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牟秀林的头像

牟秀林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7/23
分享

岁月的包浆 ——在德云社听相声

岁月的包浆

——在德云社听相声

7月19日,即农历六月十七,是儿子的生日。生日快乐。怎样快乐?去德云社听相声吧。生日快乐,听相声更快乐。郭德纲的相声太贵了,听不起,只能听听他的徒子徒孙。尽管如此,依然很期待。

我是“钢丝”,我们全家都是。很多人都是。郭德纲的粉丝遍天下,能组成一个“钢丝”海洋。拥有无数的“钢丝”基业,是郭德纲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大概2005年左右吧,郭德纲横空出世,也不断地“出事”。郭德纲一直遭受来自不同方向的打压,郭德纲像皮球,你越打,他越跳。师徒战,同行战,“大蒜”和“咖啡”战,他“飞起来咬”。郭德纲树敌无数,不改“毒舌”本色,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他自己都说,不是自己把自己拍死,就不会死。这种情况,这种现象,亘古未有,只有郭德纲。另一方面,把相声这种传统艺术做成产业,走出国门,风靡海外的,只有郭德纲。郭德纲相声说得好,开始跨界作业,拍电影,演电视,上综艺,凡和娱乐沾点边的,都要抓一把。好不好不好说,因为有相声这杆大旗,郭德纲走到哪里都会红透半边天。

郭德纲火,一火就是二十年。人火,身价就高。想买郭德纲的票,你有钱,还要排上一整年。现在,德云社的小剧场很难看到他了,他现身的都是大剧院,如北展、工体、人民大会堂。无论哪里,只要有他,总是人满为患。他是有罪的,无端打造了一大批黄牛党。他是有功的,为抓黄牛党,给警察制造了一派繁忙景象。

说相声的那么多,为什么郭德纲的相声说得好?郭德纲把传统相声里构成包袱的技巧全部放到放到他的相声里了。相声,是民间的,起于萍末。因为逗笑,好玩,而广有人缘。传统艺人为糊口,当面拿贼,就地抠饼,练就一身绝技。相声从清朝到现在一百多年了,就靠着一代代艺人口口相传,成就了这种说唱门类。像许多传统艺术一样,相声也曾一度萧条,是郭德纲接通相声的传统根脉,让相声起死回生,火了起来。娱乐至死,在泛滥的综艺节目里我们体验到了。只有郭德纲是独特的,他拉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件件丢失的民间气象。说郭德纲是名族英雄未免夸张,说郭德纲是民间英雄应该不为过。那些过时的戏曲和曲剧一息尚存,居然复活在相声里,很幸运。同样,很无奈。

关键是,笑,快乐和幸福,是人的刚需。“万马齐喑究可哀”,压抑笑,压抑快乐,压抑幸福,是有罪的。正常的社会,人们可以笑,大笑,纵情大笑。何况,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紧张,压力大,活得累,人们为了纾解压力,愿意“买笑”。郭德纲一个“卖笑”的,“一笑(搞笑)倾人城,再笑(搞笑)倾人国”。他把搞笑做到了极致。他不火,简直没天理。

为了新生活,我们一路高歌猛进,曾经的那些老传统,老物件,老古董,走一路丢一路,所剩无几了。相声算是一枝独秀。相声的复苏,是郭德纲强有力的引领,也是相声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小剧场。我们喜欢相声,除了在电视上和相声偶然见一面,已经听不到正宗的相声了。电视和我们亲近,其实是隔绝的,毕竟我们不能钻进电视里边与相声“在一起”。小剧场的功能就是把相声和观众放在同一空间里,交流,互动,观众竟然可以和演员一起“放肆”。还是那句话,我是“钢丝”,我儿子也是,我们全家都是。我愿意看看郭德纲。但是,我们疼钱,还没有耐心,只能到天桥这样的小剧场感受一下。这是第一次感受,也是超值的感受。小剧场很好,传统在小剧场的相声里复活了,《打板就唱》,《卖古衣》,《开当铺》,这些传统段子在电视上收音机里网络里听过许多遍了,还是在小剧场里听得最亲近,最过瘾。现场感受才是真实的——原来旧的老的腐朽的土得掉渣的“糟粕”,竟然如此新鲜,如此有趣。当然,相声演员既不老也不旧,他们相声打扮,穿长衫,着便鞋,却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但是,功夫了得。说学逗唱,样样精通。他们是郭德纲的汗腺和触须,碰一碰,都散发着郭德纲浓烈的气息——还求什么呢?这就足够了。

相声,就是古玩玉器,年深月久,它老了,有人努力叫它焕发生机。为什么要焕发生机?老了就是老的,我宁愿它越老越好。老了,古色古香,幽光沉静,浑身都是岁月的包浆——也可以说,越老越值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