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诚的头像

张诚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6/06
分享

岁月如歌逐梦飞

穿过时光隧道,开启记忆之门,我梦想的河水在缓缓流淌……

起初的梦,是基于本能的需要,卑微低贱却又实实在在。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我人生的梦就是从这儿开始的。粉碎“四人帮”那一年,正好是我的入学年龄,文革的浩劫,把中国的经济拖入了崩溃的边缘。那时,对于像我这样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记忆里残存的都是食不下咽的凄苦。每天面对的都是红薯面或玉米面馍,就着油泼辣子或者一碟咸韭菜,就是一顿饭。单调而乏味的主食,让我经常缺乏食欲,在乡里上初中的时候住校,每周都是从家里背到学校一兜子玉米面馍,作为一周的伙食。有的时候,一周下来,却发现每天还吃不掉一个玉米面馍!渴望美味食品的想法在心里疯狂生长,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好不容易才盼来了几个小麦面馍,那还是父亲因为出差带回的。看着这些馒头,我如获珍宝,把它捧在双手手心里,小口小口慢慢地啃着品着,只怕掉下来一点馍渣。

那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天天吃上小麦面馍。

历史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了逆转,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充足的小麦满足了我肚子的愿望,我终于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岁月的流转会把一些记忆冲淡,但是有一些记忆,刻在生命的印记里,怎么也无法抹去。还是小时候,天寒地冻的冬季,我们家的炕上,总是摊满了成卷的白纸、毛笔、调色盘和各种颜料,母亲只要稍微有空,就摊开裁好的纸,开始画窗花,画好的窗花堆成一叠叠的放在那儿,只等着春节前拿到集市上去变卖,用变卖的钱给家里置办一些年货;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以后,我们家也分了几棵柿子树、苹果树,种了一点红薯,这些都要拉到城里卖掉,贴补家用。我那时虽然年幼,但因为是长子,就经常陪着父亲一起拉着架子车,去县城或更远的地方,去卖这些柿子、苹果和红薯。我们家距这些地方很远,而且还是丘陵地带,路上坑洼不平,举目都是坡地,父亲在前边拉着人力架子车,我在后边帮忙推车。那时总觉得路是那么的长,似乎再也走不到头。最难忘的一次是前往更远的邻县卖苹果,翻过无数道沟沟坎坎,终于到达以后,苹果却卖得不好。熬到下午,一位卖葡萄的从我们身边走过,看着那些晶莹透亮,让人垂涎欲滴的“仙果”,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但因为生意不好,我也不好意思开口让父亲给我买一串。天慢慢黑下来了,苹果还是没有卖完,也没钱住旅社,父亲就在街边的水泥台阶上,为我铺了一块布,用他的外罩盖住我,让我躺着睡,他自己则倚在墙上打着盹,凑合了一夜。

穷则思变,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荡漾,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鼓励下,父亲离开了从教十七年的讲台,白手起家,利用大好的市场形势,从商业零售做起,经过不断积累,生意越做越大,还在县城盖起了两层小洋楼,提前实现了小康的梦想。

不知有多少次,我与父母在闲谈时,他们总是感慨地说:“咱们家真是赶上了好时代,要是像过去,做点小生意,就被当成了资本主义尾巴,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呢?”

个人梦想的实现是以国家的发展作为依托的,生活教会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也就非常关心和渴望祖国的强大。

在我的中学生活中,我用功最少,学得最好的是历史课。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即便是枯燥的历史年代,也能做到过目不忘。在学习时,看到清朝在经历康雍乾盛世之后,从道光皇帝开始,中国就开始了丧权辱国绵绵不断的割地赔款,中英鸦片战争之后,香港就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那时,挥洒着激扬青春的我,义愤填膺之余只能扼腕叹息,深恨大清的无能,渴望祖国的强盛。“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我们不是清政府”,邓小平义正辞严的表态,迫使英国人全面退却,香港结束了百年的殖民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邓公维护国家主权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对香港回归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欢呼雀跃。十年后忆及当时的心情,写下了这首《香港回归十周年感怀》:

