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天柱的头像

张天柱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1912/01
分享

初心


(纪实文学)

                                         

                                  

一任接一任。

四月份,他离开了繁华的京城,接过上一任扶贫干部的“接力棒”来到了山西静乐县,他是文旅部第28任到静乐挂职的扶贫干部。分管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

四月,是深耕播种的季节,四月,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如何接好这一棒?就是2019年4月份时任静乐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文化部帮扶干部孟宪璋上任时所面临的一份“考卷”。

作为文化部第28任到静乐挂职的扶贫干部,孟宪璋深深知道前任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知道自己肩上所担的份量。

自1995年文化部定点帮扶静乐县以来,不间断地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给予支援,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仅投资建设了爱乐希望小学和文化活动中心大楼,捐助配套设施,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组织当地文化系统管理干部赴京参加培训,邀请直属院团慰问演出,派出艺术家对声乐、舞蹈、京剧等专程辅导,初步达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目的。

用文旅之光,破贫困之坚冰。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投入,收到最好的扶贫效果。

文化扶贫,功在千秋。一任接着一任干,后任决不能给前任丢脸,这是担当,又是责任,更是使命。

孟宪璋暗暗发誓: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事,不要留遗撼!

静乐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汾河上游,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山西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共有贫困人口15307户、47561人。通过最近动态调整之后,目前,全县仍有38个贫困村、3281户贫困户、9376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6.7%

这些数字背后有千吨雷火和激情。

“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深谙此道的孟宪璋上任伊始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基层。

走,下乡去。

心中有多少情,脚上就有多少泥。“通过调研,我认为只有在原有基础上,以文化为着力点,通过提升下一代的文化艺术水平,以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基因;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适度地开发文化遗产资源,找到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开发的最佳衔接点;依托当地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静乐文旅扶贫的必由之路。”调研以后的孟宪璋写下了字字千钧的“扶贫日记”。

这些文字,悉中肯綮,都是他冷静的思考,都是他炽热的心血。

涓涓细流,积而有发。孟宪璋“静乐情怀”的酝酿,汇聚与储备,一旦闸门洞开,必将会引发一场接一场的“文化雨”。

调研后,他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扶贫蓝图”,调研后,他也找到了一个“攻城拔寨”的突破口……

甫任以来,先后邀情文化和旅游部直属院团的艺术家们,专程到了静乐辅导合唱团,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和他的积极倡导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积极投身静乐的文化扶贫工作之中,选出优秀的艺术家65名,于2019年5月27日来到静乐慰问演出,不静乐人民送上了高水平的合唱音乐会,这次演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战略,专门为老区人民量身定制的音乐会,其档次之高,令静乐人民难以忘怀

炎炎盛夏,他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圆梦北京”静乐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参加了“中国第九届少年儿童艺术节”,这些小学生并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雒树刚部长的接见。

今年国庆前夕,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国家博物馆组织发起了向静乐捐书活动。通过图书捐赠,给贫困地区师生带来文化知识的滋补,拓宽师生的知识储备,成就学生的学业。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一个家庭拔掉文化知识的穷根,也必将启迪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信念,也实现了他组织捐书助学的初衷。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他利用文化和旅游部行业部门优势,制定出台了《加强对静乐县文化和旅游帮扶等十四项具体工作措施》,为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攻坚步伐、促进文化繁荣,为静乐文旅和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发挥了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蝉在蜕变的时候会有蜷卷的痛苦万分,花在含苞时艳丽的光彩会被外层包裹,但蝉每根筋脉的抽动,花每条纹里的伸展,都预示着生之奇观美之绽放即将来临。

“在当地的高中部择优选取优秀学生学习声乐等艺术门类,推送一批孩子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学习”,孟宪璋萌发了这样的想法。

主意既定,就要行动。竟管在前行的路上,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

“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孟宪璋如是说。

心无百姓莫为官,在他的艰辛努力下,今年10月初,国家交响乐团与静乐县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国交”将凭借其优势师资资源,与当地教育部门就艺术人才培养开展合作……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工程,其成果无可估量。

在签约仪式上,孟宪璋满怀信心的说,坚信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鼎力支持和精心辅导,静乐艺术教育一定会硕果累累,通过用文化的力量也一定会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改变一个家庭的状况……

