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童的头像

牧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1/16
分享

一座祠堂与一种心理

到了太原,如果不去游晋祠,那就枉到太原了。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准确地说晋祠具体包括晋祠公园与晋祠博物馆两部分。其精华当然是晋祠博物馆。

晋祠公园位于晋祠博物馆门前的开阔地上。东对碧水莲塘,西靠晋祠古建筑,南北两翼,紧挨千顷稻田、农舍及村庄。

进入晋祠公园,即可看到一组气势雄伟栩栩如生的李世民与其群臣的雕塑。

因为大唐帝国的诞生及其三百年的基业,正是肇始于晋祠。晋祠博物馆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

北齐灭亡四十年后,当时的隋朝江山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太原留守李渊拜倒在晋祠神主叔虞祠下,他是为起兵反隋而至晋祠祈祷。此时的李渊举义无异于当年的武王伐纣,而叔虞正是武王之子,求他保佑自然是寓意深刻。数天后,李渊父子在太原誓师起兵,仅用一百二十六天便攻占长安,第二年李渊则在长安称帝。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 ,唐太宗李世民带领群臣游览晋祠,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分,既有往日祈祷成功还愿之思,又有对沧海桑田变化的无限感慨,欣然“树碑制文、亲书之石” ,完成了一篇千古流传的翰墨《晋祠之铭并序》。此文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的建国史迹,宣扬叔虞神灵保佑了李氏王朝“龙兴太原,实祷祠下,以一戎衣成帝业”的冥冥之功,目的为告诉天下人,李唐王朝是正宗的,是“君权神授”的。文中,“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惟德是辅,惟贤是顺”,“不罚而威,不言而信”,“无言不酬,无德不报”等等,既是李世民的治国宣言,也是其宣扬李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封禅”之作。而后,李世民又一次对晋祠进行扩建。

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前后相连, 看完晋祠公园后便可进入晋祠博物馆。

晋祠博物馆是具有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它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舒适,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从晋祠博物馆大门进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中轴线,也是晋祠的主体。这部分其建筑结构不仅严谨,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计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南部从胜瀛楼起,计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对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尉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三十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若登塔远眺,则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回头再说说晋祠博物馆。话说周成王姬诵,曾与其胞弟叔虞做游戏,十三岁的少年天子用梧桐叶剪成玉圭形状交给弟弟,说是“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几天之后,代摄国政的周公便要求周成王择吉日正式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那是开玩笑的话。周公则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叔虞,后来,人们便称叔虞为唐叔虞。这就是“剪桐封弟”的故事。《史记》和《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

后来,叔虞的儿子燮父见到晋水日夜奔流,就把这个诸侯国的国号改为晋。叔虞便成了第一代晋君。叔虞以德治国,做了不少好事,深得民心。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就在晋水源头修建了叔虞祠,后人习惯称为晋祠。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郦道元的文章当在公元五零零年前后写成。这样推算,晋祠至少有一千五百岁了。

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都曾对晋祠重修扩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晋祠,是在北宋赵光义当年重修之上逐渐扩展而来的。它现占地十公顷,祠堂、殿宇、寺庙、道观等各类古建筑近百座,殿、堂、亭、台、楼、阁、桥、榭样样俱全; 而且宋、元、明、清代代扩建不绝,堪称古建筑的博物馆。一代名流梁思成为此评价:“晋祠又像庙观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奇怪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晋祠正殿中供奉的已经不是唐叔虞,而变成了圣母。这位圣母就是唐叔虞与其哥哥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以女神庙替代叔虞祠始于北宋。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九七六至九八三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又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一零二三至一零三二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北宋统治者心底总潜藏着一种恐惧心理,更换晋祠神主的目的是为了逐渐消除晋阳人对于唐叔虞的崇拜。

晋阳一直是中原连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门户,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派重兵守卫,但也因为这里的守将手握重兵,往往最终会成为中央政府的心腹之患,历史上的晋阳守将,有很多人起兵造反,而且当上了皇帝。晋阳自古以来是晋国的地盘,这里最受尊敬的祖先就是唐叔虞,当地人世世代代都要到晋祠中祭拜唐叔虞,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唐叔虞崇拜,这种崇拜,从唐叔虞管理这块土地开始,就一直延续了下来。当赵光义付出了极大代价打下晋阳城后,就残暴地摧毀了整座晋阳城。为了缓和矛盾,也为了得到神灵的保祐,赵光义又认真地大规模地扩建了晋祠。并挖空心思替换了晋祠的主神。他扩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原居于正位的叔虞祠,则退于次要位置了。

晋祠虽未受战争的大破坏,但却是战争的大见证者。甚至有人说这里是复仇之地,征战杀伐、生死轮回,他们多到晋祠去告祭祈祷。因此,晋祠也可谓是一块战争的策源地。

晋祠中的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被誉称为“晋祠三绝”。

晋祠古木众多。树龄最长、最负盛名的是植于周代的两棵柏树与汉、隋、唐的三株槐树。

圣母殿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树周柏,老枝纵横,盘根错节,相传为西周时所植,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树身已向南倾斜约四十度,横卧如虬龙,斜倚在擎天柏上,仍充满生机,披覆在圣母殿左侧。左右两株,同年所植,故称齐年古柏。一株为东岳寺西南的长龄柏,高十五至十六米,干粗二米余,形似卷龙,叶如浓云,挺拔壮美。另一株在清朝道光年间被砍伐了。

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四十三尊(含后补塑二尊),邑姜居中而坐,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其他彩塑侍女像有的捧饮食,有的侍起居,有的奏乐歌舞,有的捧文印翰墨等,身材的尺寸都和真人大小差不多,这些侍从都是根据秦制度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唐宋因袭其制,各有专职,身份、性格无一雷同。她们或幽怨、或忧郁、或愠怒、或哀思,神态自然逼真,面目俊俏可爱,造型生动,眉目传神,表达出被禁锢深宫,身心备受摧残的强烈不满情绪。这些彩塑,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其塑造手法突破了古代寺院中宗教题材的平淡,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了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是中国古代泥塑的精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难老泉整个泉系,是一组建筑组合。其中有七孔八眼的泉眼,有神奇的中流砥柱、张郎塔、不系舟、人字堰、洗耳洞、真趣亭,还有“南海眼”难老泉亭,然后是水母楼。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水塘,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晋水源泉有三: 难老泉,善利泉,鱼沼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流量一点八立方米。源前十孔分水,南北两渠。因它晶莹澄澈,冬暖夏凉,水温保持在十七摄氏度,畅流不断,终年生生不息,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而命名为“难老泉”。

晋祠,是中国仅存的周室帝王家祠,也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之一。

晋祠做为三晋第一名胜的尊崇地位:它是中国北方园林的代表,历经一千余年的文化传承而始终不曾断裂,它是中国西周宗法制度的唯一实物例证,汉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集中体现。当你从晋祠这些古建筑群了解了它背后的来龙去脉以后,你也就读懂了晋祠的历史价值与文化特色了。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七日断断续续撰写于隐庐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