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滴水,流着流着,便成了河;一粒粒米,包着包着,便成了粽子。
粽子从什么地方发源,我不得而知,听说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诞生的,这就给粽子蒙上了浪漫神秘的面纱。如果当初屈原自投汨罗江时,就知道人们要发明粽子来纪念他,也许这位身陷囹圄、怀才不遇的士大夫就要留步了,因为那绿绿的粽叶,那黏黏的糯米,象征着生活是多么的殷实啊。
粽子似乎天生是为纪念屈原的,我从来没见过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风靡全国,亦如屈原的《离骚》,吟千年而不老。每年的端午节前,它从南到北,一路飘着艾香,一路唱着情歌,出现在城市,出现在乡村。这情歌是唱给屈原的,从古一直唱到今。
吃粽子的,既有达官贵人,又有文人雅仕,既有彪形大汉,又有临风玉女。嗨,我认识一位女孩儿,她似乎是为粽子而生的,每到端午,就几近绝食了,除了粽子什么也不吃。从城南的超市,再到城北的小店,从城西的粮油铺,再到城东的菜市场,都有她的身影,专淘粽子的。这粽子是有优劣之分的,所以,要想吃到上好的粽子,就要像在书店里淘书一样,亦或像在大浪里淘沙一样,需要慧眼,更需要工夫的。
粽子女孩买粽子有自己的法子,从上班的单位到回家的路,一路走,一路瞟,一路挑,一路买,尤其一钻进菜市场,比卖菜的摊贩口齿还伶俐呢。只要是卖粽子的,她几乎都要问上一遍,胡子拉喳的大哥,身材苗条的大嫂,甚至连极其丑陋的老太婆,她也会扯上好多话。一手抓着纤细的绳子,一边低下头来瞧,这瞧是有门道的,新鲜的被蒸熟了的艾叶泛着灰白色,煮出来的粽子自然香味醇厚,要是陈旧了的或者拿工业原料泡过的,颜色虽然鲜艳,但味道则大不一样了。当然还要捏一捏,要是鼓鼓的一指头捣不下去窝窝的,定是米质好的。这挑好了,还要讲讲价格,七毛钱一个的,她会说:“我昨天就买了你的粽子,老熟客,六毛一个吧。”这大嫂自然心底比粽子更软,一边无奈,一边讪笑:“哎,拿上吧,我真是亏大了。”送客之际,还不忘搭上一句:“记着明天再来哦!”
粽子女孩拎上选好的粽子,背好单肩挎包,一溜儿穿到人群里去了。经过回家的小巷,正好碰见一家粮油铺门前的大红纸板上写着:“国营粽子,一个八毛。”粽子女孩驻足望了望,便满怀好奇地凑上前,只见一位大娘双手浸泡在水里淘着糯米,臃肿地挪动着屁股,仿佛使出浑身的力气来。那白花花的糯米煞是好看,恍若一粒粒耀眼的银子,旁边一个高压大锅正在蒸,蒸汽噗嗤嗤地窜出来,冒着股股白雾,似乎发出“我快熟了”的怒吼。粽子女孩定睛一看,既然光明正大的营生,这米肯定放心,于是忐忑地问道:“多会能好?”“都是什么馅的?”等主人介绍之后,一边等待,一边竟和女主人聊起了家常。大娘惟妙惟肖地说,我的粽子是这条巷子里最好的粽子,每天能卖上千个,中午客人都排好长好长一条队呢。粽子女孩开心地聊着,粽子在锅里火急火燎地蒸着。过了十来分钟,新蒸的粽子便出锅了,大娘把红枣的拿了两个,夹沙的拿了两个,粽子女孩付了钱,乐哉乐哉地走了,脸上堆的笑亦如像刚出笼的粽子一样,热腾腾的。
粽子女孩迈着标致的步子,心里乐乐的,轻轻的走过,小巷里留下一串串妩媚的影子。回到家, 来不及放下背上的包,快步走到厨房拿来碟子,解开缠在粽子最外层的绳子,仔细地剥起粽叶来,一层一层地剥,像削苹果皮似的,不一会儿,便露出白灿灿的糯米来。然后,用勺子在粽子上戳个小窝窝,再小心翼翼地挤上蜂蜜,似要把满心的欢喜全挤进去。此刻先不急着吃,等一阵子让蜂蜜慢慢地渗进去,她说那样才好吃呢。也许这是粽子女孩悟出来的道理吧。选蜂蜜是蛮有讲究的,醇正的荞麦蜜、桂花蜜都可以,当然,最受青睐的还是玫瑰花蜜,是不是吃了玫瑰花蜜的粽子,就变成了像玫瑰花一样的女孩了?有一次,粽子女孩买来一罐蜂蜜,回家一看竟然是儿童营养蜂蜜,那蜂蜜罐像个傻乎乎的儿童玩具,特别得惹人喜爱,粽子女孩说道:“吃了儿童蜂蜜我就永远也长不大了!”
艾叶翠,艾叶香;粽子柔,粽子软。又是一年端午,纵使千般柔情、万般甜蜜全装在粽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