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如昌的头像

卢如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17
分享

风雨廊桥话沧桑

                                     风雨廊桥话沧桑

                                        卢如昌

人们说:一座古桥就是一部历史,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亘古文明。

漳平双洋古廊桥饱经苍桑,走过千年的风雨历程,它承载、记忆、见证的,如从它身下流过的涛涛河水。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廊柱,都深深地镌刻着已逝去的云烟。

漳平双洋镇原为宁洋古县旧址,地处漳平市北部,与永安市接壤,面积 289平方公里,全境南北长,东西窄。境内山峦起伏,地势北高南低,千米以上山峰有8座。全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600mm之间。

提起双洋镇,几乎无人不知;可要说起“宁洋”可以说知者甚少。其实,双洋镇就是历史上“宁洋古县城”。她便是镶嵌在闽西南中的一颗明珠,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她也像一本尘封在图书馆角落的历史书,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传说。无论是古今兴衰的经济,昌盛的文风,还是丰富的文化遗迹,都令人流连忘返,津津乐道。岁月匆匆,穿越时空隧道,当笔者走进双洋,品读宁洋古韵,去聆听、去感受她千百年的历史,用心去体味那昔年的一切繁华与凋零,领略她的无穷文化魅力……

双洋有着悠久的人类文明史。据《宁洋县志》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988年7月,考古发现的石锛和印有蓝纹、绳纹、回纹、网纹等的罐、钵、盆、尊、鼎等陶器残件就是见证。此后,历代以来该地多属龙岩县管辖,直到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才宁洋置县,于1956年撤销县治,存史389年。2003年1月8日,漳平市双洋镇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目前,该镇正全力以赴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上溯几百年,繁华的商贸业,为双洋镇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历数几百年历史熔铸,由此双洋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风,既有风光旖丽的胜境,又留有大量的历史印记的古迹。双洋古廊桥便是典型古建筑代表。

双洋是由当地东洋、西洋二村得名,。东、西洋两道山溪在城边汇流,溪流上屹立着数座古香古色的廊桥。古廊桥,数百年来与山水相伴,或耸立于山巅之中,或横越于急流之上。在双洋,最有特色的建筑,应该是悬挂在建溪与宁洋溪上的古廓桥。宁洋的城池虽然不大,但它三面环水,宁洋溪与建溪在此汇合;溪水潆洄,滋养了一方勤劳、淳朴、智慧的人民。宁洋人民为了自己的出行方便,在溪流的上方架造了一座座精美的廊屋风雨桥,他们于明清时期分别在原城南、城外、南门、城西、东洋水尾分别建有宁济(已毁)、太平、青云、登瀛和化龙等桥,廓桥数百年来与山水相伴,或耸立于街道巷陌之中,或横越于急流之上,成为宁洋古城特有的古建筑 当你来到坐落在宁洋溪畔的双洋古镇,穿过青石板小巷,漫步于古色古香的廊桥,透过历史的风烟,依稀可见它昔日的美丽与辉煌。

双洋的古廊桥为石墩双孔梁式廊屋桥亭建筑款式,这些廊桥的桥身都是木构桥廊,桥顶上瓦盖翘檐,犹如建在溪上的一座座长木屋,那古朴而典雅的造型,实用而科学的构造,粗犷而不失细腻的风格,折射出古城先民的文化观念、审美情趣和高超技艺。

双洋古廊桥犹似一幅幅古朴典雅的山水画,四座古廊屋桥均置有栏杆、屏椅,顶上覆盖屋瓦,可遮阳避雨,又称风雨桥。它既方便行人通行,又可供人歇息,成为附近居民休闲、乘凉的好处所。古廊桥是旧宁洋县的历史遗韵,是根植一方地域的传统建筑文化标志,也是双洋景观中的一个亮点。

我来到双洋古镇,尽享“小桥、流水、人家”的纯朴、闲适和静谧。双洋四座古廊屋桥,是古县城的历史遗韵。当我走过这些廊桥,细细端详廊桥古朴风姿,心中记下它们一个个美丽的名字:青云桥、登瀛桥、化龙桥。

