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后的生活慢下来,蓦然回首,夕阳西下,漫漫人生路,只有读书能净化心灵。
天微亮,醒来我打开手机,先查看有无文章发表。如有,则全天心情愉悦,神清气爽;若无,也不懊恼,打开前一天写就的文字,再仔细打磨,慢作修改,再读觉得满意时,便起身准备早餐。
吃饭、刷碗、擦桌、拖地,做完一堆家务,还剩大把闲暇时间,我便拿一张凳,捧一本书,泡一杯茶,坐在庭院中读书。没有庭院,一定体会不到庭院清晨好读书的滋味。
而我,恰好拥有这样一个庭院,不大,三十平方米。院西,鱼池内,一群群雍容华贵、五彩斑斓的大金鱼,正悠闲地游荡着,斑斓的色彩、飘逸的体态,是那么的灵动、游弋。院东,南瓜藤如虬龙般在架棚上蜿蜒,在茂密的瓜叶间盛开着金黄色的南瓜花,金灿灿的花,带着露水,昂立在片片的绿叶间,显得格外耀眼。太阳还没有出来,庭院里满是葱茏的绿,饱满得快要绽开了,绿叶片上,还凝着透亮的水珠,空气异常清冽。庭院读书,欲望和杂念悄然而去,只留下书香。书香伴庭院,庭院伴绿荫,绿荫伴书香,心灵经过书香的浸润,变得更加充实,在庭院读书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
作家余秋雨曾说:“时间与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早晨庭院读书,莫过于阅读古典诗词,或吟、或诵、或朗、或读,让古典的诗韵,化作一种声音,流淌在早晨的空气中。如此晴好的清晨,最是适合读诗吟词了。内蕴、雅致、活泼、灵性,那种古典的诗意,成为了一条潺潺的溪水,从时间深处华丽而出,氤氲在这个早晨的氛围里。素洁的,清澈的,有一种心灵的契合感,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院内,一只只勤劳的蜜蜂在南瓜地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不时发出嗡嗡嘤嘤的鸣吟,那,就成了一种阅读的伴奏,仿佛,是《诗经》里的“韶”乐,唐诗宋词里的“管弦”。
院外,一群群麻雀俏立树枝上,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也在阅读吗?阅读蓝天的明净,还是阅读那拂过的一缕缕清风?我的心中,会因此产生阵阵喜悦和温暖。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南宋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中《春》的诗,将庭院读书的美妙之感写得恰到时好处。如此,庭院读书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抚慰,唯有心无旁骛展卷阅读,才能在薄薄的书页、浅浅的文字里,享有心静自然凉的无限美好。
中午的暴晒,庭院中积满了郁郁的热。下午,庭院对面的沧浪河边就是读书的最好去处。
相传屈原在《楚辞渔父》里的自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表达了他“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志,故兴化人民将此水命名为沧浪溪,即今沧浪河。北宋初范仲淹濒水建起的“沧浪亭”,文人雅士在此聚会,用沧浪水煮茶烹茗,作诗遣兴。曾经令人骄傲的沧浪亭早在日寇侵华战争中毁灭殆尽。
沧浪河水哗哗,树上鸟叫蝉鸣,带上一本书,席地而坐树遮阴,河边阅读心自凉,也来一番附庸风雅,学一回沽名钓誉。
阳光里,树荫下,何不阅读一些散文,写景抒情的,或者哲理意趣的,或者款款忆旧的,或者自然风光的,或者诗情画意的。那里面,引人入胜的标题,丰富多彩的内容,优美华丽的句子,有真景象,真性情,真趣味,真情感,把我带进浩瀚的书海里去获取一些轻松的人生的愉悦。有人把读书比作“朝饮木兰之坠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我以为再恰当不过了。当拥有一本有篝火的故事或写满月亮的古诗集,内心便汩汩生出一份柔软与温暖,一如诗人里尔克所写——如若尘世将你遗忘,对沉静的大地说:我流动。对迅疾的流水言:我在。
几只蝴蝶在树下飞来飞去,也许闻着书香而不肯离去。听蝉的高歌,鸣虫的低吟,清脆悦耳,高低错落,此起彼伏,好像为我读书的举动而高歌,为我读书的沉思而伤感。几只小鸟也欢快地叫着,乐此不疲,为我读书的陶醉而演奏一部交响乐曲。
我坐在沧浪河边,沉浸在一本本书籍撑起的片片绿荫中,丝丝凉意不觉萦绕在心头。书中海纳万千,古今繁华常存。典籍里的中国,在文字里闪着金光,孔子三千子弟坐而认道,屈原忧国怀民行吟泽畔,李白斗酒诗百篇的雄浑,王维的远看山有色的清雅,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如此繁多的光芒透过文字的表达,折射出熠熠生辉的光芒。此时此刻,我恰如与古人、贤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与日月、山河进行爱与爱的真情对话。这方地,没有颜如玉,也没有黄金屋,唯有一地清澈,浸润心田。
一书一人一世界,一院一河一寸地。动情时,大声朗读起来;深思时,超乎想象遨游。伴着四溢花香、鸟鸣蝉唱、河水流淌和树叶吹起哗啦声,香气扑鼻,悦耳动听,它们都是我的听众,都是我的知音。
正像《小窗幽记》里说的:“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闲暇时,觅一处方地,以书为伴智慧生,以书为友心气平,以书为伍最惬意。开卷有益,活到老,读到老,快乐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