦不住:红叶朵朵,书声漫漫。

46

金秋无法穿越生命的灿烂。

登上灵岩山,进入灵岩山秋天的腹地,必须放弃包装。

枫叶金子般的羽毛漫燃,任何颜色和事物无法烘托和旁衬,你必须腾空身体,就像农民腾空粮仓的陈粮,打开身体的阀门,迎接饱满和硕果的季节。

腾空自己的情绪和思想,从里到外,从血管到汗毛。腾空一切的一切,连同那根诗歌的软肋和心瓣里暗藏的那分贫血的“刚烈”。

47

我们整装出发,不再是你自己,选择某个秋天,选择灵岩山,选择一颗肥硕的果核,选择灵岩山的一块岩石,就在秋天的某个早晨带着自己的尸骨、灵魂和母亲最后的嘱语重新上路!

我们的骨头将成为山,

我们的血液将成为水,

我们把多半山水传给我们的儿女,少半山水还给我们的父母和祖先!

48

山有灵,草青木秀山河美,自有仙气妙人间!

第四章瞻望:人之灵,斑驳背影和文化不息的涛声

49

好山有好人,好人上好山。

好人上山山便好,上善仁人可成仙。

50

人之灵气,在于吸纳天地之灵气,在于聚纳文化文脉文明之灵气,在于传承祖宗先人香火之灵气。

灵气灵动灵魂灵思灵触如云,祥的光晕魂牵梦绕,千丝万缕,不离不舍,缱绻依依……

51

一个一生喜欢登山的人,内心从不贫瘠,山的心事和思想,真实可感;一生把山当作书读,把山当作师敬,把山当作灵魂的栖息地;每一次登攀,都是一次仁厚与虔诚的储蓄,大师文化与心灵的对语,思想与灵魂的核检。

山是灵魂升腾的云梯。

52

沿着古朴书院婉转书声的轨迹,心窗轻启,先贤和大师们文脉绵长的馨香曼妙而来。且看——

阿耆多劈开山径,取木建寺,诵经传教的沧桑与虔诚;

源澄先生毅然自开书院自由讲学的豪迈,“爱生如子”的慈怀;

怀瑾先生长袖挥舞,剑气浸透山林,闭关修炼的沉静和执着;

钱穆先生谈笑有鸿儒,往来老人村的阔达;

自清先生面对学生侃侃而谈,清晰的背影转过历史的幕布;……

而“会第73门”课的王家祐,引来的笑声依然回荡山林,优秀往往就在“调皮”的摇篮里……

王家祐尔等的暑假是多么快乐!

53

大师的声音如庄严的钟吕曼妙西蜀名山之怀,万丝文脉植根于林,植魂于岩,植心于刹,植灵于山。

拾级而攀的脚步,踏上古琴的虔诚和膜拜。

古刹之上,一团祥云回环复沓,师魂紧簇,文脉如龙,古椅道法自然,茶的神韵当为菩提。

大师的朗诵和教诲实为金子,灵岩山上凝聚不愿散去的光芒。

石级的脚步声梯次入云天。

54

在莲花盛开的水缸里,仿若一面盛大的历史镜子,我们仿佛看见耆多、源澄、怀谨、钱穆、自清等诸位先人和大师正在灵岩书院隔壁静听我们翻阅万卷的摩挲声,凝听我们抄习经卷的沙沙声,聆听我们诵读时代的琅琅读书声……

大师们的谈笑,音容,记忆,知识,文脉,佛学、禅意……

往日的豪迈与激情,时代的脚步叩问苍穹,而今已经陆续返回,文化的佳肴合盘上桌。

往事可以复制,而今更加生动、真切、可口!

一切尽在自然而然的演绎中。

灵岩山,仅仅是一段短暂的文化记忆吗?

55

回忆,不仅仅是一场疼痛。

历史,铭记疼痛,也覆盖疼痛!

