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宪春的头像

孟宪春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7/19
分享

杜甫在华州的峥嵘岁月

杜甫在华州的峥嵘岁月

孟宪春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家世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在天宝九年(750年)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七月里,杜甫到任了。司功一职掌管地方上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杜甫是一个认真做事的正直之士,从不亵渎职守。做近臣,为上朝进奏,竟睡在官里,而且“数问夜如何”。现在来到华州,正碰上炎热的天气,生活上也多有不便,夜里毒蝎出没,入秋,又有蚊蝇搅扰。但他仍埋头工作。还为华州郭使君写了一篇《进灭残寇形势图状》,分析当时残寇的形势:“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提出官军应该采取进攻的战术:“诸将宜穷犄角之进。”仇兆鳌称赞说:“此等文字,真可坐而言、起而行者,初非书生谈兵迂阔也。与韩昌黎论淮西事宜,俱推经国有用之文。杜甫还撰写了《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对赋税、交通等提出看法。这时杜甫还游览西岳华山,留下了“西岳峻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那样著名的诗句,他驰骋想象,舒展胸怀:“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不过这首《望岳》诗,毕竟缺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气势恢宏的气概了。

距华州城三公里处有个西溪,西溪是秦岭峪水蓄成的湖泊,是当时唐朝水军练兵的地方,湖周荷塘飘香稻菱满畈,湖中波光山影渔歌唱晚,迷人的“西溪夜月”早在明代就是华州八景之一。这一迷人的胜景,便成了杜甫排解郁闷的大好去处。杜甫在华州时,常游吟西溪之畔,据老官台一带村民相传,西溪附近有百亩莲池和无边的稻田,杜甫常在此看庄户种稻植莲,听农夫在田间歌唱的小曲。

杜甫经常沿溪独行,登高远望,溪上鸥鹭使他联想到猛禽鸷鹰,从而发出“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的感叹;溪边或卧或饮的水牛又使他想起遗弃东郊的战马。“自伤贬官而作”《瘦马行》:“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鸟啄疮。”以寄托对战马的情怀。他光顾岸边游春亭,静坐深思,即兴写出《题郑县亭子》诗:“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牗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峰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看来,西溪景色虽美,但也难遮掩杜甫遭谪受辱的愤懑。浩渺清澈的湖水陶冶情愫,冷却了杜甫以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热望。被贬华州,远离了皇帝,使他真正走向人民大众。 一向为人民代言的杜甫,虽已被贬,但仍为黑暗势力所不容,还暗暗向他放冷箭,这使他非常绝望,对官场的腐败忍无可忍,对仕途完全失去信心。乾元二年七月,他再次来到西溪游春亭上,愤然挥笔草就《立秋后题》诗云:“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诗后终于告别了华州西溪,辞官而去。宋代史书《唐鉴》云:“杜甫谪华州司功,风流豪爽,游西溪寄兴••••••”。西溪在华州城西,经杏林镇老官台村东向北流去。明《华州志》称西溪为“万壑风烟。眺游胜绝之所也。古今人慕杜司功子美之风,逐名之为小曲江云。”清《续华州志》在提到老官台村名的由来时说:“杜少陵游西溪曾登台,后人思之,名其地并传其像。”老官台村建在西溪西岸的高台之上。老官台又叫“老观台”,对这一村名的来历,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杜老官”而名“老官台”,二说是此为老杜观览之处,逐名“老观台”。不管那种说法,都与杜甫在此活动有关。在任期间,杜甫也到过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一带访友、游玩,由此写下了《九月蓝田崔氏庄》、《崔氏东山草堂》等寄情山水的诗篇。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夫一个人了。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里,杜甫的心情似乎格外不好,除“三吏”、“三别”之外,《赠韦八处士》“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独立》“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夏日叹》“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忧国忧民,牢骚满腹。其中,贬谪之初的繁忙公务就曾经让杜甫苦恼不堪。他在一首题为《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的诗中描写了自己的处境: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天气炎热,夜里有毒蝎子,到了秋后还会有很多苍蝇,华州任所的生活环境真的是太恶劣了。一年多之前,从安史乱军占领的长安脱身之后,昼伏夜行投奔当时肃宗李亨的行在——凤翔(在今天陕西凤翔、宝鸡一带),真正让他不快的原因,是顶头上司对他的牛马使唤,即“簿书何急来相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在这一年夏天所写的《夏日叹》一诗中具体描述了这场自然灾害的悲惨情形: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由于久旱无雨,广袤的农田被晒得黄土飞扬。飞鸟都无法承受干热的天气而渴死,鱼塘底张着宽阔的裂口,鱼儿早已成了鱼干。田野中只有耐旱的蒿草还显现出一点生机。加之安史之乱的战火兵燹,致使物价飞涨,达到“斗米七千钱”。我们现在不知斗米七千钱的概念,但一对比就知到了,唐玄宗开元初年,斗米只有二十钱,而此时的粮价涨了三、四百倍,人民的灾难可想而知。担任华州司功参军这样小官的杜甫,俸禄已不足以养家糊口。由于自然灾害和连年战争,满目疮痍、经济凋弊的大唐王朝已无力救助灾民,许多人背井离乡,四处逃亡。这一年的夏秋之际,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加入到流亡的难民队伍之中,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涯,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内,共作诗30多首。

综观杜甫的一生,他出生在巩县,入世之后到长安做了朝中的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华州,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华州区杏林镇老官台村附近),以排忧遣闷。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他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潼关,石壕等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杜甫在华州的一年,对于命运多舛的杜甫来说,仅仅是其人生又一次艰难之旅。正如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杜甫画像》一诗中所总结的那样,“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杜甫一生都在为解决全家人的饥饿问题忙碌奔波着。华州给杜甫的记忆也是十分痛苦的,诗人在华州留下了三十多首诗,记录了他及家人在这险山恶水中所经受的肉体和心灵的折磨,也记录了动乱年代华州人民的艰难生活,是一组描写华州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诗歌杰作。

杜甫在华州的一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杜甫在华州生活、任职、创作的一年,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在华州成稿的《三吏》、《三别》更为千古绝唱,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华诗词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参考文献:

[1]闫广勤.杜甫在华州[M].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华县志苑,1985,4.

[2]周宪,程爱民.杜甫[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 陈贻 .杜甫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杜甫研究学刊》2015年第20153期 作者:彭燕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