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梦萌的头像

梦萌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4/20
分享

峭石:情真意真文真 ——读梦萌的散文随感 


 

1987年,梦萌的散文《悠悠古渡情》在某刊发表的时候,编辑部嘱我写点“点评”。从那时候到现在,荏苒之间,五年多已经过去,梦萌要出版他的散文集了,他拿来他的三四十篇散文校样,要我读,并要我写点文字。我不是评论家,我只能作为一个热心的读者,写一点我的感想。

我之所以提起这事,是因为有以下两种原因,一个是,我和他已有八九年的交往,他在创作上的勤奋和刻苦,我是多少了解一些的。写《悠悠古渡情》时数易其稿而不惮其烦,正足以说明他的刻苦以及对于文学创作之严肃认真。从此文发表之后,别的作品不说,仅散文即有三四十篇,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成绩,不但说明了他在创作上的飞跃,而且说明他在文学上追求的执着。另一个是,在这段点评中,表明了我对散文的一点看法。我以为中国的散文有这样一个传统,即是“真"——事真、情真、意真。散文大多数以真实的人、事、景、物做为基础,做为引爆感情的导火线。因为文中的人、物、事、景都是真的,它所倾吐的感情也才会是真的,由情而伸的意也才会是真的。这样的散文才具有活鲜鲜的生命力。相反的,如果散文中的人、事、景、物是假的,是捏造的或杜撰的,则其情与意都会随着假起来,使人读来败兴。这是散文与小说不同的所在。如果你没经历过某件事,你却要写你经历了某件事,你没去过某个地方,却要写你去了某个地方,你即使编得再圆,也会让人倒胃口的。任何文学作品,读来不能让人产生假的感觉,散文尤其如此。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的《赤壁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等等,都是以真实事件做为基础,情真意真,才成为千古妙文的。

我并不想把我的这种观点强加给别人。散文既然是“创作”,也许还有别的路子可走。我也不想用我的这种看法,去套梦萌的散文作品。文无定规。好的作品自有它好的原因,但我却可以这样说,在读了梦萌的这些散文作品之后,我发现他的散文作品中的大部分篇章,与我的上述看法是不谋而合的。梦萌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他对“水”有着特殊的、深厚的、真挚的感情。他一写到“水”,便与众不同。《水啊,我的魂》,他认为水是有魂的。这便是他与众不同的发现。这是一种诗的发现,与此而来的便是对水的诗的开掘。他的《悠悠古渡情》之写咸阳古渡,《渭河风韵》之写渭河,《西府一洞天》之写千河水库,《汉江·金牛·低谷》之写汉江,《彩色虹影》之写韦水倒虹,《游三游》之写长江,似乎都在尽力挖掘水之魂,并尽力加以诗化。对于水的这种真情真意,是梦萌长期与水相处所孕育的可贵的感情。读这些文章时,你处处可以感觉到他跳跃着的赤子之心。他的感情随着水在鼓荡,他的心也随着水奔流,他让你的心也随着水之魂魄在大地上游弋,在水的诗情画意中沉醉。

在题材上,水之外,写得感人的,便是他写家乡故土的文字了。《母亲的回忆》以质朴的笔墨,倾吐着一种沉重的情愫。《哦,家乡的二门楼》,以早已不存在的一座门楼,写出一种深深的眷恋,不经意地展示了农村沧桑变化的图画。《秦川柳笛》、《点豆点》以童心描绘了五陵原上的风俗画,这些文章很明显地可以看出,这是作家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果,其情感是浓烈的,其底蕴是厚实的,掩卷之后,犹能给人以联想之余韵。

以上所说的篇什大都是以直抒胸臆而见长的。但这只是梦萌散文的一个方面。而在事真情真意真的基础上,以奇巧的艺术构思而见长的,当数集中之《品梅》了。说是品梅,并非真的去品什么梅,只不过是吃了一回羊肉泡而已,由卖羊肉泡的几片肉联想到梅花,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联想。由未吃到吃到吃后发现偷工减料,五片肉降到两片肉,由肉的鲜嫩想到梅花以及想到梅花以疏为美,不求其完全形似而着眼于神似,不禁使人感到一种诗意的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舒展开一种胸怀,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哲理,这不能不让人惊服作者的匠心。在这些作品中,我以为这应是一篇上乘之作。看来,梦萌在这几年散文创作的“折腾”中,是大有所悟的,当然,这种“悟”的表现,不仅仅在此篇,在《京华觅槐》、《游三游》、《初夏》、《冬韵》等篇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总之是,我以为梦萌的这些作品都是写得很不错的。我为他的这些作品而欣喜。如果说这些作品还有缺点的话,我以为有如下两点,一是选材上,有些个别篇章还有点杂芜,影响作品的洗炼;二是文字上的推敲还显粗糙。但瑕不掩瑜。祝梦萌在这些成绩的基础上,写出更多更好的精美散文来,我殷切期待着。

 

(原载《中国水利报》,作者时任咸阳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