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寒噤,围炉夜话,随翻二○○九年第拾期《散文》杂志,〈卷首语〉曰:“鲁迅的作品据说正在退出中学语文教材,主管教材的部门并没给出明确的解释,但从一些与时代同步的学者的嘴里,我们听到了这样奇怪的理由:鲁迅对中学生来说,太深刻了。时代青年需要更大众化的文学,更多姿多彩的感性的阅读……”我想,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鲁迅先生毕竟起过民族精神的聚变,还得慎重考虑。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华盖集》等近二十部1000多万字,其中有很多作品选入中、小学课本。曾经,我所读到的第一篇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次是《狂人日记》。
首先要读鲁迅的时代背景。回溯潮流,置身时代,多是寒风问荒草,国无立世,家欠宁日。先生生于满清光绪年代,祖父周福清,清朝同治十年进士,先后任过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北京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秀才出世。母亲鲁瑞,来至举人鲁希曾之女,官宦人家,思想开通。按理而论,其基础条件较好,可是生不逢时,面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中国落为洋人的刀板之肉……这个时候,他没有忘记自己,弃医从文,为民族存亡而呼喊,特别是面对国民政府军阀混战,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他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为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解放而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要读鲁迅的精神品质。毛泽东同志给他的总结和评价:一是他的创造精神。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远志向,并执笔千万,救人思想,医治灵魂,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挽救中国命运与民族的解放事业;二是他的政治的远见。鲁迅直挺时代潮流,叛逆封建阶级,包括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虚伪和动摇性,以及其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坚信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机与未来。“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微,看得远”;三是他的斗争精神。奋笔疾书,鞭笞买办,坚决反对国粹主义,以及故步自封和全盘西化,赞赏“汉唐气魄”,提倡“拿来主义”,说“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他看清了政治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四是他的牺牲精神。在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上,鲁迅直面刀枪,解剖民族,进行到底。“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鲁迅的骨头很硬,半殖民地的国家有像鲁迅这样硬的骨头是很可贵的。”
第三要读鲁迅的精神实质。鲁迅逝世之后,全国各地举行隆重葬礼和悼念活动,其中上海民众代表在他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这是中国人民对他最中肯最贴切的评价。“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如果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那么鲁迅则就是现代中国的圣人’。”可以说,鲁迅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脊梁与骨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后来,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进行纪念。二○○九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第四要读鲁迅的精神目的。鲁迅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既然世界人都在学,那中国人就更不用说,难道还要提醒吗?就因为需要“浅”或“大众化”或“感性”的东西就放弃吗?如是这样,那我们还拿“创造精神”和“牺牲精神”干什么?又能否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何谈推动民族、国家、社会向前发展,清朝不是闭关自守、不学不问吗,结果民族走向了哪里?所以,对于鲁迅精神不但要学习弘扬,而且更要世代传扬下去,绝不能放弃。作为中国人,面对自己的祖先,俨然守卫有责……假如丢了这些东西,就等同摘下民族精神的脊梁,弃置民族的血液与灵魂。这种没有脊梁的精神,没有灵魂的肉体,就如同一巨僵尸,可想而知!
鲁迅精神作为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令每个中华儿女都感到骄傲与自豪,可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难道就是将其放在书库里,或渐淡渐忘,或变为黄陈老页,甚至被灰尘湮没都还舍不得拿出来读?就像《易经》《黄帝内经》《地理学》就因为深刻而别去管他。今天,虽然时代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放弃民族的责任,甚至失去对未来的追求与希望。曾经无数仁人志士,在“鲁迅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前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和解放,但绝对不是最后的胜利。亦如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的道路依然长远,责任更是艰巨,希望更是无限,我们时刻不能松懈,还要从鲁迅那里吸收民族精神的养分。
今见《散文》杂志编辑们的责任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呐喊:“我相信这是一个草率的决定。这一决定的草率在于它过于顺应了当代人的欲望……七八十年过去了,也许不光是当代的中国人,全人类都还要从鲁迅那里汲取精神的养分。鲁迅并不长久的一生充满了难度和敌对力量,克服并战胜之,永不停息,让鲁迅的生命和思想不断收获的高度和深度,坐在藤椅上的鲁迅,吸着烟的鲁迅,头发钢针般寸立的鲁迅,他逼视的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生活,他知道时间里要重复哪些故事。鲁迅的眼睛其实早就看到了我们。鲁迅为我们提供的不是精神的甜点,而是基础的、真理的养分,这恰恰是高喊多年的素质教育最应该纳入并有理由成为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
所以,恳请鲁迅先生留步,或说不要生气,不管是谁让你“退休”,那都是暂时的,你一定要回来!因为我们需要你的精神,同时汲取你的养分,代代相传,让祖国和人民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