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普普的头像

普普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1/09
分享

石头墙

石头墙是一个地名,但这个地名代表的仅仅只是一段不超过二十米的石头铺就的道路和墙壁,它和很多叫做核桃树下、歪脖柳树旁的地方一样,都是一个很小的区域,远远不如某某镇、某某县、某某市、某某省一样宏大和广阔。但,小也有小的好处,那就是说起这个地方时,它足够精准,足够准确。

石头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祖辈的丰功伟绩,更没有那曲折离奇的悲欢离合,有的不过是那石头墙往西老七家女儿自作主张嫁给了石头墙往东老三家儿子的平常事,有的是人们早出晚归的赤脚的和穿鞋的踩踏声,还有牲口饥饿着拥挤着走过的脚步以及一年四季季节更替,风吹日晒。

石头墙的路面不足二米。因为牲口的踩踏,石头一个个秃噜出来,走起来并不舒服,只不过走路的人们随着石头凸出的位置,拎着脚、踮起脚尖走路,似乎更显得他们的机灵和轻巧。石头墙往东的不少人家将关牲口的圈落统统盖在了石头墙往西的地方,又加上大部分人家并没有很多的猪圈,但是又养了很多牲口,所以那些猪不论大小统统关在了一个圈里,到了喂猪食的时候就分开来喂。不足月的小猪得用宽敞的位置投撒饲料,任其细嚼慢咽。加着料催着肥的大猪得吃加了很多玉米糊糊的,那正在长个不催肥的猪,玉米糊糊就放的少一些,还有那煮饭时滤下的米汤得喂给那刚产仔不久的母猪……这样一来就会有些猪从猪圈里放出来,赶到石头墙往东的院子里单独喂食,等喂完后再赶回石头墙往西的圈里关着。所以在饭点路过石头墙,遇上的都是往东去吃食或者往西去睡觉的猪。一来一回,一日两趟,那石头墙的石头缝里堆满了那些猪儿稀稀拉拉拉下的粪便,只是人们忙着出工的脚步和忙着回家的脚步来去匆匆,常常忘了这种路面带来的不舒适感,匆忙走过。

石头墙往东是一片密集人家,那些连成一排的瓦房之下,用黄泥墙做分割,分成一家、两家、三四五六七八家……往东拐上那些石头铺就的路面,左边有门,右边也有们,常常分不清这是院子的大门还是关牲口的圈门,又或者走到除了有一扇门似乎没有别的路的地方。推开一门,两侧是牛棚,再往前居然一间四合院,穿过牛棚,穿过院落,拐角隐蔽处居然还能找到一扇可以往外走的小门,看似一条隐秘的私人通道,却常常有很多人将它当成大路去通过。也有时候走到仅能让一人通过的逼仄巷道,很有紧张感和压迫感。

人们围着院子建猪圈、建牛棚、建烤烟房……黄泥打墙,有的石棉瓦盖顶、有的青瓦片盖顶、有的黄泥盖顶、还有的茅草盖顶。黄泥盖顶之上,又常常晾晒着些当季收货回来的粮食、蔬菜,似乎越是高的地方就越接近太阳,越接近太阳就晒的越过瘾,将房子前后阴沟里流淌着的污浊远离。

如果站在高处往下看,除了那些七扭八拐的小路以及在路上时隐时现的人们,最引人瞩目的还是石头墙,足够宽敞。

石头墙往上是一个水池,卖豆腐的一大早就把豆腐摆到了水池上,不吆喝,静静坐着,只要有人路过了豆腐摊,有人卖豆腐的消息就会被带走,被传播开。所以最终来买豆腐的那些人究竟得到的是第一手的消息还是第十七、八手的消息,谁也说不准。

同样,夏天被玉米树撑死的水牛会被宰杀后背到大水池边卖出一些,那水沟边跌伤的黄牛也会放到大水池上,还有山羊。因为知其原由,所以人们都会很放心的买上一些,即便那些囊中羞涩的人家,也会念及人情,尽量的买上一些。