积少成多,家庭是社会的浪花,这浪花与浪花连接起来,就是裂变,就是潮流,就是方向……

看着这亮堂堂、喜盈盈的场面,在签约仪式上,孟宪璋满脸红润,双眼放光,高兴的就像一个少年儿童。

 

静乐是个好地方:

静乐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说它古老,是因为她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历史酷似一轴拉不完的胶卷,实录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沧桑巨变。说她神奇,是因为大自然赋予了她“汾碾交界处、青天一柱悬”的奇绝的杰作,镰刀一割,收获的是一首诗篇;镢头一挥,亮出的是一曲山曲,随便捡块石头往水中一扔,溅起的便是五光十色的华章

孟宪璋说:这块土地真美,在我的心中,她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竟管孟宪璋来的时间不长,竟管他是从大都市来的,但是,从他踏上这块土地的那刻起,他就爱上了这片虽然贫穷但很美丽的土地,在静乐工作的日日夜夜里,他心里感到无限踏实,无限温暖。就像土豆在土里,鱼儿在水里……

一个心中有故乡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温暖而又有情怀。孟宪璋坚毅的说: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定要让它为静乐人民造福。

他遵循文化和旅游部党组的意见,结合静乐千年古县的文化积淀,把调研主题放在了“文旅产业发展”上。主题确定后,他便会同文化旅游局的相关工作人员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对县域内天柱山风景区、风神山风景区、净居石窟、唐碑亭等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

正确的决策来源于第一线的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近几年,虽然全县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完成了《静乐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天柱山景区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初步形成了“城市旅游、乡村旅游、景区旅游、人文旅游”四轮联动的格局。但从总体上看,仍呈现出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筹资渠道不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文化和旅游结合不紧密、宣传促销力度不足、文化旅游人才匮乏、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

如何在历任的基础上,唱好这场“文旅产业”的大戏,孟宪璋紧锣密鼓展开了工作……

面对当前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他在调研的基础上,抓住创建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示范县以及打造全域旅游县城的机遇,依托“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的地理优势,主动融入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持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 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战略举措,突出红色记忆、绿色生态、乡土风情等主题,充分挖掘和发挥绿色生态、农耕体验、观光采摘、垂钓休闲、农家乐、养老养生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推出了“登天柱龙泉、逛晋北古城观明清书院、游生态长廊、住农家小院、品绿色杂粮、悼革命先驱”的旅游宣传主题,以县城为中心,以汾河生态走廊和碾河文化走廊为两翼,以静乐八景为龙头,推动乡村采摘游、农业观光游、青少年活动游、老年娱乐游、红色革命游、生态休闲度假游等多元旅游业态快速发展。特别是他加强与文化和旅游部、省市文旅部门对接协调,将忻州全境文化、旅游资源纳入了黄河流域文化保护规划和太行山旅游板块规划,为静乐乃至全市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片热士,全面发酵。

人们都说静乐变了: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山青水秀的“生态圈”,欣欣向荣的“生产圈”,怡然自得的“生活圈”。

人们都说静乐变了: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看到了盼头、找到了奔头。

人们都说静乐变了,随着文旅融合的发展,一拔又一拔来来自四方的游客有了看头、多了玩头、增了兴头。

如今,作为汾河上游重点流域和深度贫困县,静乐初步实现了从单一生态效益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揭开了“文旅融合”的宏伟大幕。

孟宪璋说:文旅融合,这是一篇大文章,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乃是班子、有关部门和静乐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深信,静乐旅游产业一定会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这才是刚破了题,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它需要多方聚焦,联合作战,久久为功……

他把成绩归功于班子和人民,唯独不愿提即自己。

在他的心里,常想的就是下一步如何把这篇文章做大做强。看来,文旅融合的这篇长远大文章,作为分管的副县长孟宪璋已经在胸中早已绘就……

分管,分管,既分就要管。这是孟宪璋的执政信条。

静乐历史悠久,在岣峻崖险的山陬,在溪间河汊的岬角,其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36处,拥有古遗址128处、古墓葬37处、古建筑47处、石窟寺及石刻12处、近现代文物建筑12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尚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177处;馆藏可移动文物87件。

这些文物是当地不可再生的传统文化资源,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面对着这样一群浩大的文物,孟宪璋在高兴之余,又有几分担忧。

