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振凯的头像

刘振凯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15
分享

随感二题

刘振凯

读懂死亡

波特莱尔将死亡比作远行。这个比方打得很好,超然,轻松,国人近年来也开始使用。实际上,对于死,中国人历来有十分冷静的看法。孔子说:“自古皆有死。”说死是人生之旅的终结,任何人无法避免。陶渊明说的更多:“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道,托体同山阿。”、“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令的态度够洒脱了,心平如镜,顺其自然。这位老先生生前就写过一篇《自祭文》。

清代文人袁枚亦效仿陶氏写自挽诗:“人生如客耳,有来必有去。其来既无端,其去亦无故”、“逝者如斯夫,水流花不住。”诗前序曰:“腹疾久而不愈,作歌自挽,邀和我者同作焉,不拘体,不限韵。”此时袁公已75岁,痢疾不见好转。给袁枚自挽诗唱和的有当时名流姚鼐、钱大昕、洪亮吉、赵翼等。

敢于在生前自祭、自挽,表现了一种达观的态度。郁达夫从50岁起,每年要写一篇遗嘱。画家黄苗子在70岁和75岁时写过两篇《遗嘱》,特别好读,生命的洒脱达到极致。比如“关于骨灰的处理问题,曾经和朋友讨论过,有人主张约几位亲友,由一位长者主持,肃立在抽水马桶旁边,默哀毕,就把骨灰倒进马桶,长者扳动水箱把手,礼毕而散。”

读懂死亡。

公恩私谢种种

当今之时,公恩私谢的情况实在不少。某官员给某百姓解决了问题,本是照章办事,公事公办。但某百姓“过意不去”,总要对某官员酬谢一番,或送烟酒,或送羊腿,或送红包,花样不少。如此这般,办理妥帖,某百姓才心安理得,也消解了几多负债感。也有某些官员特别计较此类事端,百姓若不酬谢,就在心里记他一笔,总觉得百姓对他有一宗“未了债”,弄不好下次百姓办事时,早就给人家预备了一双小鞋。

明朝正统·景泰年间的大理寺卿薛瑄为官,主张公不私谢,他说:“拜爵公朝,谢恩私室,吾不为也。”明代吏部尚书王翱不在家里办公,廉洁为政的故事,不也是主张“宅无私谒”吗?

当今之时,此类事若要说个究竟也很简单:百姓是主人,自当理直气壮;官员是公仆,为民办事天经地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