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朝》的头像

《今朝》

内刊会员

其他
202202/18
分享

一份迟交的答卷

一份迟交的答卷

——《赣州抗战文丛》跋

文/钟东林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挥别新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2020年的最后几天里,看完《赣州抗战文丛》(《赤色救亡》《洪流激荡》《文化脊梁》三卷已由广东旅游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三校清样,作为文丛主编,我深深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了却一桩心病。

这是一份迟交的答卷。迟交答卷,虽为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且按程序征得应允。其原由经过如下:

承赣州市文联厚爱,于2016年将《赣州抗战文丛》选题报江西省文联列为2017——2018年度扶持项目。说实话,这是我退休之后,酝酿多年想做而一直没有动手的一个选题,得到省、市文联对选题的认可与支持,无疑异常欣喜,并立即全身心投入,组建编创团队,明确丛书定位,设置丛书构架,沟通磨合编创体例。一个立项、一份合同,承载着一份承诺和责任,我们从未懈怠,亦不敢懈怠。为了减少环节,便于工作,我们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在初步应约建起编创小组后,立马进行资料收集,通过中国图书网、孔夫子旧书网,不惜血本淘购了过万元相关书刊文献。在市图书馆、档案馆的鼎力支持下,查阅资料数以千万字,编创小组成员一鼓作气分头编撰,形成初稿近200万字。

然而,世事无常,很多努力常常得不到结果,很多约定没法如期实现。正当进入分卷编辑时,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作为年过七旬主编,始料未及的是在这期间因用眼过度,导致眼底毛细血管及玻璃体出血,继而脑梗中风,三次手术,数次住院,文丛编撰无奈按下暂停键。躺在病床上,最让我难受的是,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这个项目可能因我而就此搁浅,这套丛书将黄在我的手上,前期大家的努力也可能付之东流。这是一个让人多么难以接受的结果。

生命可以老去,然而梦想仍未熄灭。不幸中的万幸是,出院之后还能动、能想、能写。危难过后,感动过后,不变的是内心的执着和坚定。时间不等人,于是在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驱使下,在体力、视力超负荷透支的状况下,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坚持一边理疗康复,一边推进丛书进展,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在这里还真得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若不是她们的包容与呵护,我还真无办法完成。)于是一个人牵手一伙人,在围绕赣州抗战文化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了5年。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指示,使史料更完善、更严谨、更科学,编撰组以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千淘万沥,不断挖掘、筛选、梳理、整合,应该说每篇文稿从撰写到编辑,都付出了比一般作品更多的艰辛,许多篇章都是数易其稿。比如人物篇《文化脊梁》卷开初汇总文稿达70余万字,入围人物多达近百人。却总感觉过于庞杂,文化份量不足,特别是文化名人的成色还欠火候。于是下决心忍痛割爱压缩了与赣州抗战文化关联度不是那么直接、那么紧密的数十位抗战将领,下力气补短板,陆续增补了李政道、陈隆恪、曹聚仁、梅志、艾黎、艾雯、葛洛、贺怡和她的父母等篇目,其中有篇关于胡风夫人梅志的赣州情缘由热心关注文丛进展的文友陈相飞发来的一条微信开始,剥丝抽茧、旁征博引、沙里淘金,到完成初稿就用了二十多天。

时间是客观的见证者,镌刻着前行的足迹。本来,按市文联要求,2020年完全可以如期出书,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又误了一些时日,虽然一延再延,现在总算交卷,丑媳妇终于见公婆了。文丛得以顺利出版,还要真诚感谢广东旅游出版社总编助理官顺先生,在文丛印刷经费尚未明确落实的情况下,对文丛关爱有加,欣然接受书稿,并列入出版选题,先行报审获批,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机,还要特别感谢市文联特事特办,使文丛得以出版。

有心栽花,无意插柳。因为种种不可控原由,文丛正式面世便到了2021年春天。春风又一年,“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时序的更替,总能牵动思绪,启发沉静思索。经历过2020这个特殊的春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刻更加深刻地渴盼充满季节萌芽和岁月希望的春天。在春潮澎湃的美好时节,迎来书香与花香交相芬芳,而且在时间节点上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90周年、抗日战争爆发90周年巧合。重要的时间节点,为我们标注了奋斗的坐标。虽然谈不上敬献厚礼,也算尽了一颗赤子之心。

一路走来,冷暖自知。面对100多万字的书稿,几经波折即将付印,情不自禁心生感慨,胸中不由激荡着几分豪情,几分叹惋,几分欢喜,几分惆怅……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还真是来之不易呵。回首来路,才知道走出了多远;亲历奋斗,才明白付出的意义。我赞同:一件事情,你坚持做了三天,那是心血来潮。你坚持了三个月,那是刚刚上场。你坚持了三年,那才算得上事业的说法。很多东西,正是在时间的打磨下,才愈发显现出其超强的精神内核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风雨来去,理想在路上徐行。五个年头,100余万字。这在正常情况下,相对一些快手来说,实在没什么可以称道的,但对于我这个曾经脑梗的“七零后”来说,是岁月里执笔,文字里相守,指尖上开出的一朵美丽。在此,特别感谢各卷执行主编、所有应邀参与丛书撰稿的朋友们一路相伴、无悔无憾、不离不弃、相依相随!这是一份多么可贵多么难得的情谊,多么难得的缘分,我们以彼此的陪伴和观照相互取暖,真诚相伴、快乐相守。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走向远方的凭证。面对我们走过的一行行或深或浅的脚印,重重叠叠的脚印写下重重叠叠的艰辛。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解释,这是一份情感寄托,一份精神依赖,更是一种乐趣和淡淡的幸福。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心中的梦,一个夙愿,一份责任,一种使命.怀揣希望,逐梦前行。曾经的都只是曾经,都已经落幕。不管什么时候,希望踏出的脚步坚实而稳重,即使不踩下一个坑,起码也要留下一个脚印。这就是存在,不为华彩,不为称羡,不为虚浮,只为心中的梦想,只为匆匆的岁月,只为执着永恒的生命。

赣南是一片写满辉煌的热土,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生活在赣南大地,无法不对这片土地产生深深的敬畏!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我们所处的时代,不是什么“小时代”“轻时代”,而是一个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壮阔时代,是一个能兑现梦想的时代。致敬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我们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厚植家国情怀,携手逐梦前行,用实干成就梦想,抱着激情澎湃的心情去奋斗,去追梦,带着风起云涌般的斗志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时间无价,生命无价,奋斗无价。期待新的一年山河无恙,未来可期,愿所有的美好都将如期而至,你我同行!


刊于2021年《今朝》杂志第三期

(责任编辑:钟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