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烛的头像

寒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10
分享

青春路上越是艰险越向前

    农历2019年腊月三十,我回河北兴隆县靠山村老家过年。午后,我踏上房后的山路。说这是路,其实只是踩出的一条山间小道,仅两三米宽、五六公里长。

抗战时期,八路军曾顺着这条路,上山入林打游击。包产到户后,乡亲们开始在山路两旁开荒种地。尤其是农忙时,路上更是热闹。而如今,上山的人很少了,但这路却没有多大变化,依旧是原来的路线,硬邦邦的路面陷入泥土和岩石之中,路边“包浆”的歇脚石光泽愈深,两旁的灌木已十分繁茂,一直“探头探脑”,却不敢向路靠近半步。

回想自己的成长,与这条路是分不开的。刚会走路时,我就在山路上玩耍,等待父母收工下山;长大些,我早早学会了干农活,随大人们出工上山;再后来,我又通过山路走出大山,来到城市。不知多少次,我站在这条山路上,眺望落山的太阳,无限憧憬着山那一边的世界,而今天当我从那一边走了回来,心中满怀对新时代的无限感恩。

这些年,山路还是老样子,山村面貌却一年一个样。我老家地处燕山腹地,九山半水半分田,即使距离北京不足两百公里,却只能靠“土里刨食”过日子,一年到头没有多少盈余,勉强糊口。

党的十八大之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好政策出台,给小山村注入了新活力。当地军分区与村里建立扶贫机制,县扶贫干部驻村,修了公路,通了铁路,板栗、山楂也打开了销路,早在2018年就实现了脱贫,今年还建起了矿泉水厂。乡亲们腰包鼓了,有了盼头,在小康路上干劲十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乡亲们面对蔓延的疫情,没有慌,没有乱。党员干部带头,全村人抱成一团,在村口竖起党旗,争当“护村卫士”,自发捐款捐物。在科学防控的同时,不误农活,春耕、灌溉、剪枝、养殖一样没落。

正像乡亲们所说,打仗、挨饿、洪水,我们什么没有经历过?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就有了“主心骨”,有党委政府领导,任何难关都会过去,有啥可怕的呢?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二,我返回工作岗位,迅速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在四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让我上”。在危难时刻,没有一个人胆怯,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忠诚”早已融入了警魂,化作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4月30日,“京津冀”应急响应下调为二级。我再次回到兴隆老家,此时山路上积雪早已消失,田地里的庄稼苗刚刚破土,漫山遍野的板栗树开始抽芽。我不由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路,是双脚做出的选择,是岁月年轮的积淀,更是力量汇聚的彰显。人如此,家如此,国亦是如此。走过崎岖,更加坚定信心,再次上路,越是艰险越向前。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