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非文的头像

非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6/06
分享

端午时清日复长

芒种之际的山川与原野,其景况同早春二月相比已是天壤之别。群山万壑之草木像是挣脱缰的马驹,撒欢疯长,气温亦逐渐升至炎热临界。暮色四合后行走于城廓一隅,额头背脊微微冒汗。此时,乡村正是芬芳馥郁。行走在千年古村,斑驳的青石路,古朴的木石砖雕,形态各异的院落,以其历史的气味让我感受到时光的氤氲,所谓乡愁,就是正在鳞次栉比且历经沧桑的百年木屋之厅堂中包粽子的村妇们。

从乡村显见的文化遗存中,感受着农人悠闲与忙碌的生活节奏。

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既承载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集体记忆,也传承着历史文化的韵味。居于中国四大民俗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呈现的是中华文明之大美。

众所周知,公元前278年的端午节,流浪至汨罗江畔的屈原,获悉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后,支撑其生命的那一点亮光随之熄灭。

汨罗江,因成就了屈原最后的心灵归属,而声名鹊起;端午节,因收留了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溢。端午节带给今人的,是一次追寻文化根源的苦旅。于此,人们把缅怀和敬仰裹在了香甜的粽心中。

余以为,外祖母和母亲则通过包裹粽子的箬叶,把自己所有的仁爱和慈悲,严严实实地藏于粽子中心,然后让孙儿耐心地一层层打开。

其实,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收录“楚辞”之《离骚》,文化不高的长辈也无法给我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小辈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每每端午节至,我就会想起甜香黏软的糯米和豆沙。

读初中后,晓得屈原和楚怀王,《国殇》和汨罗江,以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国上下特别是江南人家会把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等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并从中透出些许意味。

我是从阅读历史教科书和文学典籍过程中,通过穿越时空喜欢上这位佩戴香草、吟诗作赋的楚国伟大诗人屈原。——我们神交已久。

每逢端午节至,人们就诗情恣肆,纷纷与楚国诗人屈原隔空对唱。

我生在毗邻闽北地区的浙西南山区一千年古村落,这里的乡亲朴素善良,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过着不同的端午节。清明过后,他们就到山峦或沟壑采摘新发的箬叶回来,并晾晒于屋檐下。这些依山泉湿地而生的箬叶,郁郁葱葱,摇曳在山川之湄,给人以勃勃生机之力量。

端午前夕,人们将九成干燥的箬叶浸泡水洗干净后,卷成漏斗状,摄入糯米与赤豆或红枣,包裹成菱角状,用细线扎好,放在铁锅中煮百余分钟,俟箬叶和赤豆或红枣与糯米交融,清香满屋,黏糯无比。

坊间流传,所谓端午,就是要求人们端着架子,怀揣着庄重的仪式感度过节日。夏天到了,阳光灿烂,煞气全无,在这美好的时序里,不论是称之为“端午节”,还是“菖蒲节”,亦是“诗人节”,祖先为今人留下了可供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人们只需要弘扬践行即可。当人们解开箬叶,举起杯盏的瞬间,莫忘那些在历史上远行的伟岸背影。

转身回望,廊桥卧波间,田畴阡陌;墟烟依依中,洲畔葱茏;粗壮的香樟,葳蕤挺拔;繁茂的柳树,曲虬纷披。森林紫藤缭绕,山涧绿苔森森,夏花惊艳,濛洲之畔这方山水的风华简直是绿得醉人心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