他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在静乐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民国时期甚至更早的古建筑,这是一个县域的辉煌。但是,近几年随着文物市场的兴起,该县战道岩墓群、西坡崖墓群、苏坊墓葬等古墓葬破坏严重,古建筑保护现状堪忧,正面临着火灾风险、水浸风险、腐蚀虫蛀风险及人为破坏风险;古遗址日渐消失,石窟寺及石刻自然侵蚀严重……

面对现状,心潮难平,一桩桩令他错愕讶然。灯下,他在《工作笔记》中写到,“长期以来,由于对文物保护法宣传不到位,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对文物保护法不了解,缺乏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再加上县级文物保护队伍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稀缺,致使执法工作陷入被动,给文物保护带来较大困难。”

忧焚在胸,使命在肩。

为了落实中央、省市对贫困地区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他亲自安排、一线督促,组织签订了文物安全工作责任书,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一步压紧压实了文物保护单位责任;加大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岑山书院、百团大战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遗产”优势,挖掘和保护革命遗址,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挖掘、开发利用、传承弘扬工作,真正让一批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同时,让广大民众自觉投身到保护与开发中来,让更多成果惠及当地百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人们不会忘记这一幕:孟宪璋在召开的有关部门的联合会议上,一次次讲话铿镪有力,掷地有声:加强文物保护是使命与责任,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而依法对文化资源进行适度开发,更能体现出一个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与旅游相结合,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开发,不但能使保护成果惠及贫困地区的百姓,更能让民众自觉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保护文物,而又开发文物,让文物和旅游握手为民造福,孟宪璋的这招棋,就像一副“粘合剂”,促成了文物和旅游的“心连心”,传统和现实的“手拉手”无疑,这是孟宪璋在保护文物和发展文物史上的一笔“精彩华章”。

“欧美国家的很多成功案例已经证明,文化遗产的适度旅游开发是解决文化遗产保护有关问题和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资源要素的重要途径。”

孟宪璋在《扶贫日记》中写道,“在静乐几乎每个村落都有民国时期甚至更早的古建筑,精美的古庙宇、古戏台,雕梁画栋;众多城址、聚落址、军事设施遗址、寺庙遗址急待整合修缮,若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必能让贫困群众在发展旅游产业中增收致富。只要我们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精准发力,驰而不息地抓下去,一定会让这里的群众受益……”

为了“这里的群众受益”,一天又一天,他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为了“这里的群众受益”,“五加二”、“白加黑”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这不仅是一个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形象,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

他在分管文化和旅游的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分管工作中又增加了招商引资。

孟宪璋说,招商引资,要有“跪地求婚”的真诚和勇气……

千言万语,千呼万唤,千恩万谢,千辛万苦……他充分借助部门优势和自身人脉关系,创新招商方式,扩大招商范围,组织参加了厦门招商洽谈会、上海进口博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结合脱贫产业,成功引进了超大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他的辛勤努力下,招商引资工作如火如荼,前景看好……如此快节奏的付出,他没有一丝的怨言,在他的心里只有这样一个信念:一切为了静乐脱贫!

让人泪奔的身影在这里闪光,让人难忘的瞬间在这里定格!

常常有人说,孟宪璋是工作狂。

不对!

在他看来,工作是快乐的。看着县城在一天天美丽,看着群山在一天天增加着绿色,看着河水在一天天变清,看着孩子们在一天天接受着高等文化艺术的熏陶,看着旅游车一辆接一辆的开来,看着签约的合资项目在一项一项的完成,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安慰和兴奋。

即使苦之累之!

却也甘之酣之

 

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看起来有关联又好似没关联,它们虽不是一片水域,但它们却能相互渗透、相互洇润、相互益彰,孟宪璋三栖发力,间作套种,综合发酵,竟如同交响乐团指挥家的双手于频频挥动中奏出了雄宏的交响乐章……

在艰辛的帮扶付出中,孟宪璋找到了属于自己文化帮扶的真谛,“能在静乐文化帮扶的历史隧道中穿行,尽情欣赏沿前途那些不同寻常的风景,便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他把初心,化成了实干,化成了精彩;岁月把他,变成了疲惫,变成了熏黑。

其实,孟宪璋的文化帮扶路,这才是刚开了个头……

 

                                  

 

                                     山西静乐作协:张天柱

                             2019年11月29日完稿于山西静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