两年的时间,就在一瞬。

木匾的拆下,如同将理想的羽毛拔掉在岁月的黄昏里……

银杏树和枫树,苍松和翠柏,把激情和沉默,现实和梦想一并举上天空,暗劲从血脉里奔突上涌,天空才是冲锋陷阵的目标。

白果、柏果和着叶片潇潇而下,落寞和悲伤都踩在脚下,踩进默然的泥土……

回首,再回首,就像谁抢走了求知若渴者手中的书笔;

转身,再转身,仿佛从天空转进黑夜,从生转到死……

那时,落叶拥抱着秋雨,一阵阵,一阵阵哭泣追您远去的背影……

1947年秋天,泪眼婆娑的灵岩山送别您,仅是一场雨,那是最悲戚最刻骨最缱绻最扯心扯肺的一场雨!

雨幕里,源澄的背影依然矍铄而高大!

远去的不仅仅是那些人,更是一个时代。

56

即使一小块岁月的残片,也会记住历史的苍凉。

静穆的牌匾,消失的“灵”字,虽然被历史隐瞒,但我们依然能听见源澄胸中的理想翅膀扇腾的豪迈旋律,浸透在灵岩山那永远年轻永远殷实的身体……

只要是火种,连石头也会点燃。

任何时代也无法抽干理想滚烫的鲜红的血液!

而我们现在理想的翅膀是否血液充盈?

57

历史的标签,沾满毒液。

面对烟尘,我们呐喊还是沉默。

面对滔滔岷江和巍巍灵岩山,唯有琅琅书声默诵大师的名字!再用心血和阳光的金箔祭奠先贤的英灵!

怀念,不仅仅是对现在的砥砺。

58

我们可以不向先贤承诺,但我们已经集合岁月停顿的寂寞和历史蒙受的冤屈。

让山溪和飞鸟送走混沌的时刻,并将断飞的书声接上翅膀,植上坚韧的羽毛,让寺庙的钟声和木鱼平静而圆润,让山风轻抚青枝绿叶,让幸福的阳光贴满山岩,让燕子在飞檐和崖上筑巢,让佛光溶进山泉,让月光收留梅香,让硝烟豪壮入土!

……

59

草木与露岚对眸,山泉与岩石对话,鸟鸣与天籁对语,经声与月光对禅……没有争吵,没有斗气,没有诳语,没有觊觎,没有诅咒;只有倾诉,只有呢喃,只有商议,只有叮咛,只有融洽,只有和悦……

一座山的修炼,必然经过知性、理性和智性,最后达到灵性,这是一座山理想情怀的最高境界!