漫漫长夜神州暗,英夷欺我输鸦片。林公举火除弊害,虎门销烟英名传。

蕞尔小国逞凶顽,无能道光把约签。从此我家住强盗,明珠蒙尘百余年。

改革开放国力强,沧海桑田焕新颜。睿智邓公义辞严,纵使铁娘亦枉然。

一国两制古未见,平稳交接港民欢。倏忽回归已十载,香江之水绿如蓝。

今日繁荣世人赞,我思邓公泪涟涟。但愿长天英灵在,笑傲苍穹保国安。

香港的顺利回归,抹去了中华民族屈辱的一页。“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进入新时代,中国正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阔步前行,脚步铿锵。

如果按照兴趣和爱好的轨迹,参加高考时我应当报考自己喜爱的历史或哲学专业。然而,高考时不仅与这些专业失之交臂,而且只是进入了一所普通院校学习法律,这一直是我的一大遗憾。毕业后总是期望能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大学来提升自己,但因为在检察机关长期从事反贪污贿赂工作,常年过着没有节假日,没有昼夜之分的非正常生活,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又让我经常心力交瘁,备战复习的时间就非常之少。有一年,交了法律硕士的报考费,却因为案件无法脱身而弃考。幸而,后来清华大学招考法律硕士,我才有幸求学于清华大学,更有幸的是遇到了我国知名刑法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明楷老师。张老师时任法学院副院长,负责教学工作,在考前安排了一个辅导班,我才抽出了时间去参加。三更灯火五更鸡,如饥似渴复习的眼冒金花,终于如愿以偿,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实现了我的清华梦。

清华的学风,非常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校期间,到自习教室和图书馆抢座位,是清华学子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清华学子勤奋的见证。即便到了毕业前夕论文答辩这个最后环节,也不可有丝毫大意,否则面对答辩委员的犀利提问,你可能会哑口无言。

清华求学的不易,我后来写在了给儿子的《亲子书》中:

 “在你刚过完满月的第二天,温暖幸福的感觉还在洋溢,我就离开了你的身旁,踏上了漫漫的三年清华求学之路。在清华的日子里,萦萦的挂念之心时时荡漾在我的心田,每次在电话中听到你稚嫩地叫着“爸爸”的声音,那份心醉,那份激动,那份柔软,无以言述。最为难忘的是,当我做完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走出清华大学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突然百感交集,哽噎难言。本该吃午饭,坐在食堂,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吃不下饭——既感叹清华学风的严谨,学业的不易,又感叹几年来在你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也没能很好地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所以在相聚的日子里,只要有空,爸爸就会把你驮在脖子上,跑来跑去,听着你清脆的笑声,弥补我们的欠缺,尽享我们之间的欢乐。”

有幸在清华大学获得法律硕士学位,不仅圆了我的名校梦,扎实的法律功底,还造就了高质量的为民服务,我先后多次立功受奖,当选为三门峡市“十大杰出青年”,被授予“全省优秀侦查员”“全国检察机关侦查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果说我与文学有缘,那么前文的那首《香港回归十周年感怀》,就是我接触文学的处女作。现在看来,这首“诗”只能算一篇七言文,既谈不上是格律诗,也不完全符合古体诗的用韵,但是它表达的却是最真实的情感。

此后,断断续续也写了几首有关师生情、同学情、亲情以及自然风光的古体诗,偶尔也尝试一下现代诗,但是并未拿去发表。直到2012年,我才第一次向我们当地的日报投稿,很快在该报副刊上刊出了我的一首现代诗。这次公开发表带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热情,我几乎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利用起来,笔耕不辍。在坚持诗歌创作的同时,我也结合工作和生活,积极尝试多种文体的写作。我市消防支队曾邀请我去为他们做过一次职务犯罪预防讲座,我结合《红楼梦》中的故事,用文学化的形式与消防官兵进行了交流,受到了消防官兵的好评。事后将讲稿整理成一篇散文《品红楼 说预防》,很快就在《检察日报》廉政周刊发表了。

文学之梦蓬勃生长,我的生活丰富而充实,从来没有空虚和无聊的时候,反倒觉得时间永远都不够用,总是在拼命地与时间赛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诗歌和散文在全国征文创作大赛活动中均有斩获。先后被诗刊社子曰诗社吸收为社员,被河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我曾经写过一首现代诗《梦和希望升起的地方》,表达个人文学梦想起航的欣喜。也许,这个梦想很漫长,我却愿意一直走下去,因为我们的灵魂需要安放。

…………

走出时光隧道,回首望去,梦想在一一实现;展望未来,却仍有梦想在心中涌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