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沧的头像

罗沧

网站用户

其他
201909/03
分享

唐代王维《鹿寨》诗题读音以及其他

唐代王维在终南山购置宋之问辋川别业之内第五处景致鹿柴及其诗作与相关读音等意况,其主要体现在《鹿寨》诗中内容、情态或情趣等形式

唐朝诗人王维晚年在终南山购置辋川别业,一共有二十处景致,其中第五处就是鹿柴。后有王维将所写二十处景致诗作编成《辋川集》一书,其中鹿柴就是王维辋川别业二十胜景之一、组诗《辋川集》中五言绝句或裴迪所作五言绝句名称,我们由此可见“辋川”与“鹿柴”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辋川别业则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兼画家王维,在唐玄宗天宝三年期间买下了宋之问位于辋川山谷的辋川山庄后,并在其基础上营建的园林别墅,作为自己母亲奉佛修行的隐居之地,即是具备一片拥有林泉之胜与因地而建的天然园林。

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备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里,有自然植物与山川泉石所形成的多种景物,使得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而突出地表现出来,又在可歇之处、可观之处和可借景之处,均因地制宜而建造屋宇亭馆,因而创造出一种既富有田园风光的生活情趣,又具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来了。

另有《辋川别业》诗作,属于唐代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清新明快而意境优美,不但写出了一种作者在辋川隐居时期的一田园生活,而且还表现了一种乡里间淳朴亲密的人际关系与作者对乡间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在此是对唐代王维组诗《辋川集》中第五首绝句《鹿柴》的读音进行辨正及其相关诗意略作分析,大体上让人从辋川山谷中鹿柴的幽静景色里面,感知到此诗中以动衬静与以局部衬全局的表现手法,因而体现了此诗具有毫不做作和清新自然的艺术价值。

〔一〕

唐代王维五言绝句《鹿柴》,属于组诗《辋川集》中第五首,既被收录在清朝彭定求所编《御定全唐诗》中第二十七首,又被收录在清朝蘅塘退士选编《唐诗三百首》之内。

王维《鹿柴》诗既通俗易懂而流传甚广,又影响深远而魅力无穷,因而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王维山水诗中那种“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风格特征。

(一)

〈一〉宋朝秦观《淮海集·<辋川图>后》云:

元祐丁卯,余为汝南郡学官。夏得肠癖之疾,卧直舍中。所善高符仲,携摩诘《辋川图》视余,曰:阅此可以愈疾。

余本江海人,得图喜甚,即使二儿从旁引之。阅于枕上,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度华子冈,经孟城坳,憩辋口庄,泊文杏馆,上斤竹岭,并木兰柴,绝茱萸沜,蹑槐陌,窥鹿柴。返于南北垞,航欹湖,戏柳浪,灌栾家濑,酌金屑泉,过白石滩,停竹里馆,转辛夷坞,抵漆园,幅巾杖履,期弈茗饮。或赋诗自娱,忘其身之匏系于汝南也。数日疾良愈,而符仲亦为夏侯太冲来取图,遂题其末而归诸高氏。

〉明张岱《夜航船·王摩诘》云:

唐王维,字摩诘,别墅在辋州,常画《辋州图》,山谷盘郁,云水飞连,意在尘外,怪生笔端。

秦太虚云:“予病,高符仲携《辋川图》,示予曰:‘阅此可愈病。’予喜甚,恍然若与摩诘同入辋川,数日病愈。”

如今我们依据在以上这两文中的记述可知秦观在汝南做官时,因患病久不愈,看到友带来王维所绘《辋川画卷只见图中绘有“鹿柴”等景观,如身临其境,又因阅读了王维所作《鹿柴》等诗歌,故久病竟然不治而痊愈。我们由此可见“鹿柴”图卷和具有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

(二)

〈一〉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共有胜景二十处,王维与好友裴迪逐处赋诗,一共有辋川二十首五言绝句,后被编辑为《辋川集一书行世

唐朝王维《辋川集·序》“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泮、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

〈二〉

朝著名诗人王维,依据辋川别业中二十处景致之一,而一首五言绝句《鹿柴》,其全诗则如下写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唐朝王维《鹿柴》一诗之“返景入深林”“返景”,则是“反景”或“返影”的通假词语,即就是夕照傍晚的阳光之意如在清朝康熙本《御选唐诗》中引注五代韩鄂《四时纂要》写道:日西落光返照于东谓之返景又在唐朝徐坚《初学记》中写道“日西落,光反照于东,谓之反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另在清朝潘耒《游罗浮山记》中写道“冬月登山巅,见日当差早,亦不过晷刻之间,大约如日落时,下方昏黑,山间犹存返影耳。”

