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蔓小狸的头像

蔓小狸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5/15
分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又称苏东坡,号东坡居士,作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博览群书,才学超众,而且乐观豁达的性格和气度也深受同时期和后人的推崇。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名句就出自苏轼之口,这句话在今天依然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古人所说的诗书,指的是诗经和书经,一个人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出众,胸藏文墨,虚怀若谷,不炫耀,不卖弄。读书可以积累知识,增长学问,提升修养,提高境界,心怀锦绣,出口成章。知识中包含很多人生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与一个学识渊博、谦虚得体的君子交流,言谈举止文雅持重,让人受益匪浅,如沐春风。相反,同一个知识浅薄又夸夸其谈的人说话,市井气随之而来。可见,知识的深浅对一个人的气质影响至深。

 

        苏轼的才学体现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同时期的文坛领袖、科举考试主考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看过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所作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后,极为赞赏并预言:“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那一年,苏轼二十一岁,此后在文坛上大有名气。

       学识渊博与勤奋、悟性和学习环境也分不开,苏轼的父亲苏洵、苏轼的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三字经中有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讲的就是苏洵打小聪明,不喜欢读书,直到成年后科考落第,备受打击,在二十七岁下定决心发愤读书,勤奋刻苦、废寝忘食地钻研学问,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写下了著名的《六国论》。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讲述了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劝告其部下的将领吕蒙读书,吕蒙说,不是我不想读书,实在是军中事务过于繁忙,没时间读啊。孙权说,我不是要你去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大学问家或大教育家,而是希望你能够粗略地学习和了解以往的历史罢了,你却说军务繁忙,能有我繁忙吗?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于是,吕蒙开始求学。后来,鲁肃与吕蒙交谈之时,不由得大吃一惊,对吕蒙说,卿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那个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苏洵的勤奋用功、大器晚成和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的品性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源源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日复一日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的气质,这种气质与相貌无关,是一种气场、气度,不一定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是用来修养内心,丰富内涵的,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 

       伟大领袖毛泽东也十分热爱读书,据党史专家不完全统计,一生读书在9万册以上,而且都是在宝贵的时间里挤出来的。涉猎书籍广泛,采取广读与精读相结合,善于将知识运用在文章和讲话上,生动而有力量。

 

        唐朝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储备的知识就多,写作水平自然也有所提升。

 

       学无止境,学以致用。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智慧,大境界的人,无不是通过发愤图强和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他们高尚朴素的品德和豁达乐观的性格,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