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德奉的头像

刘德奉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1/11
分享

七说“穷而后工”

七说“穷而后工”

                                                   刘德奉


我觉得“穷而后工”对于文学创作来讲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有益观点,甚至道出了文学作品重要的成因。

我们看看历代经典作品,《离骚》《史记》《吕氏春秋》《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红楼梦》《三言》《聊斋志异》等等,无一不可套用“穷而后工”来作证明。甚至包括近人胡适、鲁迅、巴金、老舍、梁实秋等人作品。当代也产生了不少可敬可爱的作家作品,但总体上讲正如习近平所言,有高原没高峰。如果再用“穷而后工”来套用,那么真还存在一些创作动因上的差距。

就“穷”而言,有的人是耐不住穷的,有的人是耐不住寂寞的。

耐不住穷的人总想一字值千金,总想文章能值大价钱。所以,往往写一些应酬筹的“项目”文学,收一笔政府、企业的“稿费”,完成一部政府、企业想要的书;写一些通俗低俗庸俗的作品,以便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写一些可以拍剧、制作成动画的故事,好通过多元化文化流通,扩充经济效益;或者成立某个工作室,招募几个文化人,制造一些时新的作品;或者签约某个平台,专为其供稿,甲方需要什么他就提供什么。总之,把作家的灵魂,文学的高尚统统的买出去。一切都属于市场,一切都围绕着钱。多年前还评出了十大作家富豪榜,岂不可笑。

耐不住寂寞的人往往十分活跃,怀揣几本作品满世界跑,好像这世界他就是文学老大,动不动就想把它翻译出去,可国外市场又不认可;动不动就想把它拍成连续剧,可收视率又不高;动不动就想去参加评奖,好像获奖就是最终的目标;甚至动不动就想任个职,过个官场隐。总之,满足“文学家”的虚荣。

如果说到“工”则更多的是速成,几十天的构思,几十天的素材收集,几个月的键盘敲打,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便可“横空出世”,一部数十万字的学术著作便可高调出笼。很多人用的是资料堆积法、网络搜索法、团队攻克法、前店生产后门出厂法。如果说古人强调把长长的语言浓缩成一字两字,这是境界。比如欧阳修把《醉翁亭记》草稿时环境描写的数百字,压缩成“环滁皆山也”便是用心良苦。而今人电脑书写方便,激光照排出版快捷,便把文字延长作为一种功夫,一本结束续本再来。至于那些深思熟虑,意新语工,推敲琢磨,这些经典做法,早已成了死词,不在复活。

至此,我觉得“穷而后工”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都用这一要求严肃文学创作,又何愁当今文学没有经典作家经典作品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