60

谁也蒙蔽不了历史,谁也不能忘记先人。

青城山和灵岩山,都是蜀地的先人。

对于先人,王国平用自信、睿智和内存博大的头颅叩拜,用滔滔热血的浩气、志气和豪气叩拜,用心灵的虔诚、灵性和三魂七魄叩拜。

上天从不亏待一个努力的人,抑或万物。

为灵岩山立传,为后人铭刻先人的恩德,为仙居于灵岩山大师的传奇重现夺目异彩,为灵岩山的书香历久弥新……

他,是我的兄弟——刀客王国平。

61

地灵有人杰,文脉传千古。

他从江油走来,携披李白的万丈豪情与诗的刀光剑影,他是真正的刀客,他用箫吹开万顷碧波,柔情似水,锋利无比。

我从南充而来,仅带走陈寿的诚实和红土地氧化铁的坚韧,刘刀——愧对母亲的教导,留藏于心,羞于见人,迟钝拙朴。

我俩都是农民的儿子。

两把刀,两个难兄难弟,在都江堰的岸边不期而遇,对酌豪饮大秦名堰的涛声,连同神农后裔的千年忧愁和万般苦难酣畅下肚……

他予我,馈赠汩汩墨香融入刀之灵魂。

柏条河的岸边,我必须向刀客和大师们学习,磨刀霍霍,磨出思想的亮光,磨出文脉的香火……

刀,立着是一支笔,躺着是一条江。

62

“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

观音石,用雪滋养的高洁。

我用越来越瘦削的手,抚摸“好人石”,抚摸“好人石”身上的雪甚至风霜,渴望“好人石”的内火再次苏醒再次爆裂再次升腾,生燃跨界的温度和烈火,烤暖烤正我的十指以及降温的骨头,让我们再次清醒再次聚拢游荡飘散的魂灵,鞭策我们永远有一双好手,永远做个好人!

63

好山有好人,好人敬好山。

好人上山山便好,上善仁人可成仙。

灵岩山,永远有好人!

64

人有灵,修其文化之道,浇灌生命之魂,明其天地法则。

尾声:文之灵,文化的营养和时代的歌声

65

至上文灵,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66

水清的洁净,是善,大德可滋,

山翠的安静,是禅,万灵可润,

天蓝得恬静,是佛,大道可为。

67

书香,是文脉嘹亮的花朵。

书声不绝,岁月长流,文明的火炬常照家国春秋。

书香,落地生根,生命的方向;向上再向上,超越着山的高度,提升着山的高度,牵引着我们和时代的灵魂。

书香浸润过的山,有德有灵!

所作福德,润泽后世。

68

灵岩山,有灵。它,来自于生生不息的大秦名堰水的至善,来自于连接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脐带,来自于时光绽放的瑰丽芬芳。

灵岩山,很小。它,无法承载世界的全部和未来,但它已和千秋的涛声汇聚成全新的能量,必将无私供应和延续着五千年文明的营养。

灵岩山,年轻。它,禅悟着活着的意义,攀越着生命的向度,以其浩然正气守住人类“道法自然”的永恒天地。

69

盛世与衰时的灵岩山一样饱含多情,从不评价和挑剔贫穷与富有,今天依旧慷慨地把它的花朵、露珠、云烟,鸟鸣和慈悲恒赠予攀登者和膜拜者。

而我们、你们和他们必将把虔诚的佛心、文化润洁的灵光和仁智敦厚的灵魂献给大地、春天、灵岩山和这个时代!

时代的春风,把“家”安在灵岩山,我们牵手时代,牵手文脉,牵手自己的灵魂,豪迈向前!

70

文脉是民族长跑的警戒线。

文脉是思想奔腾的泉水。

文脉是心灵的除草机。

文脉是自由呼吸的清新剂。

71

一个时代,必然超越又一个时代。

文化和文明必将跃过悬崖又一个悬崖,必将穿过沼泽又一个沼泽,必将迎来坦途又一个坦途。

文脉,就像灵岩山上一条悠长深邃的小径,紧紧抱住山川大地,与岷江水铆足劲指引我们追寻,追寻……

古堰滔滔,长江浩浩……

72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渴望。

“国士传史册,丹心照汗青”。

大师远去,但大师必将归来,大师的光芒永不熄灭!

他们必将是一个时代民族的灵魂和脊梁。

新时代的歌声,必将喂养他们的信仰和新的豪情万丈!

新的时代,需要您“精神”的原力浩荡,需要您“思想”的光谱照耀,需要您“文化”的脉动延续,需要您“生命”的精血塑造。

时代不可蹉跎!

文脉不可切割!

73

文有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18年7月20日—8月8日草成

8月13日—8月20日改成

注:(1)2018年7月17日,14时许,都江堰出现日晕和彩虹绝美气象景观。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主办、东周社承办的“七月读书会.一到灵岩便有情”在灵岩书院举行。本次读书会对谈嘉宾奎光书院院长、《灵岩山传》作者王国平、成都电视台周东、朗诵嘉宾成都市语言艺术协会理事吕丹以及数十位阅读者莅临。

(2)本文灵岩山的史料来源于王国平《灵岩山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