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胜罡的头像

孙胜罡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16
分享

小店

孙胜罡

我所居住的小城里有家小小的“饼店”。说是饼店,其实准确地说是个自己制作烧饼,连带着批发、零售的小小的“烧饼店”。这家小店铺的位置是在一个市场把头儿的一个小门市房里,门面矮小,门脸陈旧,很不起眼儿。每天在这里买烧饼的人都是自觉地排成长长的队伍。他家的烧饼“供不应求”,常常是等轮到排在后面的人要买的时候,所有烧饼已经售罄了,几乎每天都会达到“一饼难求”的程度。

为什么他家的烧饼卖得就那么红火那?而同是这一条街上的,别人家烧饼店的生意怎么弄都不如他家的那?

究其原因,这还得从几年前说起。几年前,这个市场上曾经空着个小门市房,说也奇怪,这房子空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来租。很多人一打听,就害怕了,听说是这个房子的前一任租户是突然死在这里的……。而且这事儿是越传越神,越传越离谱儿。所以,这房子就一直空着,没人敢租赁。突然有一天,人们好奇地发现,一个小店面竟然悄无声息地在这个小房子里开张了。人们看到在这里忙活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把脸上的胡须刮得铁青的中年男子,一个是一条腿上有残疾的瘸腿妇女。那男的负责做烧饼,女的负责卖烧饼。看得出,她们是一家的两口子。

这两口子的烧饼做得那叫一个好啊!每天,从烧饼一出锅就飘得满街的香气,弄得周围那些卖菜和卖日杂的小贩们禁不住不停地偷偷咽口水。

她们不仅烧瓶做的花样繁多,香甜好吃,价钱也很便宜实在,而且这两个人的人品也特别的好,常常忙过饭口的当儿,热心地帮市场的邻居们洗洗涮涮,有时候还会送给年纪大的摊主烧饼吃……。渐渐地,她们在这里的人缘儿就特别的好。人们都喜欢和她们接触,交朋友,她家几乎成了这个市场的“小核心”。烧饼店的玻璃窗上到处粘贴满了“小广告”,什么“失物招领”,“寻人启事”,“租房卖房”,“招工招生”等等,她们都爽快地答应允许暂时张贴,不收取一分钱的费用。其他的,像谁捡到了钥匙,钱包,小物件等东西,也都送到这里寄存招领。就连热心的大妈介绍对象都会把这里当做见面约会的地点了……

忽然有一天,起了个大早来排队买烧饼的人们惊奇地发现,每天都早早开门营业的“小店”却大门紧闭,门上挂着一把铁锁头。

经常和小店联系的人一打电话才知道,原来,这店的女主人突然得了重感冒,一时间起不来了。

只一上午的工夫,几乎整个市场都知道了这事儿,个体业户和一些顾客们都纷纷组织起来“筹钱”,“筹物”去看望她。

看到众人都来看望她,“烧饼店”女主人在病榻上很受感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对大家说,自己真的想,以后不在这个市场上干下去了,打算等病好了些,就和丈夫到云南去做烧饼开店去。她说,那个地方这几年旅游行业发展的好,餐饮业十分发达,再说,那里离她们的女儿上的大学也不算远,还可以照顾他们的姑娘……

听到这话,围在身边的人都面面相觑,几位常年买她家烧饼吃的老顾客都眼含热泪,流露出恋恋不舍的表情来。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劝女店主留下来……

几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我曾先后到过几个地区工作过。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来到这条街的市场上,想看一看那个记忆中的“小店”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这个市场的所有门市房都翻新改造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颖时尚的一栋栋三层的商业门市楼房。

我举目望去,远远就看到了一个道边的门市房的大大的牌匾,那个牌匾上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小店烧饼”。透过宽大洁净的玻璃窗户,我认出了,那不就是当年那个“小店”的两口子吗?他们中忙着招呼顾客那!

我看着看着,嘴里自言自语地说:“人好,生意一定发展得好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