王维这首诗歌鹿柴》既是组诗《辋川集》第五首,又是辋川别业一处胜景此诗描写了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创造了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这首《鹿柴》诗在清朝彭定求《御定全唐诗》一书中题作“《辋川集·鹿柴”,不但“空而非空,宛而不宛,闲淡入妙”,而且“景到处有情,情到处生景,可思不可象,摩诘真五绝圣境”,因此“五绝乃五古之短章,最难简古浑妙。唐人此体,右丞可称妙手”罢了

〔二〕

在唐代王维组诗《辋川集》中有五言绝句《鹿柴》一首,而在该诗题中的“鹿柴”二字,不但是一个古今多义名词,而且也有“鹿砦”与“鹿寨”等不同别称,在此则对这三种称谓分别进行词义解释。

同时引证了清朝张玉书与陈廷敬所编《康熙字典》之中相关的字义,因此就分别对“柴”、“寨”和“砦”这三字作出相关的解释而已。

(一)

〈一〉清朝张玉书与陈廷敬《康熙字典·柴》云:又《说文》:徐锴曰:师行野次,竖散材为区落,名曰柴篱”’后人语讹转入去声,又别作‘寨’,非是。

〈二〉清朝张玉书与陈廷敬《康熙字典·寨》云:“又‘仕懈切’,音‘砦’。柴,藩落也。又‘士迈切’,音‘寨’,义同。”

〈三〉清朝张玉书与陈廷敬《康熙字典·》云:“‘寨’与‘砦’同。《广韵》:‘山居以木栅。’《集韵》:‘篱,落也。’或作‘柴’,柴栅。通作‘寨’、‘’,羊栖宿处也。”

〈四〉清朝张玉书与陈廷敬《康熙字典·砦》云:“《广韵》:‘豺夬切。’《集韵》、《韵会》:‘士迈切。’《正韵》:‘助迈切,砦音寨,藩落也。’山居以木栅,又垒也,通作‘柴’、‘’。”

(二)

〈一〉鹿柴,即指篱笆。例如明朝司守谦《训蒙骈句》有云:“含愁班女题纨扇,行乐王维赴鹿柴。”

〈二〉鹿柴,即指栅栏。例如清朝乾隆《塞上山》有云:“树列周崖成鹿柴,花披乱锦点霜蹊。”

〈三〉鹿柴,借指隐居之处。例如清朝顾炎武《赠黄职方师正》有云:“生违鹿柴居,死欠狐丘首。”

〈四〉鹿寨,即是鹿寨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所辖县名。例如民国赵尔巽《清史稿》有云:“南寨沙、西南理定、黄冕、鹿寨有汛,县丞驻鹿寨。”

〈五〉鹿寨,旧时一种军用的防御设施,把树木的干枝交叉放置,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因形状像鹿角而得名。例如宋朝袁褧《枫窗小牍》有云:“梁之上又为茅亭、鹤庄、鹿寨、孔翠诸冉,蹄尾动数千。”

〈六〉鹿寨,又叫作鹿角,因形状似鹿角而得名。例如明朝都昂《三余赘笔》有云:“今官府衙门列木于外,谓之鹿角。盖鹿性警,群居则环其角,圆围如阵,以防人物之害,军中寨栅埋树木外向,亦名曰鹿角。”

〈七〉鹿砦,又叫作鹿角砦,是用伐倒树木筑成,因形似鹿角的障碍物而故称。例如茹志鹃《百合花》有云:“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伤员一次次带下来的消息,都是我们突破第一道鹿砦,第二道铁丝网,占领敌人前沿工事打进街了。”

(三)

如今我们现据清朝张玉书与陈廷敬《康熙字典》之中“柴”、“寨”与“”字的解释可知,不但“柴”通“寨”,而且也是“寨”通了。

只因古人常用通假字,故而王维诗题《鹿柴》,是读litchilùzhài,还是“鹿寨”或“鹿砦”呢?我们现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可知王维诗题“鹿柴”之词,又称“鹿寨”或“鹿砦”,也称鹿角”。

我们在此依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可知,唐朝王维五言绝句诗题中鹿柴”之词,应该读作lùzhài。因为“鹿柴”的“柴”“寨”或“砦”的通假字,所以“鹿柴”字,应“鹿寨”或“鹿砦”是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