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同林的头像

孙同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04
分享

记得老家芦花美

冬天到了,便想起芦花,因为芦花伴着我的童年。

在我的老家房前和屋左有一条环形小河,河坡上生满了杂草,但到了水中,却是净一色的芦苇,它们婷婷玉立,在风中摇曳生姿,特别是到了秋天,一河连绵的芦苇,芦花在空中漫天飞舞,令人想起“潇湘一片芦花秋,雪浪银涛无尽头”的诗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里的千古名句,让芦花在人们心目中变得浪漫多情,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古人常常借助芦花抒发情怀。白居易在《赠江客》中有“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的诗句,诗人要表达的是孤单的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闲梦远》“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道出了芦花之中船上人的孤独,让人联想到后主漂泊的悲凉处境和凄苦心情。

芦花没有秀色,也没有香气,在人们的眼中再平常不过,但它却经济实用,深受农人的青睐。小时候,芦花陪伴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隆冬。那时的农村物质十分匮乏,缺吃少穿,过冬没有棉鞋御寒,人们便以芦花为原料,编织成一双双靴子(俗称“芦靴”或“茅窝”)。编芦靴的技术含量不高,几乎人人都能学,当年的民间亦有不少专业编芦花制品的“茅窝老人”,毕竟是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所编茅窝终究比一般人制作的要好,不仅好看,而且耐穿,更主要的是软和、暖和。制作茅窝的芦花很有讲究,必须适时采摘,采摘早了,芦花的花絮尚未展开,绒毛少,保暖性能差;采摘晚了,芦花过熟,花絮容易脱落,会影响编织和保暖质量。

旧时的芦苇用途很广。芦苇曾经用于建房。选粗壮的芦苇扎成一块块芦障(又叫障旺),覆盖于房架上,其上再铺上麦秸或稻草,便成了房顶。在房内竖起芦障即可为墙,隔出里间外间。芦苇可以编席、制作斗笠等等。当年的白洋淀人,曾将此作为一项产业。芦苇又是一种上等的燃料。当年乡下人用的是土灶,芦苇没有斜枝错节,极便于烧火。农人还喜欢用芦苇编制篱笆,以挡鸡鸭,拦猫狗,芦苇篱笆上再爬上黄瓜、扁豆藤蔓,绿色的藤萝中,一朵朵小黄花或小紫花,把庭院装点得多彩多姿。

据考,芦花具有止泻、止血、解毒等药用功能。《唐本草》载,水煮浓汁服,主霍乱;《本草图经》说,煮浓汁服,主鱼蟹中毒;《本草纲目》云,烧灰吹鼻,止衄血,亦入崩中药。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不可能再用芦苇建房,也不会用芦花制靴取暖,不过,人们并没有嫌弃它、忘记它,而是更加珍惜,注重利用芦苇,将其打造成一块块湿地,形成一个个优美的生态风景。 

日前,我回一趟老家,来到老家的小河旁。虽然老屋已经搬迁,但门前的一段小河还在,只是河里的芦苇因无人打理,变得有点零乱,数点芦花在萧瑟的寒风中摇曳,花絮在空中飞扬,我的目光追随着它们,看它们静静地飞,飞,直到悄无声息地落在远处的一片绿油油的麦地里,附着在麦叶上……夕阳将小河照成橘红色,芦花错乱无序地沐浴在晚霞中,摇摆着,它们这是在向我致意么!心心相印,我看到它们有如见到亲人一样地亲切。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晖。” 一首委婉动听的《芦花》,令我对老家芦花更加向往和怀念。

有芦花的老家很美,真的很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