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牛虎雄的头像

牛虎雄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21
分享

上海的早晨

我第一次到上海是1995年12月的一个夜晚。

因为是第一次到上海,心情格外激动。从小学到高中,我的大多数老师都是上海知青。他们的气质高雅,谈吐不俗,因此在我心目中上海一直是先进文化和现代化的代表。

我们从杭州乘坐大客车到上海。进入上海市区走的是高架路。因为是第一次走高架路,看着路旁密集的楼群,心里非常担心大客车会不会径直从灯火通明的窗户开进大楼里。

第二天早晨,上海沐浴着美丽的晨光,真实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宏伟、大气、优雅、高贵。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游览了著名的南京路、淮海路,瞻仰了久闻大名的第一百货大楼、和平饭店、大光明电影院、锦江饭店、大世界等,买了一大包东西。

后来,由于有业务交往,我几乎每年都要到上海出差。

工作的闲暇之余,我一次次地端详着这座曾经创造了中国四分之一产值的最大城市,努力寻找它拥有磅礴实力的原由。

每一次到上海,我遇到的都是好天气。清晨起来,一把扯开房间的窗帘,看到窗外阳光明媚,天蓝云白,马路上车水马龙,却井然有序,精神顿时振奋起来。

尤其难忘的是在早晨的虹桥机场,向东遥望洒满朝晖的上海市区,感受到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仿佛看到了它那有力跳动的脉搏。我想起了中学时期读过的周而复的名作《上海的早晨》。的确,上海的早晨最能代表着它的魅力。

2012年7月,我第一次品味到上海的酷暑。

连续几天气温都高达摄氏40度。走在大街上,如同罩在沸水之上的蒸笼里,连呼吸都很困难。汗水一次又一次地浸湿了身上的衣服,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用凉水洗澡。

闷热吓退了我进军十里洋场的勇气,也阻止了外出的脚步。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的上海,仍然是天蓝云白,清澈透明。

住宿的兴国酒店,花园里的几幢黄色小洋楼精巧别致,卓尔不凡,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解放前这里是外国的租界。

我抽空去过中共一大会议旧址、上海证券交易所、豫园的九曲桥、河南路的小桃园、弄堂里的旧书店、张江高科技园区、人民广场、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意图在那里找寻到上海的过去和未来。

上海有我中学的老师苏华英、徐心正等,有我大学的同学于明翠,还有我中学的同学杨斌、周宾、李必需等,还有以前的领导朱疆。只要有时间,我也去会会他们,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上海的故事。

上海,大气中蕴含着南国的清秀,温婉中透露着世界的思维,的确像一个在明媚的阳光下身穿贴身的旗袍款款而来的贵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