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欢的头像

吴欢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05
分享

城郊有一片竹林,长势喜人。每根竹子都是直挺挺的,向着天空生长。我是在夏日的午后,寻了竹林的清幽而来。早有小户人家的大爷,在竹林的躺椅上小憩。竹林分了两片,中间有石板路间隔开来。

 阳光透过竹叶,散落下来,星星点点。到了夏日,春日的竹笋早就长成了直直的竹子。竹林旁的酒家,主人告诉我,这些都是今年的新竹。看着挺拔的竹子,我真不敢相信,只是经过了两个季节,小小的竹笋就会长成这么高大的竹子。酒家在竹林旁修了房屋,门前排着几口大缸,在缸上贴了红纸,纸上写着大大的一个“酒”字,还竖着几面三角旗,路过的人,很有一些穿越到古时的感觉。

常有竹林酒家之说,也有竹林禅院的话题。与竹林有关的,多是些清幽风雅之物。倘若一间酒馆生在竹林处,赶路的人都会闻香下马。要是禅院坐落在竹林处,总是会有禅心雅静的人,停留不去,便有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清风扫过竹林,有笛声悠扬的声音。在城市,即便是种了几株竹子,也是听不见的,风过竹叶的声音,被车马喧嚣盖住。到了郊外,那就是另一般景象。静下来,会听见很多美妙的声音。

 走在竹林的石板小路上,迎面仿佛看见了郑板桥捋着胡须笑看人间万千。一生爱竹的郑板桥,吟竹,画竹。他曾写下千古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一生的洒脱和刚正,都在笔下的竹子里。

所谓的“胸有成竹”,也就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了下来。一个人能够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成功就有了十分的把握。试问,能有多少做到遇事胸有成竹呢?功夫都在平时。古人画竹,早就通过认真的观察,把竹子种在了心里。

  我循着竹林小路,一路思索,做人当像竹子一样的挺拔和高风亮节,有一颗空灵通透的心,有一身风雪压不弯的傲骨。

  竹林里,有人置放了石凳石桌。若是三五好友,摆上精致的茶具,在清风竹幽中,聊几句贴己的话,便是夏日午后最惬意的事情了。竹子身上是凉快的,我择了一根粗壮的竹子,抱着它不放手,竹子的身子实在很凉快,驱赶了夏日里的燥热。竹子一定是有灵性的,它知道在夏季里人们需要什么。

我想求郊外竹林旁的乡民,能不能替我做一个凉床。我便把整个夏日搬在这凉床之上,写字累了,上去躺躺,摇一把蒲扇,日月就停留在了最原始简单的生活里。在很早以前从阿坝带回来一套竹子做的茶具,最深的山里,人们会用这些大自然的植物,编织生活。久居城市,倒是习惯了坚硬的钢筋水泥,少了一些自然淳朴之心。

  在竹林里漫步,一切都慢了下来。连说话的语调也是轻缓些许,脚步自然是慢慢移动的。竹林深处,有一个古老的石槽,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我脱了鞋子,赤脚在石槽上走动,脚底生出的凉意,由下而上,让整个身子都清凉起来。时间久了,竟然觉得脚板太凉,赶紧盘腿坐在上面,入定,净心,在不自觉中。

  夏日徘徊在竹林,很容易忘记了季节。四季长青的竹子,踏实而平稳,连夏的燥热都能消融,还有什么是一株竹子不能包容的呢?

苏轼的诗句在脑海里反复出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能在竹林,修一颗淡静之心,也不枉竹子的一片清幽之境。世俗的诸多杂事,被抛掷在脑后,留下的是眼前这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竹子,看着就赏心悦目。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可不是,身在竹林,总是亲切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疏离感。风过叶片的声响,就像是故人横笛吹箫,立在眼前。每一根竹子,都是穿着长衫的故交,既有相逢又有别离。

寻幽,就在竹林深处。李白说:“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想来暮色渐浓,诗人已经分不清竹子和青萝的颜色,都是翠绿。我也该离开了。

这一身沾上的清雅,多少能够在入世之际,有了几分清净心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