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懿波
多年来,能沉下心来认真读完一篇长文,于当今很多人来说,算得上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了。一则杂事繁忙,二则静不下心来。二者之中,当然后者占主要。
硬说谁不能忙里偷闲挤一点时间,坐下来看一看书,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倒是因为后者,多趋于功利而挖空心思,上窜下跳。又有几人还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做一做学问。就算有,于当下也是凤毛麟角了。
自武汉封城那天起,宅在家里也有些时日了。天天盯着电脑和手机关注疫情,给红网写一写评论,烦闷时独自喝一杯小酒。但是时间拖长了,身心均十分疲惫。
突然想起曾给龚曙光先生《日子疯长》一书写过书评,当时因为交稿时间紧,读得有些仓促。尽管如此,给我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刻。书中描述的情景和其中透射出来的哲思,让我时常萌生一丝重新拜读的想法。于是从书柜中找出来细读。
篇幅不算太长,全书十二万多字,是一本由十几篇散文组成的集子。
平日里喜好一杯小酒,今儿仔细读先生的书,恰如同品一壶陈年的谷酒,越喝越上口,越饮越醇香。就连吃饭也是妻子端到书桌上边看边吃。
一路读下来,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也不见曲折离奇。书中的文字却总能粘住你的思绪,拨动你的心弦,令你手不释卷。
一章一节中,母亲的不易、父亲的精明、祖父的耕作传家、大姑的朴实坚毅、财先生的返朴归真、儿时的丰富经历、小镇的风物人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他的挚友吴卵泡等。小到从指间不经意地溜走的每一刻,大到一个时代、一个世纪的变迁。
一桢桢、一幕幕,看似不相连贯,却总有一缕缕无尽的乡情沉浸在行行书页之中,浓浓的乡愁里不仅仅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有着对传统文化深深的忧虑和期待。
笔起笔落间,感情真挚却不落俗套,语言质朴而更兼优美。
就象山东作协主席张炜先生序中所言,可以看作首尾相衔的一部“梦溪诗章”,一曲时而激越时而低徊的长吟。
轻盈灵动的笔墨里,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书中载述的人事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来剖析,均可堪称为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叙事史诗。
每一个单独的故事、每一个别开的章节,都会阐述一个深刻道理、唤起一页美丽的记忆或流露出几分沉重的担忧。
美丽柔弱而又刚强坚毅的母亲从来不理家事,却唯独在子女求学的方面几近固执。为了儿子的学业和前途,手拎一网袋复习资料,跨越湘鄂两省千里之遥,找到大湖边放鸭的儿子苦口婆心劝其参加高考。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正是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对“诗书传家”的坚强恪守、对“养子不读书犹如养头猪”之祖训的宝贵传承。
追忆有“九条命”的顽韧父亲,遇事中庸,精明能干,持家有道,善于保存自己,亦乐于帮助别人。所展现的则是人人自危的时代背景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产物。
三婶失贞和三叔被捉奸在床,两件发生前后三叔态度的显著变化,深刻表现了“扯平”就能释怀的典型小农思想。也是当时对公平公正思想最低级的追求。
以命相搏也不愿从军的祖父,奉行的宗旨是:“耙头抓得稳,种田是根本”。这是几千来传统农耕思想在一个普通农民身上的朴实而形象的表现,也是当今农村正慢慢丢失的优良传承。
少年农事中,捉虫、打猪草、弄鱼、偷柴火、拾野粪……
一桩桩、一件件深刻着历史烙印的往事,象一把钝刀慢慢地一层一层、一丝一丝,逐一剥开那代人尘封已久的记忆:打糍粑、做豆腐、蒸阴米、晒红薯片……还有屋顶袅袅升起的炊烟和暮色中悠扬空旷的笛音。
时而简洁写意,时而细腻工笔。一页页殷实厚重的历史和无法释怀的光阴,于作者笔下有棱有角、一览无余。
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书中人物的际遇各不相同,但是无论日子艰辛或顺畅、公平或不公,在文中都找不到作者丝毫的责难、渲泄和评判。他只是用平润的笔调把时光对成长的打磨、社会底层的艰难、人性的光辉或丑陋等,作出一个客观的描述和展现。如此,也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评判余地。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关键在心态。
不管岁月空洞还是充实,干瘪还是丰满。如你、如我、如他,日子还是得一天天过,而且得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
诚如龚曙光先生书中所言:再慢的日子,过起来都快。再虚的日子,过起来也就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