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里下河兴化,虽是鱼米之乡,但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本地所产、田地边随手可得的蚕豆,是小孩解馋之物。蚕豆本味鲜美,加上做法简单,无论老嫩,做出来都是美味,是
我的衣胞之地——兴化南大街舒家巷,有一口井,它位于巷子西北仅有的一块空地。老井用青砖砌成内壁,井栏为火山岩石质,灰褐色,布满孔隙,呈圆形八面,井边一年四季都湿漉漉的,苔藓
1979年,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爱好无线电的父亲,从《无线电》杂志上描画下来电路图,并按图鼓捣组装出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那时我家成了城区南大街舒家巷唯一有电视的家庭。父亲那台
吃油渣,是童年时代最令我兴奋期待的事了,从母亲开始熬炼到起锅,我都寸步不离厨房,一会添柴,一会拿碗,忙得不亦乐乎,当然所有这些都是表象,为的只是吃上油渣那一刻的惬意,这种
母亲一直主掌家里的柴米油盐和吃喝拉撒等全部家务,多年来下得厨房的经验和勤俭持家的家规,不仅民间厨艺了得,而且很懂得因陋就简无中生有,将日常的残羹剩饭化腐朽为神奇,硬是做成
在饥馑的60、70年代,我们的童年没有百事可乐,德芙巧克力,也没有肯德基、麦当劳里的汉堡、脆皮鸡翅和炸鸡腿,更没有花不完的零花钱。那时候,在孩子们眼里只有迷恋母亲从厨房里带出
吃饭时,我们姐弟妹三人眼里看着包子,嘴里喝着粥、吃着蒸团和咸菜,心里却惦记着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60、70年代,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包子与童话是不可兼
锅巴,算不上一种多美味的吃食,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60、70年代里,它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甜蜜零食,在泛黄的记忆中,散发着特殊温馨的味道。小时候,我们每次吃饭都抢先去盛饭,总是把
童年最大欢乐的美味,都早已和那个时代一同逝去,再不复返。如今,再也寻不回从前那种舌尖上的童年美味了。小时候的粗茶淡饭里,同样袅袅地飘拂着醇厚而又悠长的生活味道,散发在尘世
生活在上世纪60、70年代,那时候上下学路上的小学生们,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没有父母接送的,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大家早晨都是成群结队结伴而行背着书包去上学,叽叽喳喳,嬉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