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苗培兴的头像

苗培兴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22
分享

拜谒闵子骞墓

           苗培兴

“我也不知道这是为啥,总感觉阴沉沉的……”

九六年,我在这里定过一套房子,妻子看时,这样说。

对于这个“阴沉沉,”当时,我是一点儿也没有感觉的,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说起。但我还是退掉了这里的房子。后来,大约是两千零一年,我才知道了这个“阴沉沉”的原由——闵子骞墓。此时,我已经准备在与它西临的一条街道上办公了。

从洪楼广场往南,大约300米,就是闵子骞墓。这是一条南北的街道,叫闵子骞路。路的两侧,不知是何年月,植种了两排高大的梧桐树,法桐,很是茂密。墓园在路的西侧,坐北朝南,白墙,灰瓦,被这些茂茂密密的林木所遮掩着。门楣有匾——《崇孝苑》。

此时,冬阳西挂,朱门半敞,我,一个人,惴惴着走进了这里。

前日的那场大雪,还没有化去,白晃晃,耀眼;一园古木,参天凋零,瑟瑟着垂手园中;大大小小残破不全的石人、石佛、石羊、石马、石龟,还有为数不少的碑刻杂乱地散落在甬道的四周;祠堂里贤人端坐,慈眉善目,美髯飘拂;圆形的墓堆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如玉,洁白。孤寂、清冷、肃穆,还有凄凉正笼罩着整个墓园……

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想。

——一辆马车行驶在冰天雪地的乡间小路上。赶车的少年冻的瑟瑟发抖。父亲怒其不争,举起长鞭抽向少年。顿时,芦花飞落……盛怒的父亲欲休其母(继)。少年跪在父亲面前,仰着脸,含着泪,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是我的脑海里幻化出的《鞭打芦花》故事中的一个场景,是十岁的闵子骞,在遭受继母虐待被父亲发现后,央求父亲不要赶走继母的一幕。

那一鞭抽的好,它抽出了事情的原委、真相,抽出了人的本性,人的阴阳两重性。有时,真相是很残酷的,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假象;有时,人的本性也是很残酷的,是恶的。可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的。因为,人会伪装。这一点,禽兽不会。

继母疼爱自己的儿子,虐待继子,这是本性。受虐待者心生怨恨,甚至寻机泄愤报复,亦是本性。然而,去本性,行宽恕,从爱出发,着眼全局,以德报怨者,自古鲜有。舜是一个,闵子骞是一个。此,贤人之所以是贤人是谓也!孔子有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故事里还说,父亲要休了继母,是闵子骞的苦苦哀求才作罢。继母感念闵子骞的这份宽容仁德而后视其为己出,一家人和和睦睦岁月静好。那个继母果真是被感动了吗?我想,或许是、或许不是。可,如果没有这父权的强势权威,闵子骞的处境是断然不会改变的。他的“忍”不会换来怜悯、同情,只能换来变本加厉。

闵子骞是幸运的,他有一个爱他的尚有权威的父亲。否则,或者说,父亲与那继母通同一气,闵子骞的处境岂不是要更加悲惨!所以,应该感谢这个父亲。否则,闵子骞只有忍,只有悲,就没有美德了。

今日,父权,即法律。继母,即腐败的权贵。闵子骞,即百姓。愿法律高扬。

——一朵五彩的祥云飘然落下,落在闵子骞父亲的床前。祥云里走出手捧玉符宝玺的文魁星和福禄寿星。旋即,贤人生。兰香绕室,三日不散。

这是闵子骞出生的故事,是他的父亲梦中的情景,充满了神迷玄奇的色彩。但是,我信,我一直都信。不信就无法解释这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好男儿。原来好男儿都是天上的星宿。他们来干嘛?醒世,作楷模。

——长大后的闵子骞,很聪敏,德行闻乡里,拜孔子为师,与颜回、子贡、子路等同为七十二贤之一,又十哲之一,后在鲁国费邑、齐国先后为官。从政时的闵子骞崇尚节俭,行仁政,施德治,兴教育,敬业爱民,很受百姓爱戴。享八十九岁,墓葬济南历城“华不注山”。宋熙宁七年,濮阳人李肃守齐州移墓于此并建祠纪念。苏辙撰文《齐州闵子祠记》。其兄苏轼书写,刻碑立于墓前。可惜,这通碑,早些年被毁,只留在了文字里。现在的守墓人为闵氏后人。

这是有关闵子骞及闵子骞墓的一些介绍。

先有闵子骞德行闻乡里,后有拜孔子为师。得才俊以授是孔子一乐;得名师传授是闵子骞一乐。名师遇才俊方成美事。朽木是不可雕的。

有孝心知感恩的人做什么事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百善孝为先。孝道,即人道。不孝,即人道废。人道一废,做什么事也就做不成了。闵子骞能受百姓爱戴,德性使然也。

我忽然又想:其实,“孝”,实非儒家所独倡,而是各教各派所共倡。如:《圣经》中有“必须孝敬父母”的摩西十戒;佛教中有“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坠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的地藏经文。之所以如此,盖因“孝”实为人类共性共识也,不如此,便没了立脚的根基。何能兴于世?你想像不出、更找不出一个教派、一种伦理学说是以不孝为基础而被世人所接受的。

其实,即便是禽兽亦如此。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蛇雀之报”等。可见,孝和感恩是一切动物潜在的本能。只是,只有人,才特意地倡导这种本能。因为,行有不孝者。这一点,这些人不如禽兽。

孝,有四个境界:养,敬,安,顺。即:养其身,敬其尊,安其心,顺其志。只养不敬不孝也。惹事生非,不安父母之心不孝也。不顺父母志趣不孝也。拜天、拜地、拜鬼神,不如孝父母。父母真神也!

当然,这里的“孝”是狭义的孝。广义上的孝就是爱。即: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耶稣的博爱。

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把这个狭义的“孝”与治国联系在了一起。在他看来,一家一国情理等同。“孝悌”是家庭和谐之本。“仁爱”是国家和谐之本。有了这个本就能建立“礼”。有了礼反过来又能促进仁。即:“仁以处人,有序和谐”;“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爱人也。

礼,泛指一切约束人们行为的民俗民风、礼仪规范、社会制度也。

当然,孔子复的那个“礼”是西周时期基于封建宗法制下的礼。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礼是基于人民共和制下的礼。这个礼就是法律。只有人人遵纪守法,讲仁,讲义,讲信,社会才能有序和谐。

然而,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人有劣根性——贪。尤其是对那些修身欠佳的权贵们,面对唾手可得的利益,就像酒鬼遇酒,饿狗见食,贪心更盛,总要做点偷鸡摸狗的事,所以“克己”很重要。《大学》里说,一个人应当先修身,再齐家,然后才能承担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换言之,就是要先有德,后有能力,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

走出墓园,西侧,便是一处公园,百花公园。这个公园,面积很大,有山有水,林深叶密,是平日里中老年朋友们最喜欢的休闲游乐场所。

此时,夕阳西下,园子里万木叠雪,参差错落,白雪皑皑。“这个园子好,与“崇孝祠”相合,体现着仁爱。”我一边往园子里走、一边想……

               ——完——

                             2020年元月16日晨6:53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