九十年代,大多数人家为温饱而奔忙,所以那大水池上也常常没有任何人卖任何东西。只有入冬之后,婚丧嫁娶的多了,杀年猪的开始了,卖豆腐的才会就着帮办喜宴的、杀年猪的人家做豆腐而做上一小块到大水池上卖。又因为秋收刚过,粮仓正满,那生意人也会拉上一车甘蔗,堆在大水池上,连卖带换,有时一斤玉米籽换三斤甘蔗,也有的时候一斤玉米籽只能换二斤。大人说,没钱买。孩子说,那仓里都是粮食。

生意人笑了。

石头墙往西的猪圈牛圈,黄泥打墙,黄泥盖顶做稻场,也做婚丧嫁娶的宴席之地。一年到头,拥挤着,热闹着。

中午吃完饭,小伙子们坐在稻场边上,双脚往下吊着,眼睛紧盯着水池旁边的巷道,就等着那巷子里头的姑娘出来。一个打口哨,一个捂脸害羞,之后就是你嫁过来,我娶过去,生了小孩石头墙边坐。

小孩子们却不懂得那口哨声的意思,齐刷刷扭头往吹口哨的小伙子看去,似乎没发生什么,又扭过头来,研究着手里早已被手心的汗水打湿的一毛钱,买什么呢?

大水池往西的巷道里,小卖部就开在自家院子里,那院子和大多数的院子一个样,砌着台阶,置着水缸,接着自来水,种着花草,石头铺的地面凹凸不平,凹槽处还积留着洗菜时撒泼的脏水。

大概是为了迎合这些小顾客,店里有一毛钱的糖果、饮料、饼干、方便面、辣面筋……买完东西出来的孩子们凑到一起,说着悄悄话,大概是讨论下一次买点什么好吧?

大人们出来,靠着石头墙剔牙,水烟筒呼噜呼噜的响着,等水烟筒在所有人手里都轮了一遍之后,差不多就是出门的时间了。

晚饭过后,水烟筒的呼噜声继续响起。

猪牛羊、鸡鸭鹅也都喂好食了,男人们,女人们就都出来了,靠着墙角蹲的蹲、坐的坐。今天下河头了?听说东边老大家小二出生了?西边老五奶奶最近病了?老六家羊摔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活动叫做蹲墙角,逢人张口就来:走,石头墙边蹲墙角。

那时候的人们若非有重要事情,很少有上门去唠家常的,统统出来蹲墙角,蹲墙角有蹲墙角的好处,不用忙着烧水泡茶,不用担心到底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又或者正好碰上家里正在吃饭怎么办,生活当中不体面的一面统统被人们小小翼翼的保护了起来。顺着墙角一坐,那些今日吃的什么,仓里还有多少粮食,凳子是否够坐,何处下脚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说话之间,水烟筒在男人们手中来回流转着。小孩子蹭着母亲的膝盖卧在一旁,听大人们讲那些总也不能明白什么意思的事情,若是众人都笑了,那就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天慢慢黑下来,这样的蹲墙角随着凉风吹来、蚊虫叮咬不舍的结束。当然也有的时候因为小孩子玩闹,不小心摔倒,在脑门处磕了一个凹槽,鲜血狂流而引起骚动,匆匆散开回家。还有的时候,迎着风口而坐,大声说话之间,呛了几口冷风,引起上吐下泻,这时候旁边的人就会附和着说到,定是白天去了不干净的地方,闯了不干净的东西,然后会“做事”的人,拿着毛巾放在手里一拃两拃的拃着,说一通小孩子不怎么听得懂的说法,接着就是“做事”,送走那些脏东西,这一阵闹腾之后,那个上吐下泻的也不再上吐下泻了,家里人就感谢那个“做事”的人。似乎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都可以通过一块毛巾拃出事出的原由来,如今看来,也不过是呛了冷风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罢了,来的急,去得快,说不上是“做事”人的功劳。

因为蹲墙角的这个习惯,所以房子外围顺着墙角,人们置上了平整的方形长条石头,蹲墙角的时候坐坐,也给过路之人小憩一番。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