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111/24
分享

总有一种感动在心头

/ 陆相华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是我读完宋国先生《莲花山脚下的回忆》,最想说的一句话。几个月前,收到先生的一个手机短信,说要写《莲花山脚下的回忆》,并邀我作序。不知是当时的鲁莽还是心情冲动,我当即就答应了这件事。后来想想实在有些自不量力。原因有二:一是,天下晚辈给长辈作序的少之又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先生今年68岁,应该是我长辈的年龄。再一个就是,先生是我幼年时最大的官,是我记事时候的我老支书。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我们家和先生的家是一墙之隔,应该说,我是先生看着我屁股长大的。资历不够。然而,既然答应了又怎能反悔呢?

由于家庭出身不同,还有父亲性格的倔强,我和先生两家相处的并不是十分融洽,先生的太太,也就是书中提到的“老张(按相亲我应该叫大嫂)”倒是一个十分可爱、可亲的人。小的时候,先生家里经常有一些大人物来往,老张按着相亲管我母亲叫“老婶儿”,那时候,我们家的日子也是相当的困难。偶尔听到隔壁的“大嫂”在隔壁喊“老婶儿”,我们嘴里就时常又口水流了出来,猜测肯定又有什么好事了。不一会,大嫂就会递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杀猪菜,还有猪血肠子,有时候也会是一碗刚刚煮好的韭菜馅水饺,薄薄的饺子皮能透出鲜嫩的韭菜味道……现在想想,那年那月的白面皮韭菜馅水饺和鲜嫩的血肠是多么浓浓的邻居感情啊。有一年,先生还特意给我们开了“后门”,帮助我们家拿到了一笔不小的的救济款(只能买食物,不能兑换现金)。从那时候,我们的五口之家平均每人能有一床被子……

《莲花山脚下的回忆》,不仅是宋国先生的个人回忆,同时也是新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一个缩影。《莲花山脚下的回忆》记录了宋国先生在文革期间的激情与困惑,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以后,与村民一起战天斗地的壮丽凯歌。其中的某些生活历程,我本人也是当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难能可贵的是,一名具有40多年的老支书,在农村退休以后又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参与领导社区居民的一些管理和执行工作,有的已形成文字。作为一名老支书,先生的许多新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又成为当今“群众路线”以及“城镇化”社会进程如何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积极的,可借鉴的样本。此外,先生对“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以及中国老龄化进程中遇到的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也进行了剖析和解读。

《莲花山脚下的回忆》是先生继《岁月如歌》之后的第二本书。无论是《岁月如歌》,还是《莲花山脚下的回忆》,我都一一拜读了。有些事我也曾经历了,我还没有来得及整理,先生却提早地把它们整理出来了,实在是倍感欣慰。

有一次我出差到呼和浩特,来到先生家。由于先生外出,未能谋面,可从先生的书房中,我看到他整理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而且都作了标注。我想,这回先生可能又有新作品问世了。果然被我猜中了。《莲花山脚下的回忆》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回忆性史书。先生不但把那个火红年代的人和事记录得十分详尽,而且非常有条理,透过悠悠的时空,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历史回声。细读先生的《莲花山脚下的回忆》,你几乎发现书中的内容都是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其中有求学探路的艰辛步履,有未能就读大学的苦涩泪水,有家人亲人的劳作清苦,有情感的起伏跌宕。先生的文字如歌如泣,像一股股拳拳的流水,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光荏苒,岁月如歌。生活中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感动我们的,或许是父母的一声叮咛,手机上的一条祝福的短信,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久远的电话,或是儿女的一点点进步。这便是《莲花山脚下的回忆》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最美感受……

2013年5月于上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