太平桥,俗称南门桥,始建于清熙二十九年(1690年)。石墩双孔,木梁廊屋桥。长33.5米,宽3.4米,水面至桥面高6米,桥屋高3.6米,歇山顶桥梁式木构架。由于古宁洋此地偏僻,官府鞭长莫及,以致盗匪横行,人民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将此桥取名“太平桥”,赋予祈祷“生活幸福太平”之意。1989年被确定为漳平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桥,原名玉江桥,俗称下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长33.6米,宽3.6米,水面至桥面高6米,桥屋高4米,歇山顶桥梁式木构架,11开间,共有桥柱24根。桥头有座炮楼系防御建筑,三层土木结构,有枪眼,居高临下坚守桥下码头的安全。在面向桥阶附近有“青云桥”碑一块,清同治十一年立。碑文记述此桥是邑侯饯别赴考学子的地方。相传古时宁洋学子赴考时,知县及地方族长等皆在此桥码头送别学子登船,为图吉利,明万历27年此桥改名为“青云桥”。

登瀛桥原名“西洋桥”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重建时改今名,石墩双孔,歇山顶桥梁式木构架,桥长33.8米,宽3.5米,11开间,共有桥柱24根。据传唐李世民网罗人才,以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号十八学士,被选中者为天下所慕向,谓之“登瀛洲”。由此可推断,“登瀛桥”命名,系取“登瀛洲”之意。

化龙桥,在东、西洋两村水尾,东洋村的村口,为古时出入宁洋城的主要官道(现已废弃不用)。横跨宁洋溪,清乾隆年间建。咸丰七年(1857年)、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年(1872年)均重修。石墩双孔,其桥墩来水方向呈舟形,歇山顶桥梁式木构架,桥长44米,宽3.5米,9开间.1989年被确定为漳平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洋人在此修建化龙水尾桥,也有“鲤鱼跃龙门、金榜题名”之意。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三年(1630年)两次游历宁洋,均由化龙桥码头(码头上方原来有一个接官亭)乘船南下。化龙桥留下传奇的佳话——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据《宁洋县志》记载)曾两度游宁洋溪,在双洋嵌下了游历足迹。明崇祯元年(1628年)和崇祯三年(1630年),著名的地理学家、大旅游家徐霞客曾先后两次乘舟由双洋溪南下考察,沿途群峰夹峙,激荡回澜,悬流曲折,峰回路转。徐霞客对宁洋溪的山川、地貌进行穷流溯源的考察、分析与对比,发现了新的自然规律,作出“程愈迫,则流愈急”的重要论述,这是徐霞客在科学分析比较宁洋溪与建溪(闽江上游三源头之一)的流水之后才得到的卓识见解。

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宁洋之溪,悬溜迅急,十倍建溪。”在他看来,宁洋溪的发源地马岭与建溪的源头梨岭高度差不多,但宁洋溪入海的流程短,所以流速特别快,建溪入海的流程长,所以流速慢。因此,他悟出一个道理:“程愈迫则流愈急”——在同样高度的情况下,河流流程越短,坡度越大,流速越快。留下“程愈迫,则流愈急”的名句,

至今宁洋溪因这位大旅行家的著述而名垂青史。今天的研究者说,宁洋溪给了徐霞客灵感,徐霞客是全世界第一个发现这条真理的人。

双洋具有人文生态优势。宁洋溪穿过全境,境内青山绿水,田园风光,风景迷人。那峰峦叠嶂的群山紧密相连,山上郁郁葱葱,山间泉水叮咚,漳平最长的河流宁洋溪穿行在玳瑁山群中,峡谷幽深,河流湍急,清澈如镜,河谷盆地上的稻苗和奇花异草随风摇曳,这一切无不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十里波光连玉带,一弯月影映廊虹。”宁洋溪上明清时期的“太平”、“青云”、“登嬴”、“化龙”四座古廊桥,每座桥,历史上都多次遭洪水冲毁,村民热心捐资均按传统原貌修复。几经修葺,廊桥还在,蕴含着很多的文物价值。最热闹的是太平桥(又称南门桥、宁济桥)头。每当清晨或夜晚,百姓闲坐于廊桥上,休闲、散步,歇息、弈棋、聊天,一派生活气息。青云桥比较古朴,桥头矗立一座瘦高的古旧土堡;清乾隆年间建造的化龙桥,几经兴废,现在依然飞架在溪流上。“登嬴” 桥横跨元当溪,经清順治12年、嘉庆20年重修,现仍丰采依然。

民居、小桥、田园、游人、绿树,齐齐倒映在宁洋溪水中,描绘出另一幅清秀淡雅的水墨画卷。漫步在宁洋溪的廊桥上,品廊桥之古色,听溪水之潺潺,看镇内百姓,或匆匆而过,瓦盖翘檐,古朴典雅。构成了古城古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宁洋溪则是双洋人民心中的母亲河,她滋滋润了养了数万双洋百姓生活,更滋润了百姓心田。宁洋溪守护了百姓精神家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