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一地,不仅弦歌千年不绝,红军长征时期发生的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更赋予了她跨越世纪的勃勃生机。
家乡的糍粑,圆润大气、色泽玉洁。挂于堂屋正中的吊钩上,恰似一轮悬空皓月,芬芳我的记忆,照亮我的乡愁。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洞庭有芦笋,似可敌莼羹。阳春三月,若躬身前来采摘一把脆嫩芦笋,来一次船头烹鱼,洲上煮酒,定然别有一番风味。
和众人一样,高中时就拜读了那篇水天一色的文字。于朗朗上口间,一幅落霞孤鹜齐飞的江南水墨、一窗秋水渔歌互答的锦绣湖光,便已牢牢定格于我记忆深处。
边走、边看、边聊、边购,不觉间,日已西移。游人们双手拎满了大包小包渐渐散去,老板们亦开始各自收拾摊点,收拾起一天的疲惫和喜悦。 湖洲上,倦鸟纷纷归巢。天际,一轮红日从五彩
只要渔歌还在唱响,涛声桨影里就有叙说不完的鲜活故事,洞庭湖畔的渔火就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毫不夸张的说,我亲身经历过洞庭湖上最大的一次风浪。如果当年乾隆爷遭遇的风浪若我所历,就凭那时的帆桨之舟,他老人家恐怕已葬身鱼腹。悠悠清史,亦将为之改写。
除去香料配方略有不同之外,无非在于文武火候之调和、时光长短之积淀,和一份待人处事的诚心与自信。
愿我的一生亦如一株挺拔的大树,根扎得稳、身立得正。任由风吹雨打,依旧傲雪凌霜,葳